多级碳吸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698624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多级碳吸附系统,包括至少三个碳吸附罐体,碳吸附罐体设置有隔碳板,隔碳板上排列设置有液体通过孔,碳吸附罐体内均有活性炭碳粉,碳吸附罐体上方设有后部延伸入对应的碳吸附罐体内的碳提升装置,碳提升装置前部延伸入其前一碳吸附罐体内,最前方的碳提升装置与提碳漏斗连接,提碳漏斗连接碳储运器,前两碳吸附罐体下部均与贵液池连通,贵液池内有含贵金属溶液,碳吸附罐体上部分别与其后两个碳吸附罐体下部均连通,最后两个碳吸附罐体上部均与碳安全筛连通,碳安全筛与废液池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级碳吸附系统结构相对简单、活性炭吸附效率高、含贵金属溶液容易回收、贵金属产出率比较高、避免污染环境、循环利用率高、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级碳吸附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采矿吸附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多级碳吸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针对含有贵金属的采矿冶炼或者是对贵金属矿堆浸和吸附的工艺大多采用的都是简单的装置或者系统。尤其是针对低品位含有贵金属的矿石堆浸后产生的含金液中贵金属的吸附工艺,一般都是采用活性炭吸附槽进行吸附,而且现有的碳吸附槽均是采用压力给水,在运行过程中易产生粉碳,造成贵金属和碳均不容易回收,从而造成贵金属损失或者是贵金属的产出率不高,活性炭的吸附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相对简单、活性炭吸附效率高、含贵金属溶液容易回收、贵金属产出率比较高、避免污染环境、循环利用率高、成本低的多级碳吸附系统。
[0004]本技术多级碳吸附系统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至少三个排列设置的碳吸附罐体,所述碳吸附罐体中下部均设置有隔碳板,所述隔碳板上排列设置有多个液体通过孔,所述碳吸附罐体内均设置有活性炭碳粉,所述碳吸附罐体上方设有碳提升装置,所述碳提升装置的后部延伸入对应的碳吸附罐体内,所述碳提升装置的前部延伸入位于其前面一个位置处的所述碳吸附罐体内,最前方的所述碳提升装置与提碳漏斗连接,所述提碳漏斗连接碳储运器,所述前两个所述碳吸附罐体下部均与贵液池流量可控式连通,所述贵液池内容纳有含金溶液,所述碳吸附罐体上部分别与位于其后方的两个所述碳吸附罐体下部均连通,位于最后两个所述碳吸附罐体的上部均与碳安全筛连通,所述碳安全筛与废液池连通。
[0005]本技术的多级碳吸附系统,还可以是:
[0006]所述碳提升装置包括内部空气压缩器和碳提升管,所述碳提升管的下部延伸入对应其下部位置处的所述碳吸附罐体内,所述内部空气压缩器设置于所述碳提升管上部并与所述碳提升管上部连通,所述内部空气压缩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提碳漏斗连通。
[0007]前两个所述碳吸附罐体下部与贵液池通过输送管道上设置流量控制阀而流量可控式连通。
[0008]所述碳吸附罐体内部上部设置有用于阻隔活性碳的隔碳筛。
[0009]所述隔碳筛位于所述碳吸附罐体上部距离所述碳吸附罐罐体的罐沿下方750mm位置处。
[0010]所述隔碳板位于所述碳吸附罐体下部距离所述碳吸附罐体底部700

900mm位置处。
[0011]所述隔碳板位于所述碳吸附罐体下部距离所述碳吸附罐体底部800mm位置处。
[0012]所述碳吸附罐体上设置有液体槽,所述贵液池内所述含贵金属溶液通过输送泵体连通输送入所述液体槽内。
[0013]所述液体通过孔规律分布于或均匀分布于所述隔碳板上。
[0014]本技术的多级碳吸附系统,包括至少三个排列设置的碳吸附罐体,所述碳吸附罐体中下部均设置有隔碳板,所述隔碳板上排列设置有多个液体通过孔,所述碳吸附罐体内均设置有活性炭碳粉,所述碳吸附罐体上方设有碳提升装置,所述碳提升装置的后部延伸入对应的碳吸附罐体内,所述碳提升装置的前部延伸入位于其前面一个位置处的所述碳吸附罐体内,最前方的所述碳提升装置与提碳漏斗连接,所述提碳漏斗连接碳储运器,所述前两个所述碳吸附罐体下部均与贵液池流量可控式连通,所述贵液池内容纳有含金溶液,所述碳吸附罐体上部分别与位于其后方的两个所述碳吸附罐体下部均连通,位于最后两个所述碳吸附罐体的上部均与碳安全筛连通,所述碳安全筛与废液池连通。这样,含贵金属溶液被容纳在所述贵液池内,其通过输送泵的作用从所述贵液池进入最前面的两个所述碳吸附罐体下部后由下至上自流入所述碳吸附罐体内,并穿过所述隔碳板上的所述液体通过孔后进入所述碳吸附罐体中上部,而位于所述隔碳板上方的所述活性炭碳粉因为含贵金属溶液穿过所述隔碳板而形成的负压和紊流而悬浮在所述碳吸附罐体内的所述隔碳板上方位置处,当然所述活性炭碳粉在所述碳吸附罐体不运行的时候是静态的,是沉在底部的。由于所述活性炭碳粉是悬浮在所述碳吸附罐体中上部而且在含贵金属溶液不断上升过程中不断翻动,因此所述活性炭碳粉可以与含贵金属溶液充分接触进而充分吸附含贵金属溶液中的贵金属,进而吸附效率更高。而且由于本技术的多级碳吸附系统包括至少三个排列设置的所述碳吸附罐体,而且所述碳吸附罐体上部分别与位于其后方的两个所述碳吸附罐体下部均连通,即所述碳吸附罐体上部与紧邻其后的第一个所述碳吸附罐体和第二个所述碳吸附罐体的下部连通。这样位于前一步的所述碳吸附罐体内的含贵金属溶液被所述活性炭碳粉吸附后再进入位于其下的第一个和第二个所述碳吸附罐体再次使用对应的所述碳吸附罐体内的所述活性炭碳粉进行再次吸附,这样至少形成了三级吸附,当然可以是更多级别,比如可以是四级吸附或者是六级吸附,有效提高了贵金属的吸附效率,进而提高贵金属的产出率。同时,由于所述碳提升装置的前部延伸入位于其前面一个位置处的所述碳吸附罐体内,这样逐级向前输送吸附有贵金属的活性炭碳粉,所有的吸附贵金属的活性炭碳粉层层被输送进入最前面的所述碳吸附罐体内,并被所述碳提升装置提升后进入所述提碳漏斗内,然后再被输送到所述碳储运器,并最终被输送至下一个工序内,这样吸附了贵金属的所述活性炭碳粉层层输送,多级进行吸附,更进一步增加所述活性炭碳粉的吸附效率,进而再次提高贵金属的产出率。另外,在最后的两个所述碳吸附罐体与碳安全筛连通,所述碳安全筛的作用是将活性炭碳粉筛出避免其混入吸附后的含贵金属溶液中进入所述废液池内,因为此时的含贵金属溶液中含有的贵金属量比较少,为贫液,该贫液经过处理后再次循环使用进入堆浸工序,因此需要在其回收时将混在里面的所述活性炭碳粉筛分出来,避免附带这个贵金属的所述活性炭碳粉进入下一个工序而降低所述活性炭碳粉的吸附率,进而影响贵金属的产出率。而且,由于所述碳吸附罐体上部与后面两个所述碳吸附罐体下部连通,这样当其中一个或者就几个需要检修或者停止的时候,其他的所述碳吸附罐体不受影响可以继续进行贵金属的碳吸附工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由于在运行过程中采用的是高差自然给水,因此有效减少了碳的磨损,而且由于使用高差自然给水,所以只需要一台给水泵就能完成。本技术多级碳吸附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结构相对简单、活性炭吸附效率高、含贵金属溶液容易回收、贵金属产出率比较高、避免污
染环境、循环利用率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5]图1本技术多级碳吸附系统实施例示意图;
[0016]图2本技术多级碳吸附系统实施例中隔碳板的俯视图;
[0017]图3本技术多级碳吸附系统实施例隔碳板的侧视图。
[0018]图号说明:
[0019]1…
碳吸附罐体
ꢀꢀꢀꢀꢀꢀꢀꢀ2…
碳提升装置
ꢀꢀꢀꢀꢀꢀꢀꢀ3…
提碳漏斗
[0020]4…
碳储运器
ꢀꢀꢀꢀꢀꢀꢀꢀꢀꢀ5…
碳安全筛
ꢀꢀꢀꢀꢀꢀꢀꢀꢀꢀ6…
隔碳板
[0021]7…
液体通过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级碳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个排列设置的碳吸附罐体,所述碳吸附罐体中下部均设置有隔碳板,所述隔碳板上排列设置有多个液体通过孔,所述碳吸附罐体内均设置有活性炭碳粉,所述碳吸附罐体上方设有碳提升装置,所述碳提升装置的后部延伸入对应的碳吸附罐体内,所述碳提升装置的前部延伸入位于其前面一个位置处的所述碳吸附罐体内,最前方的所述碳提升装置与提碳漏斗连接,所述提碳漏斗连接碳储运器,前两个所述碳吸附罐体下部均与贵液池流量可控式连通,所述贵液池内容纳有含贵金属溶液,所述碳吸附罐体上部分别与位于其后方的两个所述碳吸附罐体下部均连通,位于最后两个所述碳吸附罐体的上部均与碳安全筛连通,所述碳安全筛与废液池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碳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提升装置包括内部空气压缩器和碳提升管,所述碳提升管的下部延伸入对应其下部位置处的所述碳吸附罐体内,所述内部空气压缩器设置于所述碳提升管上部并与所述碳提升管上部连通,所述内部空气压缩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提碳漏斗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碳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前两个所述碳吸附罐体下部与贵液池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轩秀丽郭世昌晏红伟郭文忠韩军玺
申请(专利权)人:阿拉善左旗珠拉黄金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