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热双调节智能玻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351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光热双调节智能玻璃的制备方法:将萘并吡喃类化合物NP加入四氢呋喃中溶解,加入酸酐,加热回流搅拌充分反应,获得化合物N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热双调节智能玻璃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玻璃制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热双调节智能玻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智能材料就是指具有感知环境(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刺激,对之进行分析、处理、判断,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适度响应的智能特征的材料。智能材料是继天然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和人工设计材料之后的第四代材料,是现代高新材料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将支撑未来高新技术的发展,逐步消除传统意义上的功能材料与结构材料的界限,实现结构功能化和功能多样化。
[0003]在建筑业方面,建筑材料智能化也逐渐深入人心。其中,玻璃门窗导致的建筑能源消耗量是相当大的,特别是在涉及到太阳光时就透过率和吸收性方面的问题,更是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目前所述的智能玻璃主要以变色玻璃为主,已经研究的变色玻璃主要有热致变色玻璃、电致变色玻璃、光致变色玻璃以及气致变色玻璃。
[0004]就单一的热致变色玻璃而言,一般的热致变色玻璃的变色临界温度较高,在特别热的天气下才会变色隔热,这是因为水凝胶类的热变材料在变色后会变得不透明,影响透光率,如果将变色温度设置的较低,则会经常影响使用者的观感。所以这就导致热致变色玻璃在较热的天气下并无用武之地;就电致变色玻璃而言,其需要通电才能达到变色隔热的效果,这本身就违背了绿色节能的初衷;就单一的光致变色玻璃而言,在天气较热的情况下表现良好,但在天气特别热的情况下隔热效果会到达极限,从而导致隔热效果不佳;气致变色玻璃中的变色器件虽然系统结构简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制备成本相对较高,不易大规模生产。
[0005]总之,单一调节方法的局限性较大,易导致所制作的智能玻璃会有诸如隔热效果不佳、违背节能原则、透光率不好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热双调节智能玻璃的制备方法。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热双调节智能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第一步,将萘并吡喃类化合物NP加入四氢呋喃中溶解,加入酸酐,加热回流搅拌充分反应,获得化合物NP

COOH;
[0010]所述萘并吡喃类化合物NP、酸酐的摩尔比为1:(0.5~5);优选为1:2;
[0011]所述萘并吡喃类化合物NP的结构如下所示:
[0012][0013]其中,R1、R2、R3、R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C10烷基、C1~C10烷氧基。
[0014]所述酸酐选自丁二酸酐、马来酸酐、戊二酸酐、己二酸酐、1

环戊烯

1,2

二羧酸酐、四氢苯酐、邻苯二甲酸酐、2,3

吡啶二羧酸酐、吡啶

3,4

二羧酸酐、靛红酸酐、1,8

萘二甲酸酐、2,3

萘二甲酸酐中的至少一种;
[0015]第二步,将纤维素、第一步制备的化合物NP

COOH、DMAP加入四氢呋喃中充分溶解,然后在冰浴下向体系中滴加DCC的四氢呋喃溶液,滴加完毕后搅拌反应,然后转室温继续搅拌反应,获得化合物NP

cellulose;
[0016]所述纤维素选自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0017]第三步,将第二步制备的化合物NP

cellulose与纯水加热搅拌混合,然后转室温搅拌反应,离心,获得功能水凝胶;第二步制备的NP

cellulose的质量与纯水的质量比为1:(30

65);
[0018]第四步,用胶条在玻璃的四边贴好,使两块玻璃之间形成空腔,并留有缺口,将功能水凝胶从缺口处填充注入两块玻璃之间,再取胶条将缺口密封得到光热双调节智能玻璃。
[0019]所述第一步中萘并吡喃类化合物NP的摩尔量和四氢呋喃的体积比为1mmol:(5

20mL)。
[0020]优选的,所述第一步中,萘并吡喃类化合物NP,R1、R2、R3、R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

CH3、

C2H5、

CH2CH2CH3、

CH(CH3)2、

CH2CH2CH2CH3、

OCH3、

OC2H5、

OCH2CH2CH3、

OCH(CH3)2、

O CH2CH2CH2CH3。
[0021]所述第一步中,萘并吡喃类化合物NP的结构选自以下结构的一种:
[0022][0023][0024]所述化合物NP

COOH的结构如下所示:
[0025][0026]其中,R1、R2、R3、R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C10烷基、C1~C10烷氧基。
[0027]R选自

(CH2)n



CH=CH


[0028][0029]n为1~6的整数。
[0030]优选的,所述第一步中化合物NP

COOH,R1、R2、R3、R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

CH3、

C2H5、

CH2CH2CH3、

CH(CH3)2、

CH2CH2CH2CH3、

OCH3、

OC2H5、

OCH2CH2CH3、

OCH(CH3)2、

O CH2CH2CH2CH3。
[0031]R选自

CH2‑


CH=CH



CH2CH2‑


CH2CH2CH2‑


CH2CH2CH2CH2‑

[0032][0033]所述第一步中,加热回流搅拌充分反应的温度为40

80℃,时间为1~12h。
[0034]所述第一步中,化合物NP

COOH选自以下结构:
[0035][0036][0037]所述第二步中,第一步制备的化合物NP

COOH与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0.1

2)。
[0038]所述第二步中,第一步制备的化合物NP

COOH与DMAP的摩尔比为1:(0.8

2),优选为1:1.2。
[0039]所述第二步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热双调节智能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萘并吡喃类化合物NP加入四氢呋喃中溶解,加入酸酐,加热回流搅拌充分反应,获得化合物NP

COOH;所述萘并吡喃类化合物NP、酸酐的摩尔比为1:(0.5~5);所述萘并吡喃类化合物NP的结构如下所示:其中,R1、R2、R3、R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C10烷基、C1~C10烷氧基;所述酸酐选自丁二酸酐、马来酸酐、戊二酸酐、己二酸酐、1

环戊烯

1,2

二羧酸酐、四氢苯酐、邻苯二甲酸酐、2,3

吡啶二羧酸酐、吡啶

3,4

二羧酸酐、靛红酸酐、1,8

萘二甲酸酐、2,3

萘二甲酸酐中的至少一种;第二步,将纤维素、第一步制备的化合物NP

COOH、DMAP加入四氢呋喃中充分溶解,然后在冰浴下向体系中滴加DCC的四氢呋喃溶液,滴加完毕后搅拌反应,然后转室温继续搅拌反应,获得化合物NP

cellulose;所述纤维素选自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第三步,将第二步制备的化合物NP

cellulose与纯水加热搅拌混合,然后转室温搅拌反应,离心,获得功能水凝胶;第二步制备的NP

cellulose的质量与纯水的质量比为1:(30

65);第四步,用胶条在玻璃的四边贴好,使两块玻璃之间形成空腔,并留有缺口,将功能水凝胶从缺口处填充注入两块玻璃之间,再取胶条将缺口密封得到光热双调节智能玻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双调节智能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萘并吡喃类化合物NP,R1、R2、R3、R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

CH3、

C2H5、

CH2CH2CH3、

CH(CH3)2、

CH2CH2CH2CH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壮伟甘家安王卓宋熊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甘田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