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体阻水高抗拉高耐寒光纤监测动力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342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体阻水高抗拉高耐寒光纤监测动力电缆,包括三个相互抵靠堆放的电源线芯,电源线芯包括光纤单元和铜导体,光纤单元用于通过温度测量判断电缆运行情况并及时反馈至监测装置,铜导体的线芯绞合过程中使用阻水绳填充,若干个铜导体环绕光纤单元整体绞合并形成多层结构,且每层铜导体外整体绕包有阻水带,最外层阻水带外设置有绝缘层,三个电源线芯外整体绕包有改性PP绕包带并采用填充体充盈空隙,改性PP绕包带外设置有护套。上述导体阻水高抗拉高耐寒光纤监测动力电缆提高了电缆功能性,提高了线芯的阻水性能,增强了电缆结构性和物理性能,满足了严苛环境中的使用要求,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体阻水高抗拉高耐寒光纤监测动力电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线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导体阻水高抗拉高耐寒光纤监测动力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电线电缆是电力输送或信息传递的载体,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用电设施中,使用环境或场合不同,要求各异,尤其是一些环境恶劣的场合,比如水下低温工况,对电缆产品提出了特定的性能要求。
[0003]目前常用电缆的护套材料柔软性差、断裂伸长率小、抗开裂、抗拉、扭转性能差,且阻水、耐油、耐酸、防腐蚀、耐寒性能也达不到要求,故障率高且难以第一时间察觉线路故障,无法满足动力传输要求,导致电缆使用寿命短,更换频繁,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体阻水高抗拉高耐寒光纤监测动力电缆,为电缆增加监测功能,同时保证阻水性能,增强抗拉耐寒能力。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导体阻水高抗拉高耐寒光纤监测动力电缆,其包括三个相互抵靠堆放的电源线芯,电源线芯包括光纤单元和铜导体,光纤单元用于通过温度测量判断电缆运行情况并及时反馈至监测装置,铜导体的线芯绞合过程中使用阻水绳填充,若干个铜导体环绕光纤单元整体绞合并形成多层结构,且每层铜导体外整体绕包有阻水带,最外层阻水带外设置有绝缘层,三个电源线芯外整体绕包有改性PP绕包带并采用填充体充盈空隙,改性PP绕包带外设置有护套。
[0007]特别地,光纤单元包括中心光缆,且中心光缆外采用铜管铠装保护。
>[0008]特别地,中心光缆采用单芯多模光缆,其拉断力不低于500N。
[0009]特别地,光纤单元外设置有四层由铜导体组成的导体圈,第一层导体圈有6个铜导体围成,绞合节距控制在20~26mm;第二层导体圈有12个铜导体围成,绞合节距控制在35~50mm;第三层导体圈有18个铜导体围成,绞合节距控制在55~70mm;第四层导体圈有24个铜导体围成,绞合节距控制在80~90mm。
[0010]特别地,绝缘层使用辐照交联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绝缘料,交联后断裂伸长率不低于400%。
[0011]特别地,填充体包括填充条和PP料条,填充条与绝缘层的材质一致,填充条与PP料条混杂排布于空隙中。
[0012]特别地,护套采用TPV材质,TPV基本配方包括PP和EPDM两种材料,并添加1.5%质量分数的DCP材料和10%质量分数的超细滑石粉。
[0013]特别地,三个电源线芯的中心缝隙中穿设有加强钢芯,加强钢芯外绕包有PP带。
[0014]综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所述导体阻水高抗拉高耐寒光纤监测动力电缆在导
体内部增加了为电缆提供监测功能的光纤单元,提高了电缆功能性,并在绞合过程中增加阻水绳、阻水带等,提高了线芯的阻水性能,另外通过增加中间钢芯、优化护套材质等方式,增强了电缆结构性和物理性能,满足了严苛环境中的使用要求,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体阻水高抗拉高耐寒光纤监测动力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1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0]如图1所示,本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导体阻水高抗拉高耐寒光纤监测动力电缆,其包括三个相互抵靠堆放的电源线芯1,此处的电源线芯1规格为3
×
120mm2,电压等级为1kV交流,其中,电源线芯1包括光纤单元11和铜导体12。
[0021]光纤单元11用于通过温度测量判断电缆运行情况并及时反馈至监测装置,其包括中心光缆,此处的中心光缆采用50/125单芯多模光缆,其拉断力不低于500N,中心光缆外采用铜管13铠装保护,铜管13表面光滑,无肉眼所见缺陷。
[0022]铜导体12的线芯此处采用60股
×
64根
×
0.2线径结构,每股线芯绞合过程中使用阻水绳14填充,若干个铜导体12环绕光纤单元11整体绞合并形成多层结构,每层铜导体12外整体绕包有阻水带15,充分保证阻水效果。
[0023]作为一种优化结构,光纤单元11外设置有四层由铜导体12组成的导体圈,第一层导体圈有6个铜导体12围成,绞合节距控制在20~26mm;第二层导体圈有12个铜导体12围成,绞合节距控制在35~50mm;第三层导体圈有18个铜导体12围成,绞合节距控制在55~70mm;第四层导体圈有24个铜导体12围成,绞合节距控制在80~90mm。
[0024]最外层阻水带15应具备高吸水性,且其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层16,为实现更好的机械强度,绝缘层16优选使用辐照交联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绝缘料,交联后断裂伸长率可达
到400%,极大增强其拉伸性能,耐低温性能可达到

40℃,同时满足3000小时老化不开裂,耐电压不击穿。
[0025]三个电源线芯1的中心缝隙中穿设有加强钢芯2,加强钢芯2外绕包有PP带,增加电缆抗拉性能。
[0026]三个电源线芯1外整体绕包有改性PP绕包带3并采用填充体4充盈空隙,此处的填充体4优选包括填充条41和PP料条42,填充条41与绝缘层16的材质一致,避免电缆在移动拖拉的过程中造成线芯损伤,且填充条41与PP料条42混杂排布于空隙中。进一步地,填充条41采用两根2.06和三根1.9尺寸填充条料成卷而成,确保电缆圆整度。
[0027]改性PP绕包带3外设置有护套5,此处的护套5优选采用TPV材质,TPV基本配方包括PP和EPDM两种材料,并添加约1.5%质量分数的DCP材料和10%质量分数的超细滑石粉,其中DCP与超细滑石粉可改善产品性能,达到较高力学性能,提高材料表面硬度、耐温度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体阻水高抗拉高耐寒光纤监测动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相互抵靠堆放的电源线芯,所述电源线芯包括光纤单元和铜导体,所述光纤单元用于通过温度测量判断电缆运行情况并及时反馈至监测装置,所述铜导体的线芯绞合过程中使用阻水绳填充,若干个所述铜导体环绕所述光纤单元整体绞合并形成多层结构,且每层铜导体外整体绕包有阻水带,最外层阻水带外设置有绝缘层,三个电源线芯外整体绕包有改性PP绕包带并采用填充体充盈空隙,所述改性PP绕包带外设置有护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体阻水高抗拉高耐寒光纤监测动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单元包括中心光缆,且中心光缆外采用铜管铠装保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体阻水高抗拉高耐寒光纤监测动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光缆采用单芯多模光缆,其拉断力不低于500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体阻水高抗拉高耐寒光纤监测动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单元外设置有四层由铜导体组成的导体圈,第一层导体圈有6个铜导体围成,绞合节距控制在20~26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健田崇军徐静李林森刘倩倩禹建政
申请(专利权)人: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