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珠单抗在糖尿病性白内障病变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897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雷珠单抗在糖尿病性白内障病变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合适的眼科医院;S2:对S1中所收治的66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最佳矫正视力较对照组高,其眼压、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较对照组低,黄斑水肿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白内障手术后加用雷珠单抗可使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视力有效恢复,降低其眼压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有利于预防术后黄斑水肿,因此雷珠单抗可更好地改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视力、眼压,使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薄,減少术后黄斑水肿发生,还可减轻手术对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还可减轻手术对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还可减轻手术对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雷珠单抗在糖尿病性白内障病变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一种雷珠单抗在糖尿病性白内障病变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糖尿病白内障多发生于30岁以下、病情严重的幼年型糖尿病患者。常于双眼发病,进展迅速,晶状体可能在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全浑浊。开始时,在前后囊下的皮质区出现无数分散的、虽黑或蓝色雪花样或点状浑浊。可伴有屈光变化。当血糖升高时,血液中无机盐含量减少,渗透压降低,房水渗入晶状体内,使之更加变凸而成为近视。当血糖降低时,晶状体内水分渗出,晶状体变为扁平而形成远视,糖尿病性白内障是一种由糖尿病引发的眼科代谢性白内障病变,其在糖尿病眼科并发症中的发病率较高,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据调查,糖尿病性白内障在1型糖尿病中的发病率约为0.71%,在2型糖尿病经胰岛素治疗与非胰岛素治疗中的发病率分别为1.78%、1.71%,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病率会逐渐增高,该疾病发生后患者视力呈进行性下降趋势,具有致盲性[3],故临床上需积极治疗该疾病,近年来,血管生成抑制剂雷珠单抗被批准用于治疗该病,对新生血管形成具有良好抑制作用,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由于雷珠单抗用于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雷珠单抗在糖尿病性白内障病变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雷珠单抗在糖尿病性白内障病变中的应用,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雷珠单抗在糖尿病性白内障病变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选择合适的眼科医院;
[0006]S2:对S1中所收治的66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0007]S3:对S2中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0008]S4:对S3中的对照组成员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将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滴于眼球表面进行麻醉,于患眼角膜颞侧作透明切口(2.8

3mm),于6点钟方向作辅助切口,将黏弹剂注入囊内,环形撕囊,待水分离后,采用超声乳化技术将晶体核击碎,抽吸干净剩余皮质,再将黏弹剂注入至前房,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将黏弹剂抽吸出,缝合切口;
[0009]S5:对S3中的观察组成员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雷珠单抗,在手术后将0.1

0.5mg雷珠单抗经患眼睫状体平坦部位注入至玻璃体腔内,采用无菌棉签轻轻按压注射点,术后给予患者复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抹于结膜囊;
[0010]S6:对S4和S5中所有成员的最佳矫正视力进行比对;
[0011]S7:对S4和S5中所有成员的血糖水平进行比对;
[0012]S8:对S4和S5中所有成员的黄斑水肿发生率进行比对;
[0013]S9:对S4和S5中所有成员的眼压进行比对;
[0014]S10: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珋x
±
s)表示,计数资料则用率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15]优选的,所述S2中的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无精神病史;(2)无认知障碍;(3)黄斑中心厚度≥250μm;(4)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5)经医学伦理院委员会批准。
[0016]优选的,所述S3中33例/组,对照组有45只患眼,年龄为45~79岁,平均(59.77
±
11.11)岁,有男18例、女15例;观察组有43只患眼,年龄为23~80岁,平均(61.78
±
10.81)岁,有男17例、女16例,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0017]优选的,所述对S5中给予固定计量的0.5mg雷珠单抗用以观察。
[0018]优选的,所述S6中的两组术前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组间术后各时间点视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0019]优选的,所述S7中,两组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相比于治疗前均降低,观察组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0020]优选的,所述S8中,在手术后6个月内进行随访,其中观察组、对照组中黄斑水肿各发生2例、8例,黄斑水肿发生率分别为6.67%、26.67%,组间黄斑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0.05)。
[0021]优选的,所述S9中,两组的眼压、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相比于治疗前均降低,而观察组的最佳矫正视力较对照组高,其眼压、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较对照组低(P<0.05)。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雷珠单抗在糖尿病性白内障病变中的应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通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最佳矫正视力较对照组高,其眼压、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较对照组低,黄斑水肿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白内障手术后加用雷珠单抗可使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视力有效恢复,降低其眼压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有利于预防术后黄斑水肿,同时,观察组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雷珠单抗还可减轻白内障手术对患者血糖的干扰,使血糖维持在稳定水平,综上所述,雷珠单抗可更好地改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视力、眼压,使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薄,減少术后黄斑水肿发生,还可减轻手术对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雷珠单抗在糖尿病性白内障病变中的应用中最佳矫正视力比对表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雷珠单抗在糖尿病性白内障病变中的应用中眼压的比对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雷珠单抗在糖尿病性白内障病变中的应用中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比对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雷珠单抗在糖尿病性白内障病变中的应用中血糖水平比对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9]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珠单抗在糖尿病性白内障病变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合适的眼科医院;S2:对S1中所收治的66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S3:对S2中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S4:对S3中的对照组成员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将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滴于眼球表面进行麻醉,于患眼角膜颞侧作透明切口(2.8

3mm),于6点钟方向作辅助切口,将黏弹剂注入囊内,环形撕囊,待水分离后,采用超声乳化技术将晶体核击碎,抽吸干净剩余皮质,再将黏弹剂注入至前房,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将黏弹剂抽吸出,缝合切口;S5:对S3中的观察组成员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雷珠单抗,在手术后将0.1

0.5mg雷珠单抗经患眼睫状体平坦部位注入至玻璃体腔内,采用无菌棉签轻轻按压注射点,术后给予患者复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抹于结膜囊;S6:对S4和S5中所有成员的最佳矫正视力进行比对;S7:对S4和S5中所有成员的血糖水平进行比对;S8:对S4和S5中所有成员的黄斑水肿发生率进行比对;S9:对S4和S5中所有成员的眼压进行比对;S10: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珋x
±
s)表示,计数资料则用率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珠单抗在糖尿病性白内障病变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无精神病史;(2)无认知障碍;(3)黄斑中心厚度≥250μm;(4)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5)经医学伦理院委员会批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珠单抗在糖尿病性白内障病变中的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娅莉马燕苹王芳张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口市第四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