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亮度可调节的LED背光源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亮度可调节的LED背光源结构。
技术介绍
[0002]LCD为非发光性的显示装置,需要借助背光源才能达到显示的功能,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光学用膜片、塑胶框等组成,液晶屏幕本身不发光,需要使用LED发光二极管作为背光源,然而现有的LED背光源结构所反射的光亮度恒定,无法根据环境光暗程度进行相应调节,使得实际使用效果较差,因此需要一种亮度可调节的LED背光源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亮度可调节的LED背光源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亮度可调节的LED背光源结构,包括发光体以及位于所述发光体内的调节体,所述发光体包括侧板,所述侧板一端开设有贯穿其表面的聚槽,所述侧板另一端连接有底片,所述聚槽内设有LED灯管,所述底片顶部贴合有顶板,所述侧板靠近所述底片一侧开设有贯穿其表面的板槽,所述调节体包括位于所述板槽内的内板,所述内板两端对称连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亮度可调节的LED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体(1)以及位于所述发光体(1)内的调节体(2),所述发光体(1)包括侧板(11),所述侧板(11)一端开设有贯穿其表面的聚槽(111),所述侧板(11)另一端连接有底片(113),所述聚槽(111)内设有LED灯管(112),所述底片(113)顶部贴合有顶板(114),所述侧板(11)靠近所述底片(113)一侧开设有贯穿其表面的板槽(115),所述调节体(2)包括位于所述板槽(115)内的内板(21),所述内板(21)两端对称连接有端板(211),所述端板(211)位于所述板槽(115)外侧,所述内板(21)内开设有内槽(212),所述内槽(212)为“L”型结构凹槽,所述端板(211)对应开设有一号槽(213)和二号槽(214),所述一号槽(213)与所述二号槽(214)相垂直,所述内槽(212)内设有遮布(215),所述遮布(215)两端连接有一号杆(216)和二号杆(217),所述一号杆(216)两端位于所述一号槽(213)内,所述二号杆(217)两端位于所述二号槽(21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度可调节的LED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庭伟,唐美华,钟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炜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