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古建筑屋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268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古建筑屋顶结构,包括椽子,椽子的两侧连接有望砖,椽子的顶部框内插设有压框,压框与椽子的顶部框之间压紧有下瓦片且望砖上面支撑下瓦片,上瓦片的底部中心位置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内螺接有插杆。逐个将插杆顶部贯穿开口后螺纹锁紧在连接管内,再将插杆带有螺柱的一端分别贯穿椽子和连固板,并将螺柱贯穿连接框,并通过螺母锁紧螺柱,上瓦片被下拉,从而向下紧压压框和第二软条,上瓦片下压压框,压槽紧密压入边凸,通过插销贯穿连接柱以及插入插槽内,可辅助螺母稳固限位环下拉位置,该种屋顶结构,能够有效稳固上瓦片、下瓦片以及望砖的位置,避免大风将三者掀落。落。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古建筑屋顶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仿古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仿古建筑屋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仿古建筑除了墙面采用仿古纹饰外,其屋顶也通常采用青瓦来铺装,在铺装过程中,采用钢制椽子座放在建筑顶排,并通过覆盖混凝土嵌固,椽子之间通过拼接方式安装望砖,望砖上铺设下瓦片,而椽子上铺设上瓦片,通过上瓦片两侧压覆下瓦片,确保下瓦片稳定,并且下瓦片底部还会设置一个卡接结构与椽子边侧设有的卡槽进行插接,在上瓦片压覆在使得卡接处稳定性更好,从而确保下瓦片不会因大风天气被掀落,存在的不足之处是:采用上瓦片压覆,并通过卡接机构卡接,虽然在一定程度的确保下瓦片不会因风力上翻,但是受上瓦片影响较大,当上瓦片被大风掀开后,并下瓦片会受到风力影响,使得卡接处卡接脱离,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有效确保上瓦片和下瓦片在大风天气不会掀起的仿古建筑屋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古建筑屋顶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仿古建筑屋顶结构,包括椽子,所述椽子的两侧连接有望砖,所述椽子的顶部框内插设有压框,所述压框与椽子的顶部框之间压紧有下瓦片且望砖上面支撑下瓦片,所述压框的顶部设置有上瓦片,所述上瓦片的底部中心位置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内螺接有插杆,所述插杆上设置有限位环且限位环压紧压框的内底,所述插杆穿出压框和椽子并连接有连接柱,所述椽子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柱的一端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穿出连接框并通过螺母锁紧。
[0005]优选的,所述椽子内两侧设置有连固条,所述连固条之间连接有连固板,所述插杆贯穿连固板。
[0006]优选的,所述椽子的两侧设置有边环,所述望砖的两折弯插入边环内,所述下瓦片的底部设置有插条,所述望砖的顶部设有条槽且插条插入条槽内。
[0007]优选的,所述下瓦片的两侧设置有边凸,所述压框的两侧折弯处设有压槽且压槽压入边凸。
[0008]优选的,所述椽子的顶部框内两侧插入第一软条,所述椽子的顶部框内壁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抵压凸,所述所述椽子的顶部框底部两侧设置有第二抵压凸,所述第一抵压凸和第二抵压凸压入第一软条。
[0009]优选的,所述压框内设置有第二软条,所述第二软条内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套入连接管、插杆和限位环,所述压框的内底两侧设置顶凸且顶凸压入第二软条。
[0010]优选的,所述椽子的底部两侧连接有边板,一侧的所述边板内穿插有插销,另一侧的所述边板内设有插槽且插槽内设置有磁吸片,所述插销贯穿连接柱并插入插槽内。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专利技术中,在椽子的顶部框内两侧装入第一软条,再将压框放入椽子的顶部框内,然后逐个将上瓦片底部连接的连接管从第二软条内的开口穿入,逐个将插杆顶部贯穿开口后螺纹锁紧在连接管内,再将插杆带有螺柱的一端分别贯穿椽子和连固板,并将螺柱贯穿连接框,并通过螺母锁紧螺柱,上瓦片被下拉,从而向下紧压压框和第二软条,上瓦片下压压框,压槽紧密压入边凸,通过边凸与压槽的插入配合,限制下瓦片横向脱离压框与椽子的顶部框之间,通过条槽与插条的配合,可进一步限制下瓦片横向脱离压框与椽子的顶部框之间,最后再将插销贯穿右侧的边板和连接柱至插槽内,通过磁吸片对插销的吸附,限制插销横向脱出插槽,而通过插销贯穿连接柱以及插入插槽内,可辅助螺母稳固限位环下拉位置,该种屋顶结构,能够有效稳固上瓦片、下瓦片以及望砖的位置,避免大风将三者掀落;本专利技术中,当压框下压第一软条时,第一软条横向外扩,第一软条的外壁压紧椽子的顶部框内壁和压框的外壁,使得第一抵压凸和第二抵压凸压入第一软条内,阻挡雨水进入压框底部与椽子顶部间隙中,当上瓦片下压压框时,顶凸紧密压入第二软条,第二软条横向外扩而压紧压框的内壁以及上瓦片的下面,阻挡外部雨水将进入压框内,提高防水能力。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剖切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 椽子、2连固条、3连固板、4边环、5望砖、6压框、7压槽、8边凸、9插条、10第一软条、11第一抵压凸、12第二抵压凸、13第二软条、14顶凸、15连接管、16插杆、17限位环、18连接柱、19连接框、20螺柱、21螺母、22边板、23插销、24磁吸片、101下瓦片、102上瓦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5]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仿古建筑屋顶结构,包括椽子1,椽子1内左右两侧设置有连固条2,连固条2之间连接有连固板3,椽子1、连固条2和连固板3为一体件,并且椽子1、连固条2和连固板3长度相同,实际施工时,根据需要裁截不同长度的椽子1使用,连固条2和连固板3的设置,可增加椽子1抗弯曲能力,插杆16滑动贯穿连固板3上前后均匀设有的第二杆孔,前后相邻的第二杆孔之间的距离设置,满足安装上瓦片102时,若插杆16均插入第二杆孔后,前后相邻的上瓦片102端部贴合,椽子1的左右两侧前后均匀熔接有边环4,望砖5的两折弯滑动插入边环4内,前后相邻的边环4的前后距离满足,当望砖5的两折弯插入边环4内后,前后相邻的望砖5端部贴合,椽子1的顶部框内插设有压框6,压框6的前后长度与椽子1相同,压框6与椽子1的顶部框之间压紧有下瓦片101且望砖5上面支撑下瓦片101,下瓦片101的上部左右两侧设置有边凸8,下瓦片101与边凸8为一体件,并且下瓦片101与边凸8长度相同,压框6的左右两侧折弯处设有压槽7,在上瓦片102下压压框6的情况下,压槽7紧密压入边凸8,通过边凸8与压槽7的插入配合,限制下瓦片101横向脱离压框6与椽子1的顶部框之间,下瓦片101的底部中侧设置有插条9,下瓦片101与插条9为一体件,并且前后长度相同,望砖5的顶部中侧设有条槽且插条9滑动插入条槽内,通过条槽与插条9的配合,可进一
步限制下瓦片101横向脱离压框6与椽子1的顶部框之间,椽子1的顶部框内两侧插入第一软条10,第一软条10的前后长度与椽子1相同,第一软条10的材质为氯丁橡胶,椽子1的顶部框内壁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抵压凸11,椽子1与第一抵压凸11为一体件,第一抵压凸11的前后长度与椽子1相同,椽子1的顶部框底部两侧设置有第二抵压凸12,椽子1与第二抵压凸12为一体件,第二抵压凸12与椽子1前后长度相同,第一抵压凸11和第二抵压凸12压入第一软条10,当压框6下压第一软条10时,第一软条10横向外扩,第一软条10的外壁压紧椽子1的顶部框内壁和压框6的外壁,使得第一抵压凸11和第二抵压凸12压入第一软条10内,阻挡雨水进入压框6底部与椽子1顶部间隙中。
[0016]参阅图1、图2和图3,压框6内插入第二软条13,压框6与第二软条13的前后长度相同,第二软条13的材质为氯丁橡胶,第二软条13内设有开口,开口滑动套入连接管15、插杆16和限位环17,压框6的内底左右两侧设置顶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古建筑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椽子(1),所述椽子(1)的两侧连接有望砖(5),所述椽子(1)的顶部框内插设有压框(6),所述压框(6)与椽子(1)的顶部框之间压紧有下瓦片(101)且望砖(5)上面支撑下瓦片(101),所述压框(6)的顶部设置有上瓦片(102),所述上瓦;片(102)的底部中心位置连接有连接管(15)且连接管(15)内螺接有插杆(16),所述插杆(16)上设置有限位环(17)且限位环(17)压紧压框(6)的内底,所述插杆(16)穿出压框(6)和椽子(1)并连接有连接柱(18),所述椽子(1)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框(19),所述连接柱(18)的一端连接有螺柱(20),所述螺柱(20)穿出连接框(19)并通过螺母(21)锁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椽子(1)内两侧设置有连固条(2),所述连固条(2)之间连接有连固板(3),所述插杆(16)贯穿连固板(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椽子(1)的两侧设置有边环(4),所述望砖(5)的两折弯插入边环(4)内,所述下瓦片(101)的底部设置有插条(9),所述望砖(5)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东曹天航范小叶侯占标何义郭福建宋周梅江涛丁旺达付紫阳庄永李宏原王瑞吉焦生明曹志超朱立龙王深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