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零部件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零部件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零部件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零部件是机械的一部分,包括圆柱形有孔洞的零部件。
[0003]如申请号为CN202022131053.0的专利,一种新型的零件孔位置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待检测零件上的待检测孔,包括:工作台、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检具本体和夹持装置以及检测设备,所述夹持装置用于夹持待检测零件,所述检具本体与待检测零件之间留出用于检测设备检测的距离,所述检具本体对应所述待检测孔的位置设置有销套,所述检测设备包括手柄以及设置在手柄两端的孔径检测单元,本技术可以对待检测零件中的待检测孔进行孔径测量和孔位置度测量;但是申请人发现这个检测装置检测圆柱形的零部件只能够检测其孔洞表面的孔径,若孔洞内侧的孔径较孔洞表面的孔径小,这时检测孔洞的孔径是不精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零部件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以解决孔洞内孔径是否一致及对孔径测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零部件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1) ,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1)上设置有放置板(26),所述放置板(26)上用于放置零部件,所述放置板(26)一侧设置有运输升降组件和检测组件,所述运输升降组件用于将所述放置板(26)上的零部件运输到所述检测组件内进行检测,所述运输升降组件包括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下端面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4),所述支撑板(14)下方通过至少一个多节伸缩套(23)设置有连接板(22),所述多节伸缩套(23)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4)一侧,所述连接板(22)下连接有夹持件(15),所述夹持件(15)包括驱动件和两个夹持板(16),所述驱动件用于控制两个所述夹持板(16)相向移动对零部件进行夹持,两个所述夹持板(16)相反设置的一侧均设置有台阶板(45),所述台阶板(45)包括多个长短不一的竖板(46),多个长短不一所述竖板(46)的上端齐平,多个长短不一所述竖板(46)从靠近所述夹持板(16)到远离所述夹持板(16)的方向呈降序排列,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板(27),所述检测板(27)外侧设置有敞开设置的检测筒(29),所述检测筒(29)内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相向设置的测量件,所述测量件包括与所述检测筒(29)内侧壁连接的第一转动轴(35),所述第一转动轴(35)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摆动件(34),所述第一摆动件(34)另一端设置有外滚轮(33),所述检测筒(29)内侧壁上开设有弧形槽(36),所述第一摆动件(34)连接与所述弧形槽(36)滑动连接的弧形齿条(37),所述弧形槽(36)下侧设置有与所述弧形齿条(37)啮合传动连接的外齿轮(38),所述弧形槽(36)内设置有多个测量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4)和多个所述测量压力传感器均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检测板(27)上中央位置设置有阶梯圆柱形检测件(30),所述阶梯圆柱形检测件(30)包括多个直径大小不一的测量杆(32),多个所述测量杆(32)从高到低呈现阶梯升序排列,多个所述测量杆(32)共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零部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4)外侧连接有限制环(2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零部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筒(29)上设置有圆台形入料斗,所述入料斗两侧均开设有输送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零部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升降组件包括与所述检测台(1)连接的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上设置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通过驱动转轴(4)连接有驱动丝杠(5),所述驱动丝杠(5)上设置有驱动滚珠(6),所述驱动滚珠(6)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板(2)固定设置的套筒(10),所述套筒(10)上开设有连通穿孔,所述连通穿孔包括竖条形限制穿孔(8)和弧形限制穿孔(9),所述竖条形限制穿孔(8)上端左侧连通所述弧形限制穿孔(9),所述套筒(10)外侧套设有限制套(7),所述限制套(7)与所述驱动滚珠(6)之间通过连接条(11)连接,所述连接条(11)穿过所述连通穿孔设置,所述限制套(7)通过连接架连接所述支撑板(1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零部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穿孔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义,朱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晟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