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雾气导通结构、雾化机构及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2040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7
本申请提供一种油雾气导通结构、雾化机构及雾化器。上述的油雾气导通结构包括卧式陶瓷、发热件和支架。卧式陶瓷上设置有至少一雾化件,雾化件沿卧式陶瓷的厚度方向顺序设置有油槽、过油区及热源安装位。发热件安装在热源安装位上,以使热源安装位上产生气溶胶。支架内具有雾化腔,热源安装位容纳在雾化腔内,支架还设置有至少一进气区,每一进气区邻近一雾化件设置,进气区开设有进气道,进气道的出气位的气流用于直接冲刷热源安装位上的气溶胶。上述的油雾气导通结构在单位进气量相同情况下气溶胶在气路流通顺畅程度以及被气流带出程度较高,进而能减少冷凝液和能确保气溶胶的吸出浓度,从而能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从而能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从而能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雾气导通结构、雾化机构及雾化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雾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油雾气导通结构、雾化机构及雾化器。

技术介绍

[0002]雾化器为通过电子加热雾化液形成气溶胶供使用者吸入的产品,对于使用者对气溶胶的吸入浓度要求较高,或使用者对气溶胶的吸入浓度具有较高要求以满足口感需求时,则要求雾化器在单位时间内更多地雾化雾化液以产生较多的气溶胶,而由于雾化器的气路的不通畅或气路的走向不能较好地将雾化液雾化后形成的气溶胶带出时,即使使得雾化器达到在单位时间内更多地雾化雾化液以产生较多的气溶胶的要求,不仅造成了使用者的需求依旧得不到满足,降低了使用者的体验感,且还造成了不能及时被带出的气溶胶的增加而造成雾化器的气路的堵塞概率增加,进一步降低了使用者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在单位进气量相同情况下气溶胶在气路流通顺畅程度以及被气流带出程度较高,进而能减少冷凝液和能确保气溶胶的吸出浓度,从而能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的油雾气导通结构、雾化机构及雾化器。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油雾气导通结构,包括:
[0006]卧式陶瓷,所述卧式陶瓷上设置有至少一雾化件,所述雾化件沿卧式陶瓷的厚度方向顺序设置有油槽、过油区及热源安装位;
[0007]发热件,所述发热件安装在所述热源安装位上,以使所述热源安装位上产生气溶胶;以及
[0008]支架,所述支架内具有雾化腔,所述热源安装位容纳在雾化腔内,所述支架还设置有至少一进气区,每一所述进气区邻近一所述雾化件设置,所述进气区开设有进气道,所述进气道的出气位的气流用于直接冲刷所述热源安装位上的气溶胶。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卧式陶瓷的中部区域开设有主吸气道,至少一个所述雾化件围绕所述主吸气道设置,且所述主吸气道与所述雾化腔连通。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件为两个,两个所述雾化件以所述主吸气道呈轴对称设置。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区为两个,两个所述进气区位于所述雾化腔的边缘位置处,且两个所述进气区以所述主吸气道呈轴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进气区一一对应两个所述雾化件的所述热源安装位设置。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区开设一个所述进气道,所述进气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吸气道的延伸方向平行或垂直。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腔顺序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气溶胶冲刷区、气
溶胶汇集区及第二气溶胶冲刷区,其一所述热源安装位及对应的一所述进气道的所述出气位容置于在所述第一气溶胶冲刷区,另一所述热源安装位及对应的一所述进气道的所述出气位容置于在所述第二气溶胶冲刷区,所述主吸气道直接与所述气溶胶汇集区连通。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道的所述出气位位于所述雾化腔的侧壁,以使所述进气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吸气道方向垂直。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道的所述出气位位于所述雾化腔的底部,以使所述进气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吸气道方向平行。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道具有L字型结构,以使所述进气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吸气道方向平行或垂直。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道的所述出气位位于所述雾化腔的内壁上,且所述出气位与所述雾化腔的底部具有一定距离。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道的所述出气位位于所述雾化腔的底部上,所述支架设有穿线孔及电极安装位,所述穿线孔、所述进气道及所述电极安装位沿着所述卧式陶瓷的中部向端部的方向顺序设置。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件包括至少一个导电热阻部及至少一个导电体,所述导电热阻部与所述导电体电连接,所述导电热阻部安装在所述热源安装位上,所述导电体避开所述热源安装位设置。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件具有两个导电热阻部和一个所述导电体,两个所述导电热阻部通过所述导电体电连接形成串联电路;
[0021]所述雾化件为两个,两个所述导电热阻部一一对应安装在两个所述热源安装位上,且所述导电体设置在所述卧式陶瓷上。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源安装位开设有促油导通槽,且所述促油导通槽在所述雾化件沿卧式陶瓷厚度方向上与所述油槽对齐设置。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槽的深度为0.5mm

1.2mm。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促油导通槽的深度为0.2mm

0.5mm。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促油导通槽与所述油槽的距离为0.8mm

1.1mm。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热阻部为螺旋结构,其螺旋中心位于所述促油导通槽上。
[0027]一种雾化机构,包括油杯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油雾气导通结构,所述油杯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油杯的出油位与所述油槽连通。
[00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杯的底座开设有进气孔,所述支架上用于开设所述进气道的区域设置为软胶部,所述软胶部的部分嵌置在所述进气孔内。
[0029]一种雾化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雾化机构,还包括电源模组,所述电源模组与所述雾化机构连接,用于为所述发热件供电。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31]本专利技术的油雾气导通结构,雾化件沿卧式陶瓷的厚度方向顺序设置有油槽、过油区及热源安装位,由于油槽的设置,使得雾化液较快速且较集中地从过油区渗透至热源安装位,而发热件安装在热源安装位上,以使热源安装位上产生气溶胶,并且支架还设置有至少一进气区,每一进气区邻近一雾化件设置,进气区开设有进气道,进气道的出气位的气流
用于直接冲刷热源安装位上的气溶胶,即进气区的进气道与雾化件相邻设置以使得进气道的出气位的气流直接冲刷热源安装位处的气溶胶,也就是说,进气道的出气位的气流能无气流死角且直面地冲刷热源安装位,进而使得热源安装位上产生气溶胶能被进气道的出气位的气流充分带出,减轻了气溶胶需要通过涡流混入进气道的出气位的气流而使得气溶胶的带出顺畅性较差且单位进气量相同情况下气溶胶被气流带出程度较低的问题,即实现了在单位进气量相同情况下气溶胶在气路流通顺畅程度以及被气流带出程度较高,进而减少了冷凝液和确保了气溶胶的吸出浓度,从而提高了使用者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油雾气导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图1所示油雾气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雾气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陶瓷,所述卧式陶瓷上设置有至少一雾化件,所述雾化件沿卧式陶瓷的厚度方向顺序设置有油槽、过油区及热源安装位;发热件,所述发热件安装在所述热源安装位上,以使所述热源安装位上产生气溶胶;以及支架,所述支架内具有雾化腔,所述热源安装位容纳在雾化腔内,所述支架还设置有至少一进气区,每一所述进气区邻近一所述雾化件设置,所述进气区开设有进气道,所述进气道的出气位的气流用于直接冲刷所述热源安装位上的气溶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雾气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陶瓷的中部区域开设有主吸气道,至少一个所述雾化件围绕所述主吸气道设置,且所述主吸气道与所述雾化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雾气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件为两个,两个所述雾化件以所述主吸气道呈轴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雾气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区为两个,两个所述进气区位于所述雾化腔的边缘位置处,且两个所述进气区以所述主吸气道呈轴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进气区一一对应两个所述雾化件的所述热源安装位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雾气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区开设一个所述进气道,所述进气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吸气道的延伸方向平行或垂直。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雾气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腔顺序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气溶胶冲刷区、气溶胶汇集区及第二气溶胶冲刷区,其一所述热源安装位及对应的一所述进气道的所述出气位容置于在所述第一气溶胶冲刷区,另一所述热源安装位及对应的一所述进气道的所述出气位容置于在所述第二气溶胶冲刷区,所述主吸气道直接与所述气溶胶汇集区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雾气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的所述出气位位于所述雾化腔的侧壁,以使所述进气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吸气道方向垂直;或,所述进气道的所述出气位位于所述雾化腔的底部,以使所述进气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吸气道方向平行;或,所述进气道具有L字型结构,以使所述进气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吸气道方向平行或垂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雾气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的所述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成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艾溹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