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1,2,3-三氯丙烷的菌株及其分离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6347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生物修复1,2,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解1,2,3

三氯丙烷的菌株及其分离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修复1,2,3

三氯丙烷污染
,尤其涉及一种可降解1,2,3

三氯丙烷的菌株及其分离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1,2,3

三氯丙烷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化工产品和化工原料。截止2013年,全世界1,2,3

三氯丙烷的生产量为5
×
104吨/年,由于意外泄漏和不当处置,1,2,3

三氯丙烷在土壤及地下水中广泛存在。由于1,2,3

三氯丙烷对人体的毒性显著高于其他氯化物,即使低水平的1,2,3

三氯丙烷暴露也可能构成重大的人类健康风险。
[0003]我国目前对1,2,3

三氯丙烷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资料显示我国仅作为环氧氯丙烷副产物产出的1,2,3

三氯丙烷就约达到1.14
×
104吨/年,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2.29%,其大量工业生产与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必然导致环境污染。由于1,2,3

三氯丙烷的低吸附系数和强稳定性,一旦释放便可在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远距离迁移,导致大范围、持久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给周边生态环境及居民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
[0004]微生物修复因具有绿色、经济、无二次污染、适用于大面积污染修复等优势,是治理1,2,3

三氯丙烷污染的理想手段,在厌氧和有氧条件下均可以观察到1,2,3

三氯丙烷的生物降解,但在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降解却极为缓慢,并且主要是共代谢引起的降解。目前仅有几株菌株可以在绝对厌氧条件下利用1,2,3

三氯丙烷作为电子受体将之转化为不稳定的氯丙烯,进而发生生物水解生成丙烯醇,但生物还原脱氯仅适用于低浓度1,2,3

三氯丙烷(<1mg/L)污染地下水的治理,且需要较长的适应期才能启动生物降解,而目前还没有以1,2,3

三氯丙烷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代谢的好氧微生物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解1,2,3

三氯丙烷的菌株,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降解1,2,3

三氯丙烷的菌株,所述菌株命名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SDTCP

22

7,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21年11月17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927,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0007]优选地,所述菌株的16S rDNA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菌株的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取新鲜的地下水加入到富集培养基中,所述的富集培养基为含10mg/L 1,2,3

三氯丙烷的LB液体培养基,放入摇床中暗培养,24h后吸取培养液再次接种到含10mg/L 1,2,3

三氯丙烷的LB液体培养基中,其他条件不变,培养24h,重复以上操作步骤,直至样品有明显的菌落堆积,呈浑浊不透明状态;
[0010]富集结束后,取已富集的培养液进行梯度稀释,取稀释后的菌液,采用平板涂布法进行分离,分离培养基为含10mg/L 1,2,3

三氯丙烷的LB固体培养基,挑选菌落形态外观不同的单菌落含10mg/L 1,2,3

三氯丙烷的LB固体培养基上划线进一步分离纯化后,挑取单菌落接种至斜面,编号保存;
[0011]将分离出的耐受菌种分别接种于含50mg/L和100mg/L 1,2,3

三氯丙烷的无机盐培养基,避光振荡培养24h,每2h测定一次菌体细胞密度,测定7天,分析耐受菌株对1,2,3

三氯丙烷的降解活性,即可获得所述菌株。
[0012]优选地,所述LB液体培养基是将10g NaCl、10g胰蛋白胨和5g酵母提取物加入蒸馏水中,定容至1L,调节pH至7.2~7.4;
[0013]所述LB固体培养基是在LB液体培养基的基础上再添加20g琼脂粉,于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后即可。
[00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解1,2,3

三氯丙烷的菌剂,含有上述菌株。
[0015]优选地,所述菌剂将上述菌株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常规活化培养,后收集培养液即得。
[0016]优选地,所述菌剂可耐受浓度为50mg/L、100mg/L、200mg/L和500mg/L的1,2,3

三氯丙烷。
[00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菌株在降解1,2,3

三氯丙烷上的应用。
[00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菌剂在降解1,2,3

三氯丙烷上的应用。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降解1,2,3

三氯丙烷的菌株,能够以1,2,3

三氯丙烷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代谢,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利用50mg/L和100mg/L 1,2,3

三氯丙烷进行生长代谢,为去除地下水中的1,2,3

三氯丙烷提供了有效的生物降解途径;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丰富了1,2,3

三氯丙烷降解菌的资源库,为治理1,2,3

三氯丙烷污染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的生物修复方案,在降解1,2,3

三氯丙烷或制备1,2,3

三氯丙烷降解菌剂用于生态修复1,2,3

三氯丙烷污染方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降解1,2,3

三氯丙烷的菌株的扫描电镜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降解1,2,3

三氯丙烷的菌株的系统发育树;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菌株SDTCP

22

7在含50mg/L和100mg/L1,2,3

三氯丙烷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菌株SDTCP

22

7在(a)无机盐培养基和(b)LB培养基中对不同浓度1,2,3

三氯丙烷的耐受情况分析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1,2,3

三氯丙烷的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命名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SDTCP

22

7,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21年11月17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9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1,2,3

三氯丙烷的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的16s rDNA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菌株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取新鲜的地下水加入到富集培养基中,所述的富集培养基为含10mg/L 1,2,3

三氯丙烷的LB液体培养基,放入摇床中暗培养,24h后吸取培养液再次接种到含10mg/L 1,2,3

三氯丙烷的LB液体培养基中,其他条件不变,培养24h,重复以上操作步骤,直至样品有明显的菌落堆积,呈浑浊不透明状态;富集结束后,取已富集的培养液进行梯度稀释,取稀释后的菌液,采用平板涂布法进行分离,分离培养基为含10mg/L 1,2,3

三氯丙烷的LB固体培养基,挑选菌落形态外观不同的单菌落含10mg/L 1,2,3

三氯丙烷的LB固体培养基上划线进一步分离纯化后,挑取单菌落接种至斜面,编号保存;将分离出的耐受菌种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小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