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制造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256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3
一种智能制造控制装置,包括稳压电源,还具有探测机构、控制电路和触发电路、变频电路;探测机构包括光电开关和输出电路,光电开关安装在电动输送线框架的首端一侧;稳压电源、触发电路和控制电路、输出电路、变频电路安装在电控箱内,并和电动输送机电性连。本新型工作,没有产品输入时、一定时间后控制机构得电工作,进而经触发电路、变频电路控制电动输送线的电机工作在较低频率下,达到节能目的,当有产品输送时恢复电动输送机全功率工作状态,保证了电动输送机能正常输送产品。当生产完毕,工作人员忘记关闭电动输送线总电源时,触发电路会控制电动输送线停止工作。本新型不但实现了智能化控制、节省了电能,也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便利。了便利。了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制造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控制设备
,特别是一种智能制造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输送机(包括辊筒式输送机和皮带式输送机等等不一而论)是一种使用非常普遍的输送工具,广泛用在物流、生产等领域。现有的电动输送机工作方式都是通过人为方式控制,其在输送产品中无法根据输送情况调节负荷,举例来说,当上游因各种原因一段时间内没有产品输送过来时,那么由于电动输送机一直处于满负荷状态,这样,就会存在大马拉小车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电能浪费。
[0003]虽然通过人为方式在没有产品输入时,可暂时关闭电动输送机的电源,但是当上下产品输送时间间隔不是很大时,频繁开关机不但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不便,且开关机次数过多,电机受到的电流冲击次数增加,由此会增加电机损坏的风险,还有就是,电机起动的瞬间电流较大、耗电较多,所以频繁开关机也达不到节电的目的。综上所述,提供一种可根据输送产品的情况自动调节负荷,达到智能化及节电目地的控制装置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的电动输送线由于结构所限,无法根据输送产品的情况调节符合,存在相对耗能的弊端,本技术提供了在相关机构及电路共同作用下,能自动检测电动输送机上的输送产品情况,当输送带上一段时间没有产品输送时,能将电动输送机的变频电机切换到低功率工况,当有产品输送时,能自动切换到高功率工况,且在相当长时间内没有产品输送时能自动实现关机,防止停止输送产品时工作人员忘记关机带来电能浪费的一种智能制造控制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智能制造控制装置,包括稳压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探测机构、控制电路和触发电路、变频电路;所述探测机构包括光电开关和输出电路,光电开关安装在电动输送线框架的首端一侧;所述稳压电源、触发电路和控制电路、输出电路、变频电路安装在电控箱内;所述触发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和变频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变频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和电动输送机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探测机构的电源输出端和触发电路及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信号端和变频电路的信号端电性连接,变频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和稳压电源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输出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电阻、时间继电器、继电器,并和光电开关之间连接,光电开关的正极电源输入端和时间继电器模块的正极电源输入端、继电器控制电源输入端连接,光电开关的电源输出端和时间继电器模块的正极触发信号输入端连接,光电开关的负极电源输入端和时间继电器模块的负极电源输入端及负极控制电源输入端、继电器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时间继电器的电源输出端和继电器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继电器、电阻,两只继电器负极电源输入
端连接,两只继电器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一只继电器控制电源输入端和第二只继电器控制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只继电器常闭触点端和电阻一端连接,第二只继电器常开触点端和电阻另一端连接。
[0009]进一步低,所述触发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电阻、电容、可控硅和继电器、直流电磁接触器,第一只电阻一端和可控硅阳极、继电器控制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一只电阻另一端和电容正极、第二只电阻一端连接,第二只电阻另一端和第三只电阻一端连接,第三只电阻另一端和第四只电阻一端、可控硅控制极连接,可控硅阴极和继电器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第四只电阻另一端和继电器、电磁接触器的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继电器常开触点端和电磁接触器的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变频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变频器、可调电阻,变频器的信号端口分别和可调电阻的一端、滑动触点端、可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0011]本技术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工作时,探测机构能实时探测经上一道工序(比如另一套电动输送线)输送的产品,有产品输入时一定时间内使控制机构不会得电工作,没有产品输入时、一定时间后控制机构得电工作,进而经触发电路、变频电路控制电动输送线的电机工作在较低频率下,达到节能目的,当有产品输送时恢复电动输送机全功率工作状态,保证了电动输送机能正常输送产品。本新型中,当生产完毕,工作人员忘记关闭电动输送线总电源时,触发电路会控制电动输送线停止工作。本新型不但实现了智能化控制、节省了电能,也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便利。基于上述,本新型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图1、2中所示,一种智能制造控制装置,包括稳压电源U1,还具有探测机构、控制电路1和触发电路2、变频电路3;所述探测机构包括光电开关U2和输出电路4,光电开关U2经螺杆螺母固定夹安装在电动输送线5框架的首端后侧、且光电开关U2的探测头朝向电动输送线5的输送带一侧,光电开关U2 的探测头和输送带51上端间隔一定距离(2厘米);所述稳压电源U1、触发电路2和控制电路1、输出电路4、变频电路3安装在电控箱6内电路板上。
[0016]图1、2中所示,稳压电源U1是型号220V/12V/500W的交流220V转直流12V开关电源模块成品。输出电路包括经电路板布线连接的时间继电器U3、继电器K2,并和光电开关U3之间经导线连接,光电开关U3的正极电源输入端1脚和时间继电器模块U3的正极电源输入端1脚、继电器K2控制电源输入端连接,光电开关U2的电源输出端3脚和时间继电器模块U3的正极触发信号输入端3脚连接,光电开关U2 的负极电源输入端2脚和时间继电器模块U3的负极电源输入端2脚及负极控制电源输入端4脚、继电器 K2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时间继电器U3的电源输出端9脚和继电器K2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控制电路包括经电路板布线连接的继电器K3及K4、电阻R2,两只继电器K3及K4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两只继电器K3及K4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一只继电器K3控制电源输入端和第二只继电器K4控制电源输入端连接,
第一只继电器K3常闭触点端和电阻R2一端连接,第二只继电器K4常开触点端和电阻R2另一端连接。变频电路包括经电路板布线连接的变频器U4、可调电阻RP、电源开关SA1、SA2,变频器U4 的信号端口10脚、2脚、5脚分别和可调电阻RP的一端、滑动触点端、另一端经导线连接,两只电源开关SA1、SA2一端分别和变频器U4的STF端口、STR端口分别连接,两只电源开关SA1、SA2另一端和变频器U4的SD端口连接。
[0017]图1、2中所示,触发电路包括经电路板布线连接的电阻R3、R4、R5、R6,电容C1,可控硅VS和继电器K5、直流电磁接触器DC,第一只电阻R3一端和可控硅VS阳极、继电器K5控制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一只电阻R3另一端和电容C1正极、第二只电阻R4一端连接,第二只电阻R4另一端和第三只电阻R5 一端连接,第三只电阻R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制造控制装置,包括稳压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探测机构、控制电路和触发电路、变频电路;所述探测机构包括光电开关和输出电路,光电开关安装在电动输送线框架的首端一侧;所述稳压电源、触发电路和控制电路、输出电路、变频电路安装在电控箱内;所述触发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和变频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变频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和电动输送机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探测机构的电源输出端和触发电路及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信号端和变频电路的信号端电性连接,变频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和稳压电源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出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电阻、时间继电器、继电器,并和光电开关之间连接,光电开关的正极电源输入端和时间继电器模块的正极电源输入端、继电器控制电源输入端连接,光电开关的电源输出端和时间继电器模块的正极触发信号输入端连接,光电开关的负极电源输入端和时间继电器模块的负极电源输入端及负极控制电源输入端、继电器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时间继电器的电源输出端和继电器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朱杰志张杨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言成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