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淡豆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9687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淡豆豉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桑叶和青蒿混合后加水煎煮两次,合并两次煎煮的滤液,得水提液和滤渣;(3)将步骤(2)得到的水提液与黑豆混合后闷润,一次蒸制;(4)将步骤(3)蒸制后的黑豆一次发酵,发酵原料上用滤渣覆盖;(5)将步骤(4)发酵后的黑豆清洗,二次发酵;(6)将步骤(5)二次发酵的黑豆二次蒸制,干燥。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黑豆作为主料,经过炮制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用于感冒,寒热头痛,烦躁胸闷,虚烦不眠。烦不眠。烦不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淡豆豉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淡豆豉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淡豆豉,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的发酵加工品,呈椭圆形,略扁,长0.6到1厘米,直径0.5到0.7厘米,表面黑色,皱缩不平,质柔软,断面棕黑色,气香,味微甘。性味苦寒,归肺胃经。其功效为解表,除烦,宣郁,解毒。临床用于治疗伤寒热病,寒热,头痛,烦躁,胸闷。水煎服,或入丸剂,外用则适量,捣敷,或炒焦研末调敷。
[0003]现有技术中记载了许多淡豆豉的制备方法,例如CN201610025721.7公开了一种具有溶血栓功效的淡豆豉粉的制备方法,是经过清水浸泡发芽;挑选;蒸煮灭菌接种;根霉菌种活化及扩大培养;接种发酵获得淡豆豉;再低温液氮粉碎获得淡豆豉粉。其发酵过程中通常是采用单次发酵,导致豆子内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酵,使得发酵产生的有益成分含量较低,从而淡豆豉的药效无法进一步提升。
[0004]再如,CN201911127484.5也记载了一种淡豆豉的发酵方法,其也只进行了一次发酵过程。不仅如此,现有淡豆豉断面颜色浅,这种淡豆豉蛋白质转换氨基酸不完全,使之其药效不能完全得到发挥。
[0005]因此,如何提高氨基酸转换率、增强药效,并提供一种二次发酵制备淡豆豉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淡豆豉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当中淡豆豉淡豆豉断面颜色浅,氨基酸转换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淡豆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1)将桑叶和青蒿混合后加水煎煮两次,
[0010](2)合并步骤(1)两次煎煮的滤液,得水提液和滤渣;
[0011](3)将步骤(2)得到的水提液与黑豆混合后闷润,一次蒸制;
[0012](4)将步骤(3)蒸制后的黑豆一次发酵,发酵原料上用所述滤渣覆盖;
[0013](5)将步骤(4)发酵后的黑豆清洗,二次发酵;
[0014](6)将步骤(5)二次发酵的黑豆二次蒸制,干燥。
[0015]优选的,步骤(1)第一次煎煮,所述桑叶和青蒿的质量和与水的质量比为1:3~5;第一次煎煮的时间为1~2h。
[0016]优选的,步骤(1)第二次煎煮,所述桑叶和青蒿的质量和与水的质量比为1:2.5~3.5;第二次煎煮的时间为1~2h。
[0017]优选的,步骤(3)所述水提液与黑豆的质量比1∶4~6。
[0018]优选的,步骤(3)所述闷润的时间为6~14h;
[0019]优选的,所述一次蒸制的温度为80~100℃,所述一次蒸制的时间为3~4h。
[0020]优选的,步骤(4)所述一次发酵的温度为26~30℃,湿度为80~90%,时间为3~7d。
[0021]优选的,步骤(4)所述滤渣与黑豆的质量比为1∶4~6。
[0022]优选的,步骤(5)所述二次发酵的温度为26~30℃,湿度为80~90%,时间为15~20d。
[0023]优选的,步骤(6)所述二次蒸制的温度为80~100℃,所述二次蒸制的时间为1~3h。
[0024]优选的,步骤(6)所述干燥至黑豆含水量<13%。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以豆豉作为主料,经过炙制为淡豆豉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淡豆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0](1)将桑叶和青蒿混合后加水煎煮两次,合并两次煎煮的滤液,得水提液和滤渣;
[0031](3)将步骤(2)得到的水提液与黑豆混合后闷润,一次蒸制;
[0032](4)将步骤(3)蒸制后的黑豆一次发酵,发酵原料上用所述滤渣覆盖;
[0033](5)将步骤(4)发酵后的黑豆清洗,二次发酵;
[0034](6)将步骤(5)二次发酵的黑豆二次蒸制,干燥。
[0035]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第一次煎煮,所述桑叶和青蒿的质量和与水的质量比为1:3~5;优选为1:4。
[0036]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第一次煎煮的时间为1~2h;优选为1.5h。
[0037]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第二次煎煮,所述桑叶和青蒿的质量和与水的质量比为1:2.5~3.5;优选为1:2.7~3.3;进一步优选为1:2.9~3.1;更优选为1:3。
[0038]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第二次煎煮的时间为1~2h;优选为1.5h。
[0039]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3)所述水提液与黑豆的质量比1∶4~6;优选为1∶5。
[0040]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3)所述闷润的时间为6~14h;优选为7~13h;进一步优选为8~12h;更优选为10h。
[004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次蒸制的温度为80~100℃;优选为84~96℃;进一步优选为88~92℃;更优选为90℃。
[004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次蒸制的时间为3~4h;优选为3.5h。
[0043]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4)所述一次发酵的温度为26~30℃;优选为27~29℃;进一步优选为28℃。
[0044]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3)湿度为80~90%;优选为82~88%;进一步优选为84~86%;更优选为85%。
[0045]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3)时间为3~7d;优选为4~6d;进一步优选为5d。
[0046]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4)所述滤渣与黑豆的质量比为1∶4~6;优选为1∶5。
[0047]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5)所述二次发酵的温度为26~30℃;优选为27~29℃;进一步优选为28℃。
[0048]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5)湿度为80~90%;优选为82~88%;进一步优选为84~86%;更优选为85%。
[0049]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5)时间为15~20d;优选为16~19d;进一步优选为17~18d;更优选为18d。
[0050]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6)所述二次蒸制的温度为80~100℃;优选为84~96℃;进一步优选为88~92℃;更优选为90℃。
[0051]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6)所述二次蒸制的时间为1~3h;优选为2h。
[0052]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6)所述干燥至黑豆含水量<13%;优选为10~12%;进一步优选为1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淡豆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桑叶和青蒿混合后加水煎煮两次;(2)合并步骤(1)两次煎煮的滤液,得水提液和滤渣;(3)将步骤(2)得到的水提液与黑豆混合后闷润,一次蒸制;(4)将步骤(3)蒸制后的黑豆一次发酵,发酵原料上用所述滤渣覆盖;(5)将步骤(4)发酵后的黑豆清洗,二次发酵;(6)将步骤(5)二次发酵的黑豆二次蒸制,干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豆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第一次煎煮,所述桑叶和青蒿的质量和与水的质量比为1:3~5;第一次煎煮的时间为1~2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豆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第二次煎煮,所述桑叶和青蒿的质量和与水的质量比为1:2.5~3.5;第二次煎煮的时间为1~2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豆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水提液与黑豆的质量比1∶4~6。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颖
申请(专利权)人:安国市同義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