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保暖复合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4992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32
本实用公开了一种抗静电保暖复合面料,所述复合面料由外到内依次包括:保暖层、抗静电层以及吸湿层;所述保暖层为以远红外聚酯纤维为经线、以聚酰胺纤维为纬线交织形成的平纹组织结构,所述保暖层表面涂覆有聚四氟乙烯膜;所述抗静电层面料采用经丝和纬丝织造而成,其中经丝采用抗静电纤维、棉纤维和羊绒加工成低捻复合纱线。该抗静电保暖复合面料通过保暖层,表层的保暖防护层采用远红外聚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交织形成,远红外聚酯纤维通过吸收人体发射的热量,并向人体辐射一定波长范围的远红外线,可使人们局部产生温热效应,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能反射返还部分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减少了人体热量损失,因此有很好的蓄暖效果。因此有很好的蓄暖效果。因此有很好的蓄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静电保暖复合面料


[0001]本技术属于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抗静电保暖复合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现代人对身体健康越来越注重,在选择贴身衣物时除了考虑其颜色和款式外,还会考虑衣物的安全性,环保性和功能性。在衣物基本功能不变的基础上,人们越来越多的注重衣物的安全性,不断的研发新型衣服面料,利用新工艺降低衣物穿着可能给人们带来的麻烦,降低安全隐患,提高衣物面料的功能。
[0003]织物在使用时避免不了与人体发生摩擦,从而会产生静电,影响人们穿着的舒适性,尤其在秋冬季节,更加容易产生静电,静电会影响人的健康,会刺激人的皮肤和大脑等,使人感到疲劳、烦躁、失眠、头痛。另外,在静电危险物资储运的过程中,静电还容易引发燃烧、爆炸事故,在进行精密仪器制造的场所,静电会对生产制造中的仪器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静电保暖复合面料。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静电保暖复合面料,所述复合面料由外到内依次包括:保暖层、抗静电层以及吸湿层;
[0006]所述保暖层为以远红外聚酯纤维为经线、以聚酰胺纤维为纬线交织形成的平纹组织结构,所述保暖层表面涂覆有聚四氟乙烯膜;
[0007]所述抗静电层面料采用经丝和纬丝织造而成,其中经丝采用抗静电纤维、棉纤维和羊绒加工成低捻复合纱线,纬丝采用涤纶纤维,氨纶纤维和天然丝加工成低捻复合;
[0008]所述吸湿层为无纺布材料,所述吸湿层中设置有若干吸湿纤维,所述吸湿纤维的表面间隔涂敷有亲水涂层,所述吸湿纤维在吸湿后能够膨胀且弯曲。
[0009]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抗静电纤维为铜纤维丝、涤纶抗静电丝中的一种。
[0010]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湿纤维包括PE材质包裹的高分子水凝胶。
[0011]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聚四氟乙烯膜的厚度大小为25μm~40μm。
[0012]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高分子水凝胶吸湿含有盐的溶液时能够膨胀。
[0013]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保暖层与所述抗静电层的经纱的梭织密度均为经向45

60根/cm,且纬纱的梭织密度为均纬向25

40根/cm。
[0014]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抗静电纤维的直径为8μm~20μm。
[0015]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保暖层、抗静电层以及吸湿层通过胶合或热粘合工艺粘合在一起。
[0016]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湿纤维沿长度方向间隔与所述吸湿层黏合,且粘合处与涂敷亲水涂层的部位相错开。
[0017]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静电保暖复合面料,该面料由外到内依次包括保暖层、抗静电层以及吸湿层,分别赋予面料保暖、抗静电以及透气吸湿的功能。
[0019]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静电保暖复合面料,该抗静电保暖复合面料通过保暖层,表层的保暖防护层采用远红外聚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交织形成,远红外聚酯纤维通过吸收人体发射的热量,并向人体辐射一定波长范围的远红外线,可使人们局部产生温热效应,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能反射返还部分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减少了人体热量损失,因此有很好的蓄暖效果。结合聚酰胺纤维良好的耐磨性,使得该面料有很好的耐磨保温性能,平纹结构编织简单、质地坚牢、外观平挺。
[0020]3、本技术中抗静电层的经纱中嵌有若干抗静电纤维,能够防止面料产品产生静电,避免对人的皮肤和大脑等产生刺激,使人感到疲劳、烦躁、失眠、头痛,同时避免对电子设备和精密仪器产生电磁干扰,减少对电子设备和精密仪器造成影响。
[0021]4、本技术中吸湿层中高分子水凝胶的膨胀,使得吸湿纤维叠加弯曲变形而逐渐翘起,能够对工作人员排出的汗液进行吸收,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穿着舒适感,同时有利于增加皮肤与面料之间的距离,提高透气性。
附图说明
[002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3]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抗静电保暖复合面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保暖层;2、抗静电层;3、吸湿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6]一种抗静电保暖复合面料,所述复合面料由外到内依次包括:保暖层、抗静电层以及吸湿层;所述保暖层与所述抗静电层的经纱的梭织密度均为经向45

60根/cm,且纬纱的梭织密度为均纬向25

40根/cm,该面料由外到内依次包括保暖层、抗静电层以及吸湿层,分别赋予面料保暖、抗静电以及透气吸湿的功能;所述保暖层、抗静电层以及吸湿层通过胶合或热粘合工艺粘合在一起,使得保暖层、抗静电层和吸湿层之间连接的更加紧密,避免出现分层开胶现象。
[0027]所述保暖层为以远红外聚酯纤维为经线、以聚酰胺纤维为纬线交织形成的平纹组织结构,所述保暖层表面涂覆有聚四氟乙烯膜,所述聚四氟乙烯膜的厚度大小为25μm~40μm;该抗静电保暖复合面料通过保暖层,表层的保暖防护层采用远红外聚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交织形成,远红外聚酯纤维通过吸收人体发射的热量,并向人体辐射一定波长范围的远红外线,可使人们局部产生温热效应,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能反射返还部分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减少了人体热量损失,因此有很好的蓄暖效果。结合聚酰胺纤维良好的耐磨性,使得该面料有很好的耐磨保温性能,平纹结构编织简单、质地坚牢、外观平挺。
[0028]所述抗静电层面料采用经丝和纬丝织造而成,其中经丝采用抗静电纤维、棉纤维和羊绒加工成低捻复合纱线,纬丝采用涤纶纤维,氨纶纤维和天然丝加工成低捻复合,所述抗静电纤维为铜纤维丝、涤纶抗静电丝中的一种,所述抗静电纤维的直径为8μm~20μm;抗静电层的经纱中嵌有若干抗静电纤维,能够防止面料产品产生静电,避免对人的皮肤和大脑等产生刺激,使人感到疲劳、烦躁、失眠、头痛,同时避免对电子设备和精密仪器产生电磁干扰,减少对电子设备和精密仪器造成影响。
[0029]所述吸湿层为无纺布材料,所述吸湿层中设置有若干吸湿纤维,所述吸湿纤维的表面间隔涂敷有亲水涂层,所述吸湿纤维在吸湿后能够膨胀且弯曲,所述吸湿纤维包括PE材质包裹的高分子水凝胶,且所述高分子水凝胶吸湿含有盐的溶液时能够膨胀,所述吸湿纤维沿长度方向间隔与所述吸湿层黏合,且粘合处与涂敷亲水涂层的部位相错开;吸湿层中高分子水凝胶的膨胀,使得吸湿纤维叠加弯曲变形而逐渐翘起,能够对工作人员排出的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保暖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面料由外到内依次包括:保暖层、抗静电层以及吸湿层;所述保暖层为以远红外聚酯纤维为经线、以聚酰胺纤维为纬线交织形成的平纹组织结构,所述保暖层表面涂覆有聚四氟乙烯膜;所述抗静电层面料采用经丝和纬丝织造而成,其中经丝采用抗静电纤维、棉纤维和羊绒加工成低捻复合纱线,纬丝采用涤纶纤维,氨纶纤维和天然丝加工成低捻复合纱线;所述吸湿层为无纺布材料,所述吸湿层中设置有若干吸湿纤维,所述吸湿纤维的表面间隔涂敷有亲水涂层,所述吸湿纤维在吸湿后能够膨胀且弯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保暖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纤维为铜纤维丝、涤纶抗静电丝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保暖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纤维包括PE材质包裹的高分子水凝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保暖复合面料,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东郭杰曾庆萍蒋敬敬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东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