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编码防误插矩形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4927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编码防误插矩形连接器组件,母连接器本体的侧壁设有四个第一编码槽,两个第一编码块分别设于两个第一编码槽内,公连接器本体的侧壁设有第二编码槽,第二编码槽的数量与第一编码槽相等,且第二编码槽的位置对应第一编码槽设置,两个第二编码块分别设于两个第二编码槽内,且第二编码块与第一编码块错位设置,第一编码槽靠近母连接器本体一侧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二编码槽远离公连接器本体一侧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一编码块可穿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二编码块可穿过第二开口和第一开口,限位组件用于限制公连接器本体插入母连接器本体的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编码防误插矩形连接器组件,能够防止误插。插。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编码防误插矩形连接器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矩形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多编码防误插矩形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矩形连接器是一种外形基本上为矩形且具有基本呈矩形配合面的连接器,也是连接器家族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品种规格很多,应用也很广泛。每组矩形连接器都包括公矩形连接器和母矩形连接器,使用时一般都是母矩形连接器安装在设备上,内部线路与母矩形连接器进行连接,外部线路使用对应的公矩形连接器与母矩形连接器进行连接,从而使外部线路与设备的内部线路进行连接。
[0003]由于每组矩形连接器都是配套使用的,每一个母矩形连接器只能与同组的公矩形连接器进行连接,如果与其它组的公矩形连接器混接,不仅有可能烧毁矩形连接器,还有可能对工作人员造成危险。现有的防止误插的方法是对每组矩形连接器进行数字编号,使用时只需要找到对应编号的公矩形连接器进行连接即可。又由于每组矩形连接器的结构和形状都相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是容易将别组的公矩形连接器与设备上的母矩形连接器连接,从而出现误插,造成矩形连接器混接,进而烧毁矩形连接器,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编码防误插矩形连接器组件,能够防止误插。
[0005]本技术公开的多编码防误插矩形连接器组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多编码防误插矩形连接器组件,包括母连接器本体、公连接器本体、两个第一编码块、两个第二编码块及限位组件,所述母连接器本体的侧壁设有四个第一编码槽,两个所述第一编码块分别设于两个第一编码槽内,所述公连接器本体的侧壁设有第二编码槽,所述第二编码槽的数量与第一编码槽相等,且所述第二编码槽的位置对应第一编码槽设置,两个所述第二编码块分别设于两个第二编码槽内,且所述第二编码块与第一编码块错位设置,所述第一编码槽靠近母连接器本体一侧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编码槽远离公连接器本体一侧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编码块可穿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二编码块可穿过第二开口和第一开口,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限制公连接器本体插入母连接器本体的方向。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母连接器本体的两侧均设有两个第一编码槽,且任意两个位于母连接器本体不同侧的第一编码槽均不位于同一垂直面上。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编码块与第二编码块均呈T字型结构,所述第一编码块的竖直部可穿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二编码块的竖直部可穿过第二开口和第一开口。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编码块通过过盈配合与母连接器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编码块通过过盈配合与公连接器本体固定连接。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槽与限位柱,所述限位槽设于母连接器本体的侧壁,所述限位柱设于公连接器本体的侧壁,所述限位柱的数量与限位槽相等,且所述限位柱的位置对应限位槽设置,所述限位柱与限位槽相匹配。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母连接器本体的两侧均设有限位槽,且所述母连接器本体两侧的限位槽数量不相等。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槽与母连接器本体插接端齐平,所述限位柱与公连接器本体插接端齐平。
[0013]本技术公开的多编码防误插矩形连接器组件的有益效果是:两个第一编码块安装在四个第一编码槽中的任意两个内,一共会出现六种安装情况,而且第二编码槽的数量与位置是对应第一编码槽设置的,同时两个第二编码块安装在四个第二编码槽中的任意两个时,第二编码块与第一编码块是错位设置的,从而形成六组第一编码块和第二编码块的排列,对应可形成六组母连接器和公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当母连接器本体安装在设备时,使用公连接器本体插入母连接本体内,先通过限位组件限制公连接器本体的插入方向,确保公连接器本体的插入方向是正确的,在插入时,当它们不属于同一编码组件时,至少会有一个安装有第二编码块的第二编码槽与安装有第一编码块的第一编码槽相对应,从而导致第二编码块穿过第二开口的部分会抵住第一编码块穿过第一开口的部分,阻止公连接器本体的继续插入,进而防止了矩形连接器误插,避免烧毁矩形连接器,造成危险;当它们属于同一组件时,两个第二编码块与两个第一编码块是完全错位的,第二编码块穿过第二开口的部分会穿过对应的第一开口,第一编码块穿过第一开口的部分会穿过对应的第二开口,从而确保公连接器本体能够完全插入母连接器本体内,实现连接。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多编码防误插矩形连接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多编码防误插矩形连接器组件第一编码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多编码防误插矩形连接器组件第二编码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多编码防误插矩形连接器组件第三编码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多编码防误插矩形连接器组件第四编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多编码防误插矩形连接器组件第五编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本技术多编码防误插矩形连接器组件第六编码的结构示意图。
[0021]10、母连接器本体;20、公连接器本体;31、第一编码槽;32、第二编码槽;41、第一编码块;42、第二编码块;51、限位槽;52、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0023]请参考图1,一种多编码防误插矩形连接器组件,包括母连接器本体10、公连接器本体20、两个第一编码块41、两个第二编码块42及限位组件,母连接器本体10的侧壁设有四个第一编码槽31,两个第一编码块41分别设于两个第一编码槽31内,公连接器本体20的侧壁设有第二编码槽32,第二编码槽32的数量与第一编码槽31相等,且第二编码槽32的位置对应第一编码槽31设置,两个第二编码块42分别设于两个第二编码槽32内,且第二编码块
42与第一编码块41错位设置,第一编码槽31靠近母连接器本体10一侧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二编码槽32远离公连接器本体20一侧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一编码块41可穿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二编码块42可穿过第二开口和第一开口,限位组件用于限制公连接器本体20插入母连接器本体10的方向。
[0024]两个第一编码块41安装在四个第一编码槽31中的任意两个内,一共会出现六种安装情况,而且第二编码槽32的数量与位置是对应第一编码槽31设置的,同时两个第二编码块42安装在四个第二编码槽32中的任意两个时,第二编码块42与第一编码块41是错位设置的,从而形成六组第一编码块41和第二编码块42的排列,对应可形成六组母连接器和公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当母连接器本体10安装在设备时,使用公连接器本体20插入母连接本体内,先通过限位组件限制公连接器本体20的插入方向,确保公连接器本体20的插入方向是正确的,在插入时,当它们不属于同一编码组件时,至少会有一个安装有第二编码块42的第二编码槽32与安装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编码防误插矩形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母连接器本体、公连接器本体、两个第一编码块、两个第二编码块及限位组件,所述母连接器本体的侧壁设有四个第一编码槽,两个所述第一编码块分别设于两个第一编码槽内,所述公连接器本体的侧壁设有第二编码槽,所述第二编码槽的数量与第一编码槽相等,且所述第二编码槽的位置对应第一编码槽设置,两个所述第二编码块分别设于两个第二编码槽内,且所述第二编码块与第一编码块错位设置,所述第一编码槽靠近母连接器本体一侧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编码槽远离公连接器本体一侧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编码块可穿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二编码块可穿过第二开口和第一开口,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限制公连接器本体插入母连接器本体的方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编码防误插矩形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母连接器本体的两侧均设有两个第一编码槽,且任意两个位于母连接器本体不同侧的第一编码槽均不位于同一垂直面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编码防误插矩形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浪林喜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茵科沃连接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