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指数粘滞阻尼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减震(振)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桥梁结构工程中的低指数粘滞阻尼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粘滞阻尼器的常用结构有两种,一是剪切型:通过内部叶片或钢板与内部介质之间的剪切作用产生阻尼效果,达到耗能的目的;二是射流型,活塞上开有阻尼小孔或留有间隙,活塞杆在结构变形作用下推动活塞与缸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活塞的往复运动带动内部介质的流动,分子产生相对运动不可恢复,分子之间产生内摩擦力,进而转换成热能;另外内部流体与固态缸体表面的摩擦力转换成热能,这样将地震能转化为分子热能,进而产生阻尼效果,达到耗能的目的。
[0003]剪切型阻尼器,内部无压力增加,且高速下阻尼介质稀化,因此通常阻尼力较小,很难满足桥梁减震的需求;射流型阻尼器,两侧腔体可以产生压力差,可以提供较大的阻尼力,因此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领域,但是由于孔或间隙的存在,目前行业普遍认同速度指数在0.3~2.0,而如果需要获得速度指数更小(<0.3)的阻尼出力形式,则只能采用压力感应阀型结构,而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指数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缸筒(5)和活塞杆(3),所述缸筒(5)两端设有端盖(4),所述活塞杆(3)两端从端盖(4)伸出,所述活塞杆(3)中部固定有活塞(6),活塞(6)位于缸筒(5)中将其分成第一腔室(12)和第二腔室(13),所述活塞(6)上设有连通第一腔室(12)与第二腔室(13)的阻尼通道(9),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通道(9)包括多个间隙流道(11),多个间隙流道(11)之间不连通,每个间隙流道(11)两端分别连通第一腔室(12)与第二腔室(13),间隙流道(11)的两侧中至少一侧不贯穿活塞(6)侧壁,间隙流道(11)的两侧之间不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指数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流道(11)的宽度a为0.3mm~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指数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流道(11)两侧之间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田保,吴成亮,刘科峰,胡文军,杨光武,邹敏勇,闫蕾蕾,王东绪,汪威,刘奇顺,郑亚鹏,李林,彭栋,程子涵,单秋伟,翟宇奇,陈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