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客车及其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组温度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客车及其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客车的发展和普及,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的动力电池性能,受到用户的特别关注,动力电池组作为其动力源,直接影响车辆的整体性能,其中,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一般为20~45℃,在低温环境下动力电池充电和放电性严重下降,零度以下时动力电池不能进行充电,无法正常工作,所以环境温度为低温时需要对动力电池组进行加热。
[0003]目前,电池加热的方法大多为电加热,即在电池组内部设置PTC加热膜发热单元,电池组给PTC加热膜发热单元提供电源,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电池组本身,从而提升电池组的温度;其中,PTC加热膜加热方法虽然能达到加热电池组的效果,但是此方法在低温环境下是通过消耗电池组的能量来加热电池组,影响电池组使用寿命和电动车辆的续驶里程,加热时间较长,且此加热方法升温速率不能满足极寒地区(例如东北三省、北欧、北美等高纬度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客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整车控制器、温度感应模块、自循环机构、加热水循环机构、以及第二换热器;其中,所述整车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温度感应模块的输出端电气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加热水循环机构的控制端电气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的电源端、所述温度感应模块的电源端、所述自循环机构的电源端、所述加热水循环机构的电源端用于与新能源客车的启动铅酸电池电气连接;其中,所述温度感应模块配置为采集新能源客车动力电池的温度;其中,所述加热水循环机构装有热水的管道通过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自循环机构装有循环液的管道邸接,以实现对所述自循环机构内的循环液的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客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冷水循环机构以及第一换热器,所述整车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制冷水循环机构的控制端电气连接;其中,所述制冷水循环机构装有制冷剂的管道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自循环机构装有循环液的管道邸接,以实现对所述自循环机构内的循环液的降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客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循环机构包括第一循环水泵、动力电池箱、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配置在所述第一循环水泵回路上的温度传感器、以及配置在所述动力电池箱与所述第二电磁阀回路上的手动阀,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动力电池箱的输入端管路连接,所述动力电池箱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磁阀的输入端管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循环水泵的输入端管路连接,且配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内部;所述第二电磁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循环水泵的输入端管路连接,且配置在所述第二换热器内部,所述第一循环水泵的电源端用于与新能源客车的启动铅酸电池电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红千,江文杰,康燕语,陈子元,卢启水,王世利,郑宇哲,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