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产物(+)-毛地黄毒苷配基的人工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378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天然产物的人工合成技术领域,具体为天然产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然产物(+)

毛地黄毒苷配基的人工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然产物的人工合成
,具体为天然产物(+)

毛地黄毒苷配基的合成方法。
技术背景
[0002](+)

毛地黄毒苷配基(英文名:Digitoxigenin)是从夹竹桃中提取出的一种心甾内酯类化合物。(+)

毛地黄毒苷配基具有抗癌、强心等生物活性,(+)

毛地黄毒苷配基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强心苷类药物,已被临床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其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亦引起了广泛关注。有报道称(+)

毛地黄毒苷配基及其糖苷强烈抑制HT

1080细胞系(IC
50
值,54

1600nM)的增殖(J.Nat.Prod.2003,66,1427

1433.),并对口腔人类表皮样癌(KB)、人类乳腺癌细胞(BC)和人类小细胞肺癌(NCI

H187)表现出强的细胞毒活性(Phytochemistry 2004,65,507

510.)。
[0003][0004]强心苷类天然产物的重要生理活性引起了合成化学家广泛的兴趣。1996年,Stork等人以29步不对称全合成成功合成(+)

毛地黄毒苷配基总收率0.3%(J.Am.Chem.Soc.1996,118,10660

10661.)。Nakada等人在2007年以最长线性步骤24步反应合成(+)

毛地黄毒苷配基,总收率14%(Tetrahedron Lett,2007,48,1541

1544.)。此外还有其他化学家对该类化合物进行了合成研究(Nat.Prod.Rep.2017,34,361.),但是总体收率都不高,合成成本高居不下。
[000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天然产物(+)

毛地黄毒苷配基的低成本人工合成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的天然产物(+)

毛地黄毒苷配基的半合成方法。本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实用,原料易得,产率较好,便于大规模合成等优点。本专利技术合成路线简短,反应条件简单高效,后处理简单,总收率超过20%,为天然产物(+)

毛地黄毒苷配基的有效合成工艺路线。
[0007]本专利技术以价格低廉,简单易得的雄烯二酮为原料,采用钯炭加氢可以在C

5位构建手性氢原子;利用大位阻还原剂三异丁基硼氢化钾选择性还原C

3位羰基并构建手性中心;C

14的手性中心通过烯丙位氧化可以得到;在C

17位通过stille偶联反应进行碳

碳键的构建引入最后的结构,通过钯炭加氢确定C

17的手性;通过简单、易操作的7步反应,总收率
20.4%,实现天然产物(+)

毛地黄毒苷配基的合成;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介绍如下:
[0008]一种天然产物(+)

毛地黄毒苷配基的低成本人工合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09]A)4

雄烯

3,17

二酮在加氢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加氢还原反应,得到5β

雄甾烷

3,17

二酮;
[0010]B)5β

雄甾

3,17

二酮和还原试剂低温下发生还原反应,得到5β

雄甾





17

酮;
[0011]C)5β

雄甾





17

酮和有机硅试剂在碱的作用下发生反应,原位生成烯醇硅醚类化合物,然后在钯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脱氢反应,得到5β

雄甾

15







17

酮;所得氧化产物5β

雄甾

15







17

酮简单处理即可和二氧化硒在溶剂中发生烯丙位的氧化反应,得到5β

雄甾

15



3β,14β

二醇

17

酮;
[0012]D)5β

雄甾

15



3β,14β

二醇

17

酮在加氢催化剂催化下发生加氢还原反应,得到5β

雄甾

3β,14β

二醇

17

酮;
[0013]E)5β

雄甾

3β,14β

二醇

17

酮溶于乙醇中加入水合肼和碱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简单处理后所得到的固体溶于四氢呋喃中,加入碱和碘单质发生反应,得到5β

雄甾

17



15



3β,14β

二醇;
[0014]F)将5β

雄甾

17



15



3β,14β

二醇、钯催化剂、4

三丁基甲锡烷基

5H

呋喃
‑2‑
酮、氯化亚铜和氯化锂加入反应瓶中在氮气氛围中加热反应,得到一种天然产物16

Anhydrogitoxigenin;
[0015]G)将天然产物16

Anhydrogitoxigenin和氯硅烷试剂在碱的作用下发生反应对羟基进行保护,无需分离,直接将所得物质在加氢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加氢还原反应,完全后在酸性条件下处理,得到天然产物(+)

毛地黄毒苷配基。
[0016]优选的,步骤A)中加氢催化剂为钯/碳、钯/三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产物(+)

毛地黄毒苷配基的人工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A)4

雄烯

3,17

二酮在加氢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加氢还原反应,得到5β

雄甾烷

3,17

二酮;B)5β

雄甾

3,17

二酮和还原试剂在低温下发生还原反应,得到5β

雄甾





17

酮;C)5β

雄甾





17

酮和有机硅试剂在碱的作用下发生反应,原位生成烯醇硅醚类化合物,然后在钯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氧化脱氢反应,得到5β

雄甾

15







17

酮;所得氧化产物5β

雄甾

15







17

酮与二氧化硒在溶剂中发生烯丙位的氧化反应,得到5β

雄甾

15



3β,14β

二醇

17

酮;D)5β

雄甾

15



3β,14β

二醇

17

酮在加氢催化剂催化下发生加氢还原反应,得到5β

雄甾

3β,14β

二醇

17

酮;E)5β

雄甾

3β,14β

二醇

17

酮和水合肼溶于乙醇中,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固体产物;将固体产物溶于四氢呋喃中,加入碱和碘单质发生反应,得到5β

雄甾

17



15



3β,14β

二醇;F)将5β

雄甾

17



15



3β,14β

二醇、钯催化剂、4

三丁基甲锡烷基

5H

呋喃
‑2‑
酮、氯化亚铜和氯化锂在氮气氛围中加热反应,得到一种天然产物16

Anhydrogitoxigenin;G)将天然产物16

Anhydrogitoxigenin和氯硅烷试剂在碱的作用下发生反应对羟基进行保护,无需分离,直接将所得物质在加氢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加氢还原反应,得到天然产物(+)

毛地黄毒苷配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加氢催化剂为钯/碳、钯/三氧化二铝、钯/碳酸钙、钯/硫酸钡、氢氧化钯/碳或雷尼镍;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腈、乙酸乙酯、乙酸甲酯、甲醇、乙醇、四氢呋喃、吡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4

雄烯

3,17

二酮和加氢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25

0.1),反应温度为0~50℃,反应时间为24~48小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还原试剂为硼氢化钠、硼氢化钾、三异丁基硼氢化钠、三异丁基硼氢化锂、三异丁基硼氢化钾、氢化铝锂或二异丁基氢化铝;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腈、乙酸乙酯、乙酸甲酯、甲醇、乙醇、四氢呋喃、吡啶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雄甾

3,17

二酮和还原试剂的摩尔比为1:(0.5~1.5),反应温度为

78℃

25℃,反应时间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磊乔凯凯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