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外倾角监测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6879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外倾角监测系统及汽车,车辆外倾角监测系统包括监测部件和感应部件;监测部件在汽车的宽度方向上设置于两个汽车车轮之间的中心位置,且监测部件位于两个汽车车轮的轮心的连线上;感应部件设置在汽车制动鼓的底板上,监测部件通过感应感应部件与监测部件之间的距离,以获得对应汽车车轮的外倾角信息。监测部件能够对汽车车轮的外倾角进行监测,当监测到汽车车轮的外倾角处于不合格状态时,驾驶员能够通过及时调整方向盘的角度来调整汽车车轮的外倾角至合格状态,进而减少了汽车车轮外倾角对汽车的稳定性、转向性能的影响。且避免了轮胎的偏磨。能的影响。且避免了轮胎的偏磨。能的影响。且避免了轮胎的偏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外倾角监测系统及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外倾角监测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已成为普遍的交通使用工具,汽车的车轮外倾角对车辆的操作稳定性、转向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不合格的外倾角不仅会造成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不稳定性,还易造成轮胎的偏磨,减少轮胎使用寿命。
[0003]现有车辆基本只有在下线时才会对车轮外倾角进行检测及调整,在车辆的使用过程中极少会对外倾角进行检测,当外倾角长期处于不合格状态时,将对车辆和轮胎造成严重的后果。
[0004]因此,现有技术中由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轮胎外倾角长期处于不合格状态会造成车辆的不稳定及轮胎偏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轮胎外倾角长期处于不合格状态会造成车辆的不稳定及轮胎偏磨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车辆外倾角监测系统,包括监测部件和感应部件;监测部件在汽车的宽度方向上设置于两个汽车车轮之间的中心位置,且监测部件位于两个汽车车轮的轮心的连线上;感应部件设置在汽车制动鼓的底板上,监测部件通过感应感应部件与监测部件之间的距离,以获得对应汽车车轮的外倾角信息。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当汽车车轮的外倾角长期处于不合格状态时,对汽车的稳定性、转向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且还会造成轮胎的偏磨,进而减少轮胎的使用寿命。故在汽车上设置监测部件和感应部件,监测部件通过感应感应部件与监测部件之间的距离,以获得对应汽车车轮的外倾角信息,且监测部件能够一直对汽车车轮的外倾角进行实时监测,当监测到汽车车轮的外倾角处于不合格状态时,驾驶员能够通过及时调整方向盘的角度来调整汽车车轮的外倾角至合格状态,进而减少了汽车车轮外倾角对汽车的稳定性、转向性能的影响。且避免了轮胎的偏磨。
[0008]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外倾角监测系统,在两个汽车车轮对应的汽车制动鼓的底板上都设置有感应部件,监测部件通过感应左车轮对应的感应部件与监测部件之间的距离和右车轮对应的感应部件与监测部件之间的距离,以获得对应汽车车轮的外倾角信息,整车控制器获取对应汽车车轮的外倾角信息并控制车内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汽车的左车轮和右车轮上都设置感应部件,监测部件可以同时监测左车轮和右车轮的外倾角信息,且整车控制器获取对应汽车车轮的外倾角信息并控制车内显示模块进行显示,驾驶员通过查看车内显示模块就可以知道对应汽车车轮的外倾角,故整车控制器和车内显示模块的设置能够方便驾驶员查看对应汽车车轮的外倾
角。
[0010]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外倾角监测系统,左车轮对应的感应部件包括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右车轮对应的感应部件包括第三感应器和第四感应器。
[0011]并且,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相对于左车轮的轮心对称;第三感应器和第四感应器相对于右车轮的轮心对称。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监测部件通过感应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与监测部件之间的距离,以获得左车轮的外倾角信息,且通过感应第三感应器和第四感应器与监测部件之间的距离,以获得右车轮的外倾角信息。驾驶员通过左车轮和右车轮的外倾角信息可以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方向盘的角度,使汽车车轮的外倾角处于合格状态,减少了汽车车轮的外倾角对汽车的稳定性、转向性能的影响,且避免了轮胎的偏磨。
[0013]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外倾角监测系统,监测部件通过感应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第三感应器以及第四感应器分别与监测部件之间的距离,以获得对应的第一距离信息、第二距离信息、第三距离信息以及第四距离信息,且监测部件根据第一距离信息和第二距离信息获得左车轮的外倾角信息,和根据第三距离信息和第四距离信息获得右车轮的外倾角信息。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监测部件感应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与监测部件的距离信息并获得左车轮的外倾角信息,及感应第三感应器和第四感应器与监测部件的距离信息获得右车轮的外倾角信息,驾驶员根据左车轮的外倾角信息和右车轮的外倾角信息可以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方向盘的角度,使汽车车轮的外倾角处于合格状态,减少了汽车车轮的外倾角对汽车的稳定性、转向性能的影响,且避免了轮胎的偏磨。
[0015]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外倾角监测系统,监测部件包括采集单元以及控制器,采集单元与控制器通信连接。
[0016]采集单元用于感应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第三感应器以及第四感应器分别与监测部件之间的距离,以获得对应的第一距离信息、第二距离信息、第三距离信息以及第四距离信息。
[0017]控制器根据采集单元发送的对应的第一距离信息与第二距离信息、以及第三距离信息与第四距离信息,获得左车轮的外倾角信息和右车轮的外倾角信息,并将对应的汽车车轮的外倾角信息发送至整车控制器。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采集单元和控制器获得左车轮的外倾角信息和右车轮的外倾角信息,并发送至整车控制器。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实时对汽车车轮的外倾角进行监测并反馈,驾驶员能够及时对汽车车轮的外倾角进行调整。且监测汽车车轮的外倾角的设备具有占用的安装空间小,监测精度高的优点。
[0019]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外倾角监测系统,采集单元包括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测出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第三感应器以及第四感应器分别与监测部件之间的距离,以获得对应的第一距离信息、第二距离信息、第三距离信息以及第四距离信息。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激光测距仪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因此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保证监测的汽车车轮的外倾角的检测值更加精确。
[0021]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外倾角监测系统,车辆外倾角监测系统还包括报警单元,报警单元与整车控制器通信连接,整车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外倾角信息可发出报警提示信号给报警单元,报警单元根据报警提示信号发出报警信号。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报警单元可以起到及时报警的作用,能够及时提醒驾驶员对汽车车轮的外倾角进行调整,使汽车车轮的外倾角处于合格状态。
[0023]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外倾角监测系统,车辆外倾角监测系统还包括角度监测部件,角度监测部件监测汽车方向盘的旋转的角度并生成角度信息,角度监测部件与整车控制器通信连接,整车控制器根据角度信息来控制报警单元的工作状态。
[00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整车控制器根据角度信息来控制报警单元的是否进行报警,角度监测部件监测汽车方向盘的旋转的角度超过一定范围时,整车控制器会控制报警单元停止工作。
[0025]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包括左车轮、右车轮以及设置在对应汽车车轮上的汽车制动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外倾角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部件和感应部件;其中,所述监测部件在汽车的宽度方向上设置于两个汽车车轮之间的中心位置,且所述监测部件位于两个所述汽车车轮的轮心的连线上;所述感应部件设置在汽车制动鼓的底板上,所述监测部件通过感应所述感应部件与所述监测部件之间的距离,以获得对应所述汽车车轮的外倾角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外倾角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汽车车轮对应的汽车制动鼓的底板上都设置有所述感应部件,所述监测部件通过感应左车轮对应的感应部件与所述监测部件之间的距离和右车轮对应的感应部件与所述监测部件之间的距离,以获得对应所述汽车车轮的外倾角信息,整车控制器获取对应所述汽车车轮的外倾角信息并控制车内显示模块进行显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外倾角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车轮对应的感应部件包括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所述右车轮对应的感应部件包括第三感应器和第四感应器;并且,所述第一感应器和所述第二感应器相对于所述左车轮的轮心对称;所述第三感应器和第四感应器相对于所述右车轮的轮心对称。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外倾角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部件通过感应所述第一感应器、所述第二感应器、所述第三感应器以及所述第四感应器分别与所述监测部件之间的距离,以获得对应的第一距离信息、第二距离信息、第三距离信息以及第四距离信息,且所述监测部件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信息和所述第二距离信息获得所述左车轮的外倾角信息,和根据所述第三距离信息和所述第四距离信息获得所述右车轮的外倾角信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外倾角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部件包括采集单元以及控制器,所述采集单元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采集单元用于感应所述第一感应器、所述第二感应器、所述第三感应器以及所述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观峰曹明智张博
申请(专利权)人: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