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采光顶施工用防护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7618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跨度采光顶施工用防护操作平台,包括:预埋于采光顶洞口多个预埋件,各所述预埋件环绕所述采光顶洞口间隔设置;索网,其边缘分别连接各所述预埋件以覆盖所述采光顶洞口;多个木方,各所述木方铺设于所述索网上;多个模板,各所述模板铺设于各所述木方上并拼接成形成支撑平台;以及可移动的脚手架,所述脚手架支撑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安装简便,可靠易行,降低操作平台搭建的工作量和施工成本;操作平台覆盖面积大、稳定性好,通过移动脚手架即可完成采光顶范围所有安装施工;操作平台拆卸简单,安装完成后仅需完成模板及钢丝绳拆除;经济效益高,实用性强,施工完成后索网及预埋件可回收重复利用。收重复利用。收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度采光顶施工用防护操作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采光顶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大跨度采光顶施工用防护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商业、酒店等存在大跨度空间的框架结构,往往屋面会有大跨度钢梁网架形成的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采光顶,采光顶往往需安装玻璃板、聚碳酸酯板等装饰板。而屋面采光顶结构的下层结构由于采光需要求一般为空洞,此时安装采光顶装饰板便存在困难。
[0003]传统安装此种下部多层空洞的采光顶需于下一楼层采光顶空洞部位楼面摊设H型钢搭设满堂脚手架或者空洞部分自下而上搭设通高的高支模操作架,又或者加工高度足够的跨越空洞的钢平台。采用传统方法缺陷明显,无论搭设脚手架或者加工适宜安装的钢平台均需要耗费巨量人力、物力、材力。而且拆除困难,拆除难度体现在主体已完成现场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为了解决屋面采光顶结构的下层结构施工困难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跨度采光顶施工用防护操作平台。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大跨度采光顶施工用防护操作平台,包括:
[0006]预埋于采光顶洞口多个预埋件,各所述预埋件环绕所述采光顶洞口间隔设置;
[0007]索网,其边缘分别连接各所述预埋件以覆盖所述采光顶洞口;
[0008]多个木方,各所述木方铺设于所述索网上;
[0009]多个模板,各所述模板铺设于各所述木方上并拼接成形成支撑平台;
[0010]以及可移动的脚手架,所述脚手架支撑于所述支撑平台上。
[0011]进一步地,每一所述预埋件包括预埋板和多个预埋钢筋,所述预埋板设置于所述采光顶洞口内侧表面,各所述预埋钢筋与所述预埋板的背部连接,且各所述预埋钢筋预埋于所述采光顶洞口侧壁内部。
[0012]进一步地,每一所述预埋件还包括一耳板,所述耳板与所述预埋板焊接连接,所述耳板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索网的穿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索网包括钢丝网、以及铺设于所述钢丝网上的密目网,其中所述钢丝网包括多根交错设置的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分为横向钢丝绳和纵向钢丝绳,所述横向钢丝绳和所述纵向钢丝绳交叉设置,每一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所述预埋件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的端部穿过所述穿孔并通过U型绳卡锁紧。
[0015]进一步地,所述采光顶洞口为矩形或圆形。
[0016]进一步地,所述木方与所述索网捆扎连接,所述模板与所述木方通过钢钉固定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脚手架为门式脚手架。
[0018]进一步地,所述脚手架的至少一侧设有钢管支撑,所述钢管支撑上端与所述脚手架活动连接、下端用以连接所述采光顶洞口的主体结构。
[0019]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大跨度采光顶施工用防护操作平台,只需要在预埋件之间铺设索网、木方、模板即可完成安装,安装简便,可靠易行,降低操作平台搭建的工作量和施工成本;操作平台覆盖面积大、稳定性好,通过移动脚手架即可完成采光顶范围所有安装施工;操作平台拆卸简单,安装完成后仅需完成模板及钢丝绳拆除;经济效益高,实用性强,施工完成后索网及预埋件可回收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钢丝网的的布置示意图;
[0021]图2是钢丝网和密目网的布置示意图;
[0022]图3是模板的布置示意图;
[0023]图4是预埋件的主视图和侧视图;
[0024]图5是预埋件的预埋示意图;
[0025]图6是脚手架的第一示意图;
[0026]图7是脚手架的第二示意图。
[0027]图中:1

预埋件、101

预埋板、102

预埋钢筋、103

耳板、103a

穿孔、2

钢丝网、201

纵向钢丝网、202

横向钢丝网、3

密目网、4

模板、5

脚手架、501

钢管支撑、6

U型绳卡、7

采光顶混凝土反坎。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下面介绍的是本技术的多个可能实施例中的较优的一个,旨在提供对本技术的基本了解,但并不旨在确认本技术的关键或决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护的范围。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请参考图3,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跨度采光顶施工用防护操作平台,主要适用于大跨度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采光顶的玻璃板、聚碳酸酯板等装饰板安装施工。可以理解的是该操作平台还可以适用于采光顶洞口下的其他结构的施工,其适用范围不受本技术具体实施例限制。该操作平台主要包括多个预埋件1、索网、多个木方、多个模板4和脚手架5。
[0031]其中,各所述预埋件1预埋于采光顶洞口,具体可以预埋于采光顶混凝土反坎7。各所述预埋件1环绕所述采光顶洞口间隔设置,各所述预埋件1应尽量均匀间隔设置,以便均
匀受力。
[003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采光顶洞口为矩形或圆形,所述预埋件1的布置位置可以根据所述采光顶洞口的形状灵活设置。如图1所示,如在所述采光顶洞口为矩形时,各所述预埋件1分别在所述采光顶洞口的长边和短边均匀间隔设置,且相对的两长边上的预埋件1一一对应设置,相对的两短边上的预埋件1一一对应设置。类似的,在所述采光顶洞口为圆形时,各所述预埋件1环绕所述采光顶洞口均匀间隔设置。
[0033]如图4和5所示,每一所述预埋件1包括预埋板101和多个预埋钢筋102。一般的,所述预埋钢筋10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或三个。所述预埋板101设置于所述采光顶洞口内侧表面,各所述预埋钢筋102沿着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且与所述预埋板101的背部连接。在所述预埋件1预埋时各所述预埋钢筋102预埋于所述采光顶洞口侧壁内部,所述预埋板101由所述采光顶洞口内侧表面漏出。
[0034]进一步地,每一所述预埋件1还包括一耳板103,所述耳板103与所述预埋板101焊接连接。所述耳板103与所述预埋板101垂直设置,所述耳板103上设有穿孔103a,所述穿孔103a用于与所述索网配合安装。
[0035]如图1和2所示,所述索网的边缘分别连接各所述预埋件1,这样覆盖所述采光顶洞口。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采光顶施工用防护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于采光顶洞口多个预埋件,各所述预埋件环绕所述采光顶洞口间隔设置;索网,其边缘分别连接各所述预埋件以覆盖所述采光顶洞口;多个木方,各所述木方铺设于所述索网上;多个模板,各所述模板铺设于各所述木方上并拼接成形成支撑平台;以及可移动的脚手架,所述脚手架支撑于所述支撑平台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采光顶施工用防护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预埋件包括预埋板和多个预埋钢筋,所述预埋板设置于所述采光顶洞口内侧表面,各所述预埋钢筋与所述预埋板的背部连接,且各所述预埋钢筋预埋于所述采光顶洞口侧壁内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跨度采光顶施工用防护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预埋件还包括一耳板,所述耳板与所述预埋板焊接连接,所述耳板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索网的穿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跨度采光顶施工用防护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索网包括钢丝网、以及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俊姚庆吴江波裴溢焦路遥丁刚何飞童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西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