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集液效率的电子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4812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集液效率的电子烟,该高集液效率的电子烟包括电池外管、吸嘴装置、雾化装置、电池装置以及硅胶座。电池外管的一端侧面设置有第一进气孔,吸嘴装置与电池外管的一端连接,雾化装置设置在电池外管内,电池装置设置在电池外管的另一端,硅胶座设置在电池装置与吸嘴装置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进气孔来连通电池外管的内外空间,并与吸嘴装置错位设置。硅胶座上设置有集液槽,集液槽位于硅胶座靠近第一进气孔的一侧。雾化后的油烟分散在吸嘴装置与硅胶座之间,便于将液化后的冷凝液收集到集液槽内。同时,第一进气孔位于电池外管的侧边,且位于集液槽的上方,避免堵塞孔道,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集液效率的电子烟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烟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集液效率的电子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一次性雾化设备的是直接从USB底部进气,雾化后的油烟存储在通气管的位置,而且,硅胶座与通气管之间的空间较小,冷凝后的冷凝液随意存储在硅胶座上,导致冷凝液容易堵住气道,影响使用寿命。
[0003]故需要提供一种高集液效率的电子烟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涉及一种高集液效率的电子烟,该高集液效率的电子烟通过在电池外管的一端侧面设置第一进气孔来连通电池外管的内外空间,与吸嘴装置错位设置。硅胶座上设置有集液槽,集液槽位于硅胶座靠近第一进气孔的一侧。雾化后的油烟分散在吸嘴装置与硅胶座之间,便于将液化后的冷凝液收集到集液槽内。同时,第一进气孔位于电池外管的侧边,且位于集液槽的上方,避免堵塞孔道,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冷凝液容易堵住气道导致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内容为:一种高集液效率的电子烟,其包括:
[0006]电池外管,所述电池外管的一端侧面设置有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用于连通所述电池外管的内外空间;
[0007]吸嘴装置,与所述电池外管的一端连接,用于吸取原液雾化后的烟雾;
[0008]雾化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池外管内,用于液体的雾化;
[0009]电池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池外管的另一端,用于对所述雾化装置进行供电;以及,
[0010]硅胶座,设置在所述电池装置与所述吸嘴装置之间;所述第一进气孔位于所述硅胶座与所述吸嘴装置之间,所述硅胶座上设置有固定孔与集液槽,所述集液槽位于所述硅胶座靠近所述第一进气孔的一侧,所述集液槽用于收集冷凝液,所述固定孔位于所述硅胶座的另一侧,用于固定咪头。
[0011]本技术所述的高集液效率的电子烟中,所述吸嘴装置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用于吸取雾化后的油烟。所述集液槽包括第一槽段与第二槽段,所述第一槽段的内部与所述通气管的端部正对设置,所述第一槽段与所述第二槽段连通设置,所述第一槽段位于所述第二槽段与所述固定孔之间,结构紧凑,节约空间。所述第二槽段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槽段的深度,提高集液量。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槽段的槽底与所述第一槽段的槽底之间连接的所述第二槽段的侧壁设置为坡面结构,所述第二槽段的侧壁靠近第二槽段的槽底的一端距离所述通气管的轴线距离最远,便于将第一槽段内的冷凝液引导到所述第二槽段内,防止堵塞管道。
[0013]进一步的,所述硅胶座还包括多个导流块,多个所述导流块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二槽段的四个侧壁上,相邻两个所述导流块之间设置有间隙,提高集液空间。所述导流块靠近
所述第二槽段的槽底一端的厚度大于所述导流块另一端的厚度,提高冷凝液的导流效果。
[0014]进一步的,所述吸嘴装置包括吸嘴、通气管与封装壳。所述吸嘴的一端设置有出烟孔与出气孔,所述吸嘴的另一端与所述封装壳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出烟孔固定连接。所述电池外管的一端套设在所述封装壳的外周,所述封装壳远离所述吸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与所述通气管连通设置。所述封装壳的两侧设置有进气通道与咪头通气槽,所述进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气孔连通,所述进气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气孔连通设置。将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通气管错开设置,防止冷凝液堵塞孔道。所述咪头通气槽的一端与所述咪头连接,所述咪头通气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孔连通设置。
[0015]进一步的,所述封装壳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硅胶座卡设在所述安装槽内,提高组装效率。所述安装槽与所述集液槽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冷凝腔,所述冷凝腔与所述集液槽连通设置,提供更多的存储烟雾的空间,使得雾化后的冷凝液能进入到所述集液槽内。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进气孔设置在所述冷凝腔的侧壁上,且位于所述冷凝腔远离所述集液槽的一端,便于气体将所述冷凝腔内存储的烟雾带入到所述通气管中,提高原液的使用效率。所述第二进气孔与所述冷凝腔连通设置,防止冷凝液堵塞孔道。
[0017]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咪头通气槽连通设置,所述固定孔的另一端的外侧壁凸出设置且卡设在所述定位孔中,提高安装效率。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气孔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池外管的端部的两侧,提高进气效率。
[0019]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外管的内壁与所述封装壳的外壁之间围合成的区域形成所述进气通道,工艺简单,节约空间。
[0020]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高集液效率的电子烟,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涉及一种高集液效率的电子烟,该高集液效率的电子烟通过在电池外管的一端侧面设置第一进气孔来连通电池外管的内外空间,与吸嘴装置错位设置。硅胶座上设置有集液槽,集液槽位于硅胶座靠近第一进气孔的一侧。雾化后的油烟分散在吸嘴装置与硅胶座之间,便于将液化后的冷凝液收集到集液槽内。同时,第一进气孔位于电池外管的侧边,且位于集液槽的上方,避免堵塞孔道,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冷凝液容易堵住气道导致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的高集液效率的电子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高集液效率的电子烟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高集液效率的电子烟的吸嘴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高集液效率的电子烟的封装壳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高集液效率的电子烟的封装壳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的高集液效率的电子烟的硅胶座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技术的高集液效率的电子烟的硅胶座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29]图中:10.高集液效率的电子烟,20.电池外管,21.第一进气孔,30.吸嘴装置,31.吸嘴,311.卡槽,312.出烟孔,313.出气孔,32.封装壳,321.卡扣,322.第二进气孔,323.进气通道,324.咪头通气槽,325.安装槽,326.冷凝腔,327.避位孔,328.定位孔,329.支撑块,33.通气管,40.硅胶座,41.凸起环,42.固定孔,43.集液槽,431.第一槽段,432.第二槽段,433.导流块,44.电极孔,51.陶瓷发热芯,52.油杯,53.发热丝,54.咪头,60.电池装置,70.底盖,71.USB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集液效率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外管,所述电池外管的一端侧面设置有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用于连通所述电池外管的内外空间;吸嘴装置,与所述电池外管的一端连接,用于吸取原液雾化后的烟雾;雾化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池外管内,用于液体的雾化;电池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池外管的另一端,用于对所述雾化装置进行供电;以及,硅胶座,设置在所述电池装置与所述吸嘴装置之间;所述第一进气孔位于所述硅胶座与所述吸嘴装置之间,所述硅胶座上设置有固定孔与集液槽,所述集液槽位于所述硅胶座靠近所述第一进气孔的一侧,所述集液槽用于收集冷凝液,所述固定孔位于所述硅胶座的另一侧,用于固定咪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集液效率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装置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用于吸取雾化后的油烟;所述集液槽包括第一槽段与第二槽段,所述第一槽段的内部与所述通气管的端部正对设置,所述第一槽段与所述第二槽段连通设置,所述第一槽段位于所述第二槽段与所述固定孔之间;所述第二槽段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槽段的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集液效率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段的槽底与所述第一槽段的槽底之间连接的所述第二槽段的侧壁设置为坡面结构,所述第二槽段的侧壁靠近第二槽段的槽底的一端距离所述通气管的轴线距离最远。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集液效率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座还包括多个导流块,多个所述导流块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二槽段的四个侧壁上,相邻两个所述导流块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导流块靠近所述第二槽段的槽底一端的厚度大于所述导流块另一端的厚度。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常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品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