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产生气雾的红外加热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1703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产生气雾的红外加热装置及系统,该装置包括装置外壳,装置外壳的容纳腔内设有红外加热组件,红外加热组件包括顶部敞口、底部封闭的红外加热筒,红外加热筒的内部空腔形成用于插入气雾生成组合件的加热腔,红外加热筒为双层筒结构,内外两层筒壁之间的空间形成真空夹层,红外加热筒的内层筒壁外表面涂覆有一层红外发热涂层,红外发热涂层的两端分别连接导电电极,两个导电电极从红外加热筒的外层筒壁伸出来并分别连接至电源的正负极,通电后的红外发热涂层产生红外线对加热腔内的气雾生成组合件进行周向加热。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提高了隔热性能,简便了清洁操作,提升了红外加热效率。提升了红外加热效率。提升了红外加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产生气雾的红外加热装置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红外加热的抽烟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用于产生气雾的红外加热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加热不燃烧装置中,大多数电阻式加热元件多为针式或片式插入气雾生成组合件中进行加热,抽吸结束后容易造成释烟材料的泄露且存在加热不充分的问题。为了优化释烟材料泄露和提升加热均匀通透性,专利CN2021109014160提出了一种高效红外周向加热元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红外加热,可以实现气雾生成组合件的周向加热同时应用红外线的穿透性可以更好的进行能量传递。但是,其红外加热装置采用两端贯通的管状结构,烟气冷凝后形成的液滴容易通过管壁流下集聚到装置外壳的容纳腔底部,清洁不方便,且装置外壳表面温度过高,吸烟者的使用体验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产生气雾的红外加热装置及系统,以提高该加热装置的隔热性能,简便清洁操作,提升红外加热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用于产生气雾的红外加热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上开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红外加热组件,所述红外加热组件包括顶部敞口、底部封闭的红外加热筒,红外加热筒的内部空腔形成用于插入气雾生成组合件的加热腔,红外加热筒为由内外两层筒壁形成的双层筒结构,内外两层筒壁之间的空间形成真空夹层,红外加热筒的内层筒壁外表面涂覆有一层红外发热涂层,红外发热涂层的两端分别连接导电电极,两个导电电极从红外加热筒的外层筒壁伸出来并分别连接至电源的正负极,通电后的红外发热涂层产生红外线对加热腔内的气雾生成组合件进行周向加热。
[0006]作为上述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红外加热筒的加热腔内侧壁沿周向设有多个凹进的条形凹槽,各个条形凹槽的延伸方向与红外加热筒的轴线方向相平行,条形凹槽内部空间形成供气雾流出的第一气流通道。
[0007]作为上述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红外加热筒的加热腔内侧壁沿周向设有多个凸出的条形凸棱,各个条形凸棱的延伸方向与红外加热筒的轴线方向相平行,相邻条形凸棱之间的间隙形成供气雾流出的第二气流通道。
[0008]作为上述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红外加热筒的加热腔底壁面上设有多个向上凸出的支撑凸台,多个支撑凸台顶面用于支撑气雾生成组合件,各个支撑凸台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或第二气流通道错开布置。
[0009]作为上述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红外加热筒为玻璃筒。
[0010]作为上述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电源设置在装置外壳中。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用于产生气雾的系统,包括加热装置和气雾生成组合件,所述加
热装置为如上所述的红外加热装置,所述气雾生成组合件置于所述红外加热装置的加热腔中。
[0012]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产生气雾的红外加热装置及系统,其红外加热组件采用双层筒状结构,内外两层筒壁之间的真空夹层能有效隔热,防止热量向外逸出,既提高了红外加热效率,又防止了装置外壳温度过高,提高了吸烟者的使用体验;同时,红外加热组件的红外加热筒底部封闭,烟气冷凝后的液滴直接汇聚在红外加热筒内,不会积聚到装置外壳的容纳腔中,方便清洁。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的剖面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红外加热装置与气雾生成组合件配合的剖面图。
[0016]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气流通道的第一种设置形式的俯视图。
[0017]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气流通道的第二种设置形式的俯视图。
[0018]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红外加热筒的立体图。
[0019]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红外加热筒的俯视图。
[0020]图中标号:1装置外壳,2红外加热组件,3红外加热筒,4加热腔,5真空夹层,6红外发热涂层,7导电电极,8电源,9条形凹槽,10条形凸棱,11第二气流通道,12支撑凸台,13气雾生成组合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2]参见图1至图6,本实施例公开了用于产生气雾的红外加热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装置外壳1上开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红外加热组件2,红外加热组件2包括顶部敞口、底部封闭的红外加热筒3,红外加热筒3为玻璃筒。红外加热筒3的内部空腔形成用于插入气雾生成组合件13的加热腔4,红外加热筒3为由内外两层筒壁形成的双层筒结构,内外两层筒壁之间的空间形成真空夹层5,真空夹层5起隔热保温的作用。红外加热筒3的内层筒壁外表面涂覆有一层红外发热涂层6,红外发热涂层6的两端分别连接导电电极7,两个导电电极7从红外加热筒3的外层筒壁封口处伸出来并分别连接至电源8的正负极,电源8设置在装置外壳1中。通电后的红外发热涂层6产生红外线对加热腔4内的气雾生成组合件13进行周向加热。
[0023]其中,红外加热筒3的加热腔4内侧壁上沿周向设有若干气流通道,以便气雾的流通,气流通道的设置方式可采用如下两种方式中的其中一种:
[0024]第一种设置方式为:
[0025]红外加热筒3的加热腔4内侧壁沿周向设有多个凹进的条形凹槽9,本实施例中沿周向均布有四个条形凹槽9,条形凹槽9的横截面形状为弧形。各个条形凹槽9的延伸方向与红外加热筒3的轴线方向相平行,条形凹槽9内部空间形成供气雾流出的第一气流通道。
[0026]第二种设置方式为:
[0027]红外加热筒3的加热腔4内侧壁沿周向设有多个凸出的条形凸棱10,本实施例中沿周向均布有四个条形凸棱10,条形凸棱10的横截面形状为弧形。各个条形凸棱10的延伸方向与红外加热筒3的轴线方向相平行,相邻条形凸棱10之间的间隙形成供气雾流出的第二气流通道11。
[0028]上述两种设置方式,其气流通道的整体横截面面积有所不同,因此空气对流效果有差异,具体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种方式使用。
[0029]红外加热筒3的加热腔4底壁面上设有多个向上凸出的支撑凸台12,多个支撑凸台12顶面用于支撑气雾生成组合件13,各个支撑凸台12与第一气流通道或第二气流通道11错开布置。设置多个支撑凸台12将气雾生成组合件13底部抬高,使得气雾生成组合件13底面与加热腔4底壁面之间留有间隙,便于气流交换。
[0030]本实施例还提供了用于产生气雾的系统,包括加热装置和气雾生成组合件13,该加热装置采用上述的红外加热装置,气雾生成组合件13置于红外加热装置的加热腔4中,通电后的红外发热涂层6产生红外线对加热腔4内的气雾生成组合件13进行周向加热。
[0031]气雾生成组合件13是可雾化为气溶胶主体成分的物质。通过红外加热线加热气雾生成组合件13释放可供吸食的气溶胶混合物。
[0032]本实施例对红外加热装置进行优化,提高了红外加热装置的隔热性能,提升了红外加热效率,简便了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产生气雾的红外加热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上开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红外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加热组件包括顶部敞口、底部封闭的红外加热筒,红外加热筒的内部空腔形成用于插入气雾生成组合件的加热腔,红外加热筒为由内外两层筒壁形成的双层筒结构,内外两层筒壁之间的空间形成真空夹层,红外加热筒的内层筒壁外表面涂覆有一层红外发热涂层,红外发热涂层的两端分别连接导电电极,两个导电电极从红外加热筒的外层筒壁伸出来并分别连接至电源的正负极,通电后的红外发热涂层产生红外线对加热腔内的气雾生成组合件进行周向加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产生气雾的红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加热筒的加热腔内侧壁沿周向设有多个凹进的条形凹槽,各个条形凹槽的延伸方向与红外加热筒的轴线方向相平行,条形凹槽内部空间形成供气雾流出的第一气流通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产生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劲李延岩周顺田忠张晓宇王孝峰丁乃红李菁菁曹芸管明婧田慧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