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复合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956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31
本申请公开了防水复合面料,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上侧与下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填充层与第二填充层,所述第一填充层远离所述基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抗菌层,所述第一抗菌层远离所述第一填充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远离所述第一抗菌层的一侧设置有吸水层,所述吸水层远离所述第一防水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远离所述吸水层的一侧设置有耐磨层,所述第二填充层远离所述基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抗菌层。本申请通过第一防水层与第二防水层对外部渗入的水渍进行阻挡,并且第一防水层与第二防水层内的防水透气面料具有独特的透汽性能,可使面料内部的水汽迅速排出,因此面料的防水效果更好。果更好。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复合面料


[0001]本申请涉及面料
,尤其是涉及防水复合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的极大丰富,在纺织品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的面料不再局限于保暖和舒适的基本特点,在市场上,性能较为单一、穿着不够舒适的面料已迅速被拥有复合效果的面料所代替。根据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用途,人们希望面料不仅可以御寒、穿着安全,还应具备阻挡紫外线、抗菌、阻燃、防污渍等多重功能。
[0003]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部分面料采用绒棉材质制成,绒棉材质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因此水汽容易直接吸附在面料内部并难以快速消散,因此面料的防水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上述提到部分面料采用绒棉材质制成,绒棉材质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因此水汽容易直接吸附在面料内部并难以快速消散,因此面料的防水效果不佳的问题,本申请提供防水复合面料。
[0005]本申请提供防水复合面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防水复合面料,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上侧与下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填充层与第二填充层,所述第一填充层远离所述基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抗菌层,所述第一抗菌层远离所述第一填充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远离所述第一抗菌层的一侧设置有吸水层,所述吸水层远离所述第一防水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远离所述吸水层的一侧设置有耐磨层,所述第二填充层远离所述基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抗菌层,所述第二抗菌层远离第二填充层的一侧设置有柔软层。
[000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第一防水层与第二防水层配合增加面料的防水效果,并且通过吸水层对渗入的水汽进行吸收,通过基层与填充层配合增加面料的保温效果,通过柔软层增加面料使用的舒适性。
[0007]可选的,上述防水复合面料中,所述基层由亚麻纤维编织而成,且基层的厚度为2mm。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亚麻纤维能散发的香味杀死部分细菌,进而抑制多种寄生虫的生长。
[0009]可选的,上述防水复合面料中,所述第一填充层与所述第二填充层内的填充物均为羽绒棉,所述第一填充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二填充层的厚度均为3mm。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增加面料的保暖效果。
[0011]可选的,上述防水复合面料中,所述第一防水层与所述第二防水层由高分子防水透气材料与布料组成。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防水透气面料实现加强布料气密性与水密性,并增
加面料的防水透气效果。
[0013]可选的,上述防水复合面料中,所述耐磨层的材质为棉纶,且耐磨层的厚度为1mm。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增加面料的表面的耐磨性能,进而增加面料的使用寿命。
[0015]可选的,上述防水复合面料中,所述第一抗菌层与所述第二抗菌层为银离子抗菌面料。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消除面料因细菌而产生的异味,使织物保持整洁,同时避免细菌的繁殖能够起到降低再次传播的风险。
[0017]可选的,上述防水复合面料中,所述柔软层的材质为珊瑚棉,且柔软层的厚度为2mm。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增加使用者使用面料时的舒适性。
[00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有益效果:
[0020]1.通过第一防水层与第二防水层对外部渗入的水渍进行阻挡,并且第一防水层与第二防水层内的防水透气面料具有独特的透汽性能,可使面料内部的水汽迅速排出,因此面料的防水效果更好;
[0021]2.通过第一抗菌层与第二抗菌层的内的银离子抗菌面料对面料内滋生的细菌进行抑制,同时亚麻纤维自身独特的香味也能够对细菌的生长进行抑制,并且通过第一防水层与第二防水层加快面料的干燥速度,从而减少面料内的细菌滋生,因此面料的抗菌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申请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申请局部立体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申请局部立体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基层;2、第一填充层;3、第二填充层;4、第一抗菌层;5、第一防水层;6、吸水层;7、第二防水层;8、耐磨层;9、第二抗菌层;10、柔软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防水复合面料,包括基层1,基层1由亚麻纤维编织而成,且基层1的厚度为2mm,亚麻纤维具有吸湿散热、保健抑菌、防污抗静电、防紫外线等优点,并且阻燃效果极佳。亚麻纤维能散发一种隐隐的香味,其香味能杀死许多细菌,进而抑制多种寄生虫的生长。
[0029]基层1的上侧与下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填充层2与第二填充层3。第一填充层2与第二填充层3内的填充物均为羽绒棉,第一填充层2的厚度与第二填充层3的厚度均为3mm,羽绒棉质地轻薄、手感细腻、柔软、保温好、不易变形,不会透丝,并且具有羽绒的感觉和较好的保暖性能,通过第一填充层2与第二填充层3配合增加面料的保暖效果。
[0030]请参阅图1和图2,第二抗菌层9远离第二填充层3的一侧设置有柔软层10,柔软层10的材质为珊瑚棉,且柔软层10的厚度为2mm,珊瑚绒质地细腻、手感柔软、不易掉毛、不起
球、不掉色,对皮肤无任何刺激,不过敏。通过柔软层10便于增加使用者使用面料时的舒适性。
[0031]第一填充层2远离基层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抗菌层4,第一抗菌层4远离第一填充层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防水层5,第一防水层5远离第一抗菌层4的一侧设置有吸水层6,吸水层6远离第一防水层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水层7。第一防水层5与第二防水层7由高分子防水透气材料与布料组成,通过高分子防水透气材料与布料复合而成的防水透气面料在加强布料气密性、水密性的同时,具有独特的透汽性能,可使面料内部的水汽迅速排出,避免内部滋生霉菌,并保持人体始终干爽,进而增加面料的防水透气效果。
[0032]请参阅图1、图2和图3,第二防水层7远离吸水层6的一侧设置有耐磨层8,耐磨层8的材质为棉纶,且耐磨层8的厚度为1mm,棉纶纤维自身的芯吸效应,促使其具有轻柔保暖、导湿干爽、卫生抗菌等优良特点,并且棉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通过棉纶便于增加面料的使用寿命。
[0033]第二填充层3远离基层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抗菌层9,第一抗菌层4与第二抗菌层9为银离子抗菌面料,银离子抗菌面料采用纺丝级抗菌技术把抗菌剂直接融入化学纤维内部,银离子抗菌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能够消除因细菌而产生的异味,使织物保持整洁,同时避免细菌的繁殖能够起到降低再次传播的风险。
[0034]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水复合面料,包括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的上侧与下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填充层(2)与第二填充层(3),所述第一填充层(2)远离所述基层(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抗菌层(4),所述第一抗菌层(4)远离所述第一填充层(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防水层(5),所述第一防水层(5)远离所述第一抗菌层(4)的一侧设置有吸水层(6),所述吸水层(6)远离所述第一防水层(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水层(7),所述第二防水层(7)远离所述吸水层(6)的一侧设置有耐磨层(8),所述第二填充层(3)远离所述基层(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抗菌层(9),所述第二抗菌层(9)远离第二填充层(3)的一侧设置有柔软层(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永前布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