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藜麦胚芽乳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906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藜麦胚芽乳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萌发藜麦、萌发藜麦蛋白粉、乳化稳定剂、甜味剂、磷酸盐和水为原料,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藜麦产品营养价值低、升糖指数高、口感风味不佳等问题。通过特定的原料与制备过程相配合,所得产品蛋白质丰富、可以为人体补充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氨基酸,同时有效保留了萌发藜麦中GABA,有益于缓解压力,提升睡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藜麦胚芽乳采用了乳糜泻患者、麸质过敏者友好的藜麦作为原料,不仅能满足所有人群的需求,还能达到辅助降糖的功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藜麦胚芽乳体系稳定,色泽、香气、口感等感官品质均为上佳水平。口感等感官品质均为上佳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藜麦胚芽乳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藜麦胚芽乳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人们逐渐倾向于食用更多的动物性食物,居民饮食结构中摄入的肉、蛋、乳类等食品增长比例过高,而谷物类等摄入逐渐减少。这种膳食结构所提供的膳食纤维过低,会导致人们的能量和脂肪过高,使脂质代谢类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现代科技及医药水平的进步,如今已研制出一些降血脂、降血压的药物。这些药物虽然可以缓解人们的脂质代谢类疾病,但其价格昂贵,且会对人体内代谢系统、免疫系统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使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的破坏。
[0003]食物升糖指数(GI)被用来衡量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对血糖浓度的影响。高GI的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释放快,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高,血糖升的高;反之,低GI食物,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的峰值低、下降速度也慢,血糖较低。
[0004]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是藜科藜属植物,作为一种低升糖指数的谷物,其营养价值丰富,富含包括赖氨酸、色氨酸在内的20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研究表明,藜麦经过萌发后营养成分更佳,其中的GABA含量显著提升。GABA可以刺激胰岛素的释放,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还能帮助人们促进代谢、缓解压力。藜麦中的蛋白质含量及品质几乎可与牛肉相媲美,是素食者、孕妇、婴幼儿等人群的最佳选择。经饲喂小鼠试验证明长期食用藜麦可使机体血糖、血脂水平大幅度下降,因此可将藜麦作为三高人群、肥胖人群以及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膳食选择。除此以外,藜麦作为一种无麸质食品,为乳糜泻患者、麸质过敏人群提供了合理的饮食来源。但目前市面上的藜麦产品主要有藜麦粥、藜麦饭、藜麦面食、藜麦茶等产品,由于藜麦口感特殊,上述产品并不适合大范围推广,局限了藜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部分产品类型甚至在加工过程中降低了原料藜麦的营养价值,或是为了补充风味采用多种糖类辅料,与藜麦“低GI食物”的原意相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藜麦胚芽乳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藜麦产品营养价值低、升糖指数高、口感风味不佳等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藜麦胚芽乳,由包含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0008]萌发藜麦10~20份、萌发藜麦蛋白粉4~8份、乳化稳定剂0.10~0.15份、甜味剂6~10份、磷酸盐0.20~0.30份、水45~62份。
[0009]优选的,所述乳化稳定剂的组分包括卡拉胶、单硬脂酸甘油酯、刺槐豆胶、CMC

Na以及蔗糖脂肪酸酯,所述卡拉胶、单硬脂酸甘油酯、刺槐豆胶、CMC

Na以及蔗糖脂肪酸酯的比例为1~3:1~3:0.5~1.5:0.5~1.5:0.5~1.5。
[0010]优选的,所述甜味剂的组分包括赤藓糖醇和麦芽糖醇,所述赤藓糖醇和麦芽糖醇的比例为2.5~3.5:1.5~2.5。
[0011]优选的,所述磷酸盐的组分包括三聚磷酸钠、柠檬酸钠和磷酸二氢钠,所述三聚磷酸钠、柠檬酸钠和磷酸二氢钠的比例为1~3:0.5~1.5:0.5~1.5。
[0012]优选的,所述萌发藜麦为萌发12~48h的藜麦。
[0013]优选的,所述萌发藜麦蛋白粉由包含如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得到:
[0014]将萌发藜麦预冷3~6h,预冷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冻干萌发藜麦;
[0015]将冻干萌发藜麦进行磨粉过筛,得到萌发藜麦粉;
[0016]将萌发藜麦粉顺次进行脱脂、风干后与水混合,得到溶液A;
[0017]将溶液A顺次进行碱溶液处理、第一次离心,得到第一上清液和第一沉淀;
[0018]将第一上清液顺次进行酸溶液处理、第二次离心,得到第二上清液和第二沉淀;
[0019]将第二沉淀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萌发藜麦蛋白粉。
[0020]优选的,所述预冷的温度为

20~

40℃;
[0021]所述真空冷冻干燥的时间为12~36h;
[0022]所述过筛的目数为50~70目;
[0023]所述脱脂采用萌发藜麦粉体积3~7倍的石油醚,所述脱脂的次数为1~3次;
[0024]所述萌发藜麦粉与水的体积比为1:8~12;
[0025]所述碱溶液处理采用0.3~0.7mol/L的NaOH水溶液调节pH至10.0~11.0,然后搅拌1~3h;
[0026]所述酸溶液处理采用0.3~0.7mol/L的HCl水溶液调节pH至4.0~5.0,然后搅拌1~3h;
[0027]所述第一次离心和第二次离心的转速分别为5000~6000rpm,所述第一次离心和第二次离心的时间为10~20min。
[002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藜麦胚芽乳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0029]S1、将萌发藜麦进行冷冻干燥后与水混合打浆,得到萌发藜麦汁;
[0030]S2、将萌发藜麦汁糊化得到糊化藜麦浆,所述糊化采用80~90℃水浴20~40min;
[0031]S3、将糊化藜麦浆进行酶解,得到液化藜麦浆;
[0032]S4、将液化藜麦浆进行糖化,得到藜麦胚芽乳半成品;
[0033]S5、将稳定乳化剂与80~90℃的水混合并搅拌4~6min,然后加入甜味剂并再次搅拌5~15min,冷却后与藜麦胚芽乳半成品、萌发藜麦蛋白粉混合进行剪切水合,加入磷酸盐将pH调至6.8~7.2,最后加入剩余水,即得藜麦胚芽乳。
[0034]优选的,S1中所述冷冻干燥的时间为12~36h;
[0035]S1中所述萌发藜麦与水的体积比为1:8~12。
[0036]优选的,S3中所述酶解采用α

淀粉酶,所述α

淀粉酶的添加量为4~8U/g,所述酶解的温度为60~65℃,所述酶解的pH为6.0~6.8,所述酶解的时间为40~60min;
[0037]S4中所述糖化采用葡萄糖淀粉酶进行,所述葡萄糖淀粉酶的添加量为100~140U/g,所述糖化的温度为60~62℃,所述糖化的pH为5.2~5.8,所述糖化的时间为65~75min;
[0038]S5中稳定乳化剂与80~90℃的水的体积比为1:45~50;
[0039]S5中所述剪切水合的时间为15~20min。
[004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藜麦胚芽乳蛋白质丰富、可以为人体补充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氨基酸,同时有效保留了萌发藜麦中GABA,有益于缓解压力,提升睡眠。本专利技术的藜麦胚芽乳采用了乳糜泻患者、麸质过敏者友好的藜麦作为原料,不仅能满足所有人群的需求,还能达到辅助降糖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藜麦胚芽乳体系稳定、色泽、香气、口感等感官品质均为上佳。...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藜麦胚芽乳,其特征在于,由包含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萌发藜麦10~20份、萌发藜麦蛋白粉4~8份、乳化稳定剂0.10~0.15份、甜味剂6~10份、磷酸盐0.20~0.30份、水45~6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藜麦胚芽乳,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稳定剂的组分包括卡拉胶、单硬脂酸甘油酯、刺槐豆胶、CMC

Na以及蔗糖脂肪酸酯,所述卡拉胶、单硬脂酸甘油酯、刺槐豆胶、CMC

Na以及蔗糖脂肪酸酯的比例为1~3:1~3:0.5~1.5:0.5~1.5:0.5~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藜麦胚芽乳,其特征在于,所述甜味剂的组分包括赤藓糖醇和麦芽糖醇,所述赤藓糖醇和麦芽糖醇的比例为2.5~3.5:1.5~2.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藜麦胚芽乳,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的组分包括三聚磷酸钠、柠檬酸钠和磷酸二氢钠,所述三聚磷酸钠、柠檬酸钠和磷酸二氢钠的比例为1~3:0.5~1.5:0.5~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藜麦胚芽乳,其特征在于,所述萌发藜麦为萌发12~48h的藜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藜麦胚芽乳,其特征在于,所述萌发藜麦蛋白粉由包含如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得到:将萌发藜麦预冷3~6h,预冷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冻干萌发藜麦;将冻干萌发藜麦进行磨粉过筛,得到萌发藜麦粉;将萌发藜麦粉顺次进行脱脂、风干后与水混合,得到溶液A;将溶液A顺次进行碱溶液处理、第一次离心,得到第一上清液和第一沉淀;将第一上清液顺次进行酸溶液处理、第二次离心,得到第二上清液和第二沉淀;将第二沉淀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萌发藜麦蛋白粉。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藜麦胚芽乳,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的温度为

20~

40℃;所述真空冷冻干燥的时间为12~36h;所述过筛的目数为50~70目;所述脱脂采用萌发藜麦粉体积3~7倍的石油醚,所述脱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一鸣崔琳琳陆灏钰陈杰圣周小理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