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737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缆,包括缆芯和包覆在缆芯的外周的保护层,缆芯包括由内往外依次设置的导体、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和金属屏蔽层,保护层包括由内往外依次设置的隔离护层、第一膨化缓冲层、金属加强层、第二膨化缓冲层和护套,金属加强层为网状编织结构,第一膨化缓冲层和第二膨化缓冲层采用化学交联聚乙烯发泡材料制造。该技术方案的电力电缆通过第一膨化缓冲层、金属加强层和第二膨化缓冲层的组合设置,可有效抵御局部冲击挤压,承压能力强,能够满足恶劣环境中的电力传输和敷设要求。敷设要求。敷设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电缆


[0001]本技术用于电缆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电缆多架设在空中或装在地下、水底等,用于电讯或电力输送,而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电力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为了适应跨越山涧、沟渠等恶劣环境下的电力传输、基础设施敷设的要求,电力电缆需能够抵御局部冲击挤压,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力电缆抵御局部冲击挤压能力差,承压能力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电力电缆,其能够有效抵御局部冲击挤压,承压能力强,能够满足恶劣环境中的电力传输和敷设要求。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电力电缆,包括:缆芯和包覆在所述缆芯的外周的保护层,所述缆芯包括由内往外依次设置的导体、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和金属屏蔽层,所述保护层包括由内往外依次设置的隔离护层、第一膨化缓冲层、金属加强层、第二膨化缓冲层和护套,所述金属加强层为网状编织结构,所述第一膨化缓冲层和所述第二膨化缓冲层采用化学交联聚乙烯发泡材料制造。
[0006]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护套包括内层护套和外层护套,所述内层护套包覆在所述第二膨化缓冲层的外周,所述外层护套包覆在所述内层护套的外周,所述内层护套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造,所述外层护套采用聚烯烃材料制造。
[0007]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力电缆包括多个所述缆芯,所述缆芯之间采用绕包带绕包形成多芯体,所述绕包带与所述缆芯之间填充有填充物,所述保护层套设在所述多芯体的外周。
[0008]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填充物采用阻水材料制造。
[0009]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隔离护层采用聚烯烃材料制造。
[0010]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金属加强层采用不锈钢编织形成。
[0011]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导体采用多个铝质单丝或多个铜质单丝绞合或压制而成。
[0012]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导体屏蔽层和所述绝
缘屏蔽层均采用半导电聚烯烃材料制成。
[0013]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绝缘层采用化学交联聚乙烯材料制成。
[0014]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金属屏蔽层采用铜带重叠绕包而成。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该技术方案的电力电缆通过在缆芯的外部设置第一膨化缓冲层、金属加强层和第二膨化缓冲层,金属加强层能够有效分散电力电缆受到外部环境的局部冲击,以及抵御径向张力;第一膨化缓冲层和第二膨化缓冲层能将金属加强层与其他结构隔开,起到缓冲挤压的作用。通过第一膨化缓冲层、金属加强层和第二膨化缓冲层的组合设置,可有效抵御局部冲击挤压,承压能力强,能够满足恶劣环境中的电力传输和敷设要求。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电力电缆包括单个缆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电力电缆包括多个缆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0]本技术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本技术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2]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参见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电缆,包括缆芯1和包覆在缆芯1的外周的保护层2,缆芯1包括由内往外依次设置的导体11、导体屏蔽层12、绝缘层13、绝缘屏蔽层14和金属屏蔽层15。其中,导体屏蔽层12和绝缘屏蔽层14能够有效均衡电势,减少局部击穿。金属屏蔽层15能够有效引导感应电流、短路电流,同时屏蔽外界电磁干扰,以满足电
力传输的需求。
[0024]保护层2包括由内往外依次设置的隔离护层21、第一膨化缓冲层22、金属加强层23、第二膨化缓冲层24和护套25。其中,金属加强层23为网状编织结构,能够有效分散电力电缆受到外部环境的局部冲击,以及抵御径向张力,结构稳定,不易变形。第一膨化缓冲层22和第二膨化缓冲层24采用化学交联聚乙烯发泡材料制造,能够抗物理撞击,化学性质稳定,弹性好,能将金属加强层23与其他结构隔开,起到缓冲挤压的作用。
[0025]该技术方案的电力电缆通过在缆芯1的外部设置第一膨化缓冲层22、金属加强层23和第二膨化缓冲层24,金属加强层23能够有效分散电力电缆受到外部环境的局部冲击,以及抵御径向张力;第一膨化缓冲层22和第二膨化缓冲层24能将金属加强层23与其他结构隔开,起到缓冲挤压的作用。通过第一膨化缓冲层22、金属加强层23和第二膨化缓冲层24的组合设置,可有效抵御局部冲击挤压,承压能力强,能够满足恶劣环境中的电力传输和敷设要求。
[0026]可以理解的是,缆芯1的数量可根据传输需求设置成一个或多个。参见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力电缆包括多个缆芯1,缆芯1之间采用绕包带31绕包形成多芯体3,绕包带31与缆芯1之间填充有填充物32,保护层2套设在多芯体3的外周,以有效保护多芯体3。
[0027]进一步地,填充物32采用阻水材料制造,起到阻水作用,具有防水防潮功能。
[0028]进一步地,参见图1和图2,护套25包括内层护套251和外层护套252,内层护套251包覆在第二膨化缓冲层24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芯和包覆在所述缆芯的外周的保护层,所述缆芯包括由内往外依次设置的导体、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和金属屏蔽层,所述保护层包括由内往外依次设置的隔离护层、第一膨化缓冲层、金属加强层、第二膨化缓冲层和护套,所述金属加强层为网状编织结构,所述第一膨化缓冲层和所述第二膨化缓冲层采用化学交联聚乙烯发泡材料制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包括内层护套和外层护套,所述内层护套包覆在所述第二膨化缓冲层的外周,所述外层护套包覆在所述内层护套的外周,所述内层护套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造,所述外层护套采用聚烯烃材料制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电缆包括多个所述缆芯,所述缆芯之间采用绕包带绕包形成多芯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嘉旭王志辉彭立沙刘杰刘文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南洋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