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漏电保护互感器及漏电保护和过电保护一体式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4853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干扰漏电保护互感器及漏电保护和过电保护一体式互感器,包括绝缘外壳、U形针和电流互感线圈,所述绝缘外壳内部固定布置有电流互感线圈和两组平行布置的U形针,所述U形针单臂贯穿电流互感线圈的内圈;所述电流互感线圈包括两组分别用于测量激励电流和漏电流的独立绕组,且电流互感线圈外部包裹有磁性材质的屏蔽壳,所述屏蔽壳内外两侧均设置有绝缘涂层,本抗干扰漏电保护互感器采用复合金属屏蔽壳对互感线圈进行包裹,有效提升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复杂的工况使用,提升线路的安全运行能力。线路的安全运行能力。线路的安全运行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干扰漏电保护互感器及漏电保护和过电保护一体式互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漏电、过流保护及监测设备
,具体为一种抗干扰漏电保护互感器及漏电保护和过电保护一体式互感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漏电流保护器使用的漏电互感器,在使用过程中,受其自身结构设计影响,只能屏蔽一种干扰信号,即高频或者低频信号,极易受外界干扰,从而引起漏电流保护器误动作,造成线路停电,带来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抗干扰漏电保护互感器及漏电保护和过电保护一体式互感器,采用复合金属屏蔽壳对互感线圈进行包裹,有效提升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复杂的工况使用,提升线路的安全运行能力,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干扰漏电保护互感器,包括绝缘外壳、U形针和电流互感线圈,所述绝缘外壳内部固定布置有电流互感线圈和两组平行布置的U形针,所述U形针单臂贯穿电流互感线圈的内圈;
[0005]所述电流互感线圈包括两组分别用于测量激励电流和漏电流的独立绕组,且电流互感线圈外部包裹有磁性材质的屏蔽壳,所述屏蔽壳内外两侧均设置有绝缘涂层。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外壳内部固定嵌入若干组管脚针,所述管脚针分别与对应绕组的两端电性连接;
[0007]通过管脚针将绕组内电流导出,供监测部件进行检测和监控。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屏蔽壳为环形结构,且包括可分离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侧边设置有供绕组端部穿出的过线口;
[0009]通过上盖和下盖的可分离式设计,便于内部互感线圈的装配,且互感线圈包括铁芯,且铁芯外部包裹绝缘护壳,两组独立的绕组均为漆包线,均匀缠绕在绝缘护壳外部,且绕组的两端分别穿过过线口与对应的管脚针接通。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外壳内部固定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两组U形针分隔在绝缘外壳内不同区域;
[0011]绝缘外壳内设置有供隔板安装的插接槽,隔板插入后能够固定,通过隔板的结构设计,将两组U形针分割,避免两者之间短路或者拉弧。
[0012]还提供一种漏电保护和过电保护一体式互感器,还包括次级绝缘外壳,所述次级绝缘外壳和绝缘外壳同轴布置,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卡接的限位卡槽和限位卡扣,所述次级绝缘外壳内固定布置有次级电流互感线圈,其中一组U形针单臂贯穿次级电流互感线圈;
[0013]通过插接式设计,将过电保护传感器和漏电保护传感器结合。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抗干扰漏电保护互感器通过在互感线圈外部增加磁性材质的屏蔽壳,能够屏蔽高频干扰信号、工频干扰信号及外磁场干扰等多种干扰信号,且通过互感线圈内的双绕组设计,一组用于输入激励电流,一组用于测量漏电流,通过激励电流和测量漏电流信号的对比能有效计算出干扰信号的大小强度,并通过后期算法计算来消除干扰信号对计量和漏电检测数据的影响,有效提升了漏电流保护器的抗干扰能力,减少误动作几率,适应更多复杂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内部元件结构爆炸图;
[0018]图4为本技术过电流保护传感器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过电流保护传感器内部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漏电保护和过电保护一体式互感器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漏电保护和过电保护一体式互感器内部示意图。
[0022]图中:1、绝缘外壳;101、限位卡槽;2、屏蔽壳;201、上盖;202、下盖;203、过线口;3、U形针;301、火线针;302、零线针;4、隔板;5、管脚针;6、次级绝缘外壳;601、限位卡扣;7、电流互感线圈;8、次级电流互感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干扰漏电保护互感器,包括绝缘外壳1、U形针3和电流互感线圈7,绝缘外壳1内部固定布置有电流互感线圈7和两组平行布置的U形针3,U形针3单臂贯穿电流互感线圈7的内圈;
[0025]电流互感线圈7包括两组分别用于测量激励电流和漏电流的独立绕组,且电流互感线圈7外部包裹有磁性材质的屏蔽壳2,屏蔽壳2内外两侧均设置有绝缘涂层。
[0026]其中屏蔽壳2采用80Ni

5Mo

Fe材料制作,此材料具备较大的磁导率、极低的矫顽力,能抗高频与低频信号,同时能屏蔽外界恒定直流磁场。
[0027]绝缘外壳1内部固定嵌入若干组管脚针5,管脚针5分别与对应绕组的两端电性连接;
[0028]通过管脚针5将绕组内电流导出,供监测部件进行检测和监控。
[0029]参阅图3,屏蔽壳2为环形结构,且包括可分离的上盖201和下盖202,上盖201侧边设置有供绕组端部穿出的过线口203;
[0030]通过上盖201和下盖202的可分离式设计,便于内部互感线圈的装配,且互感线圈包括铁芯,且铁芯外部包裹绝缘护壳,两组独立的绕组均为漆包线,均匀缠绕在绝缘护壳外部,且绕组的两端分别穿过过线口203与对应的管脚针5接通。
[0031]参阅图2,绝缘外壳1内部固定设置有隔板4,隔板4将两组U形针3分隔在绝缘外壳1内不同区域;
[0032]绝缘外壳1内设置有供隔板4安装的插接槽,隔板4插入后能够固定,通过隔板4的结构设计,将两组U形针3分割,避免两者之间短路或者拉弧。
[0033]参阅图4

图7,还提供一种漏电保护和过电保护一体式互感器,还包括次级绝缘外壳6,次级绝缘外壳6和绝缘外壳1同轴布置,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卡接的限位卡槽101和限位卡扣601,次级绝缘外壳6内固定布置有次级电流互感线圈8,其中一组U形针3单臂贯穿次级电流互感线圈8;
[0034]通过插接式设计,将过电保护传感器和漏电保护传感器结合。
[0035]在使用时:
[0036]将电流互感线圈7放入屏蔽壳2中,将电流互感线圈7的输出接头从屏蔽壳2的过线口203中穿出,将屏蔽壳2的下盖202盖到上盖201的环形开口处,压装牢固平整,确保两者接触紧密,从而形成闭合的屏蔽空间,将内部装有电流互感线圈7且盖好下盖202的屏蔽壳2整体放入绝缘外壳1中,将电流互感线圈7的输出接头焊接到绝缘外壳1上面的管脚针5上,然后灌封环氧树脂固定各部位结构牢固且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干扰漏电保护互感器,包括绝缘外壳(1)、U形针(3)和电流互感线圈(7),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1)内部固定布置有电流互感线圈(7)和两组平行布置的U形针(3),所述U形针(3)单臂贯穿电流互感线圈(7)的内圈;所述电流互感线圈(7)包括两组分别用于测量激励电流和漏电流的独立绕组,且电流互感线圈(7)外部包裹有磁性材质的屏蔽壳(2),所述屏蔽壳(2)内外两侧均设置有绝缘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漏电保护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1)内部固定嵌入若干组管脚针(5),所述管脚针(5)分别与对应绕组的两端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漏电保护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壳(2)为环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金柱张荣玲李桂丹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霍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