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车辆互联式二系悬挂横向减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减振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互联式二系悬挂横向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我国轨道车辆技术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提高轨道车辆的临界速度、运行平稳性和曲线通过能力仍然是一项持续性挑战。具有一定踏面形状的轨道轮对即使沿着平直轨道运转,受到微小激扰后就会产生一种振幅保持不变或继续增大直至轮缘接触钢轨后受到约束的特有运动,此时轮对在向前滚动时一面横向往复摆动,一面又绕铅锤中心来回转动,其轮对中心轨迹呈波浪形,称蛇形运动,当激扰消失而剧烈的蛇形运动不能收敛时,称蛇形失稳。受限于轮对结构和轮轨接触关系,自激蛇形振动不可避免。在不同的车速下,轮对的蛇形运动又会引起转向架和车厢在横向平面内的振动,称为车厢蛇形(一次蛇形)和转向架蛇形(二次蛇形)。一次蛇形会引起车厢明显的低频晃动,接近人体能够感知的低频段,严重影响乘坐舒适性;二次蛇形会引起以转向架相对于车厢剧烈振动,振动频率较高,严重影响车辆运行稳定性。在曲线通过能力方面,高速重载下通过曲线路段时,车辆的轮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互联式二系悬挂横向减振装置,至少包括用于轨道车辆转向的前转向架(5)和后转向架(1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向架(5)两侧分别沿车厢(14)纵轴线对称设置有第一横向减振器(A)和第二横向减振器(B);所述后转向架(13)两侧分别沿车厢(14)纵轴线对称设置有第三横向减振器(C)和第四横向减振器(D);所述第一横向减振器(A)按照能够针对轨道车辆的直线和曲线运行状态进行区别减振的方式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10)与所述第二横向减振器(B)或所述第三横向减振器(C)液压回路互联;所述第二横向减振器(B)按照能够针对轨道车辆的直线和曲线运行状态进行区别减振的方式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10)与所述第一横向减振器(A)或所述第四横向减振器(D)液压回路互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转向架(13)分别通过第一牵引装置(F)和第二牵引装置(R)与所述车厢(14)连接,所述第一横向减振器(A)、第二横向减振器(B)、第三横向减振器(C)和第四横向减振器(D)设置于所述牵引装置与所述转向架之间;所述第一横向减振器(A)、第二横向减振器(B)、第三横向减振器(C)和第四横向减振器(D)均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液压缸的缸体和活塞杆分别连接所述牵引装置和所述转向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减振器(A)与所述第三横向减振器(C)在所述车厢(14)的底盘上呈对角线分布,所述第二横向减振器(B)与所述第四横向减振器(D)在所述车厢(14)的底盘上呈对角线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包括有杆腔和无杆腔,在轨道车辆沿平直路线行驶时,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10)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所述第一横向减振器(A)与所述第二横向减振器(B)连通,其中,所述前转向架(5)上的所述第一横向减振器(A)的有杆腔与所述第二横向减振器(B)的有杆腔通过第一液压管路彼此连通;所述前转向架(5)上的所述第一横向减振器(A)的无杆腔与所述第二横向减振器(B)的无杆腔通过第二液压管路彼此连通;所述第三横向减振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