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M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及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231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M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包括隔热外壳,所述隔热外壳内设有多个同轴的导热筒,所述导热筒包括同轴设置且两端开口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设有间隙,相邻导热筒之间设有间隙,每个所述导热筒的内筒与外筒之间的间隙形成干通道,相邻两个导热筒之间的间隙形成湿通道,所述隔热外壳内部位于所述干通道出口的一端设有分流区,所述外筒上位于所述湿通道所在的一侧设有水膜。能够使得不同层之间的逆流制冷通道在工作时吸热、制冷过程相互促进,增强了制冷效果,降温幅度大,以更加紧凑的管状机构实现M循环原理的制冷,从而单位体积下能获得更大制冷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空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M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及空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露点间接蒸发空调
,具体而言,为一种基于M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及空调。

技术介绍

[0002]现制冷空调市场主流的压缩式空调因压缩机压缩空气时会消耗大量能量,无论是否采用变频节能技术,性能系数COP均维持在3

4之间,节能效果均不能得到本质上提升。新兴的蒸发节能空调使用水蒸发与流入换热器的空气热交换达到降温目的,虽从本质上大幅提升了节能效果,COP为压缩式空调两倍以上,然而因结构设计不足导致降温幅度小,制冷工作效率低,单位面积制冷量低等问题,同样无法胜任制冷需求。
[0003]因此,基于蒸发制冷原理设计新型换热器结构,进行能耗低、降温幅度大、工作效率高以及单位面积制冷量高的空调开发,从而适应大范围制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M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及空调,使用结构更紧凑的管状结构,单位体积下能获得更大制冷量。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M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包括隔热外壳,所述隔热外壳内设有多个同轴的导热筒,所述导热筒包括同轴设置且两端开口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设有间隙,相邻导热筒之间设有间隙,每个所述导热筒的内筒与外筒之间的间隙形成干通道,相邻两个导热筒之间的间隙形成湿通道,所述隔热外壳内部位于所述干通道出口的一端设有分流区,所述外筒上位于所述湿通道所在的一侧设有水膜。
[0007]进一步,还包括用于使所有的所述导热筒之间保持相对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用于使所述导热筒保持同心的径向固定机构和用于防止所述导热筒之间沿轴向相对滑动的轴向固定机构。
[0008]进一步,所述径向固定机构包括沿所述隔热外壳的轴线方向设置在所述隔热外壳内的固定柱,所有的所述导热筒与所述固定柱同轴且位于所述固定柱外侧,所述固定柱上沿其径向设有固定块,所述导热筒上设有用于对所述固定块进行让位的第一让位缺口,所述导热筒的第一让位缺口处的外壁与所述固定块外壁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导热筒垂直于轴线方向的截面设为空心扇环结构,并在空心扇环结构的两端形成用于对所述固定块进行让位的第一让位缺口。
[0010]进一步,所述固定块与所述隔热外壳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轴向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导热筒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
[0012]进一步,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隔热外壳上。
[0013]进一步,所述水膜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隔热外壳外,所述隔热外壳上设有用于对所述水膜进行让位的第二让位缺口。
[0014]进一步,所述隔热外壳的两端分别设有风机。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本专利技术的基于M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通过在隔热外壳内设置多个同轴的导热筒,导热筒的内筒和外筒之间的间隙形成干通道,相邻导热筒之间的间隙形成湿通道,且能够使得不同层之间的逆流制冷通道在工作时吸热、制冷过程相互促进,增强了制冷效果,降温幅度大,以更加紧凑的管状机构实现M循环原理的制冷,从而单位体积下能获得更大制冷量。
[0018]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管壳式换热器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管壳式换热器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管壳式换热器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3]图4为图3中A

A剖视图;
[0024]图5为图4中B

B剖视图;
[0025]图6为导热筒示意图;
[0026]图7为隔热外壳示意图;
[0027]图8为M循环原理图;
[0028]图9为常规平板式逆流间接蒸发换热器干通道温度变化示意图;
[0029]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管式逆流露点间接蒸发水冷换热器干通道温度变化示意图;
[0030]图11为常规的平板式逆流露点间接蒸发换热结构的仿真降温幅度;
[0031]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管壳式换热器的仿真降温幅度。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
隔热外壳;2

导热筒;201

内筒;202

外筒;3

干通道;4

湿通道;5

水膜;6

固定柱;7

固定块;8

第一让位缺口;9

固定板;10

第二让位缺口;11

分流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35]实施例1

基于M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
[0036]如图1

图5中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M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本实施例的管壳式换热器包括隔热外壳1,隔热外壳1将换热器内低温环境与外界分隔以维持内部降温过程,隔热外壳1内设有3个同轴的导热筒2,本实施例中,导热筒2采用铝材料制成,导热筒2包
括同轴设置且两端开口的内筒201和外筒202,内筒201和外筒202之间设有间隙,相邻导热筒2之间设有间隙,每个导热筒2的内筒201与外筒202之间的间隙形成干通道3,相邻两个导热筒2之间的间隙形成湿通道4,本实施例中,隔热外壳1的左端与导热筒2左端之间的部分空间形成分流区11,外筒202上位于湿通道4所在的一侧设有水膜5,本实施例中,水膜5由天然纤维吸水后贴在导热筒2外表面形成,水膜5的一端延伸至隔热外壳1外,隔热外壳1上设有用于对水膜5进行让位的第二让位缺口10,水膜5经第二让位缺口10延伸至隔热外壳1外并与水源连接,便于不断对水膜5中补充水分。
[0037]如图2和图5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管壳式换热器还包括用于使所有的导热筒2之间保持相对固定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用于使导热筒2保持同心的径向固定机构和用于防止导热筒2之间沿轴向相对滑动的轴向固定机构。
[0038]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径向固定机构包括沿隔热外壳1的轴线方向设置在隔热外壳1内的固定柱6,所有的导热筒2与固定柱6同轴且位于固定柱6外侧,固定柱6上沿其径向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M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外壳(1),所述隔热外壳(1)内设有多个同轴的导热筒(2),所述导热筒(2)包括同轴设置且两端开口的内筒(201)和外筒(202),所述内筒(201)和外筒(202)之间设有间隙,相邻导热筒(2)之间设有间隙,每个所述导热筒(2)的内筒(201)与外筒(202)之间的间隙形成干通道(3),相邻两个导热筒(2)之间的间隙形成湿通道(4),所述隔热外壳(1)内位于所述干通道出口的一端设有分流区(11),所述外筒(202)上位于所述湿通道(4)所在的一侧设有水膜(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使所有的所述导热筒(2)之间保持相对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用于使所述导热筒(2)保持同心的径向固定机构和用于防止所述导热筒(2)之间沿轴向相对滑动的轴向固定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M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固定机构包括沿所述隔热外壳(1)的轴线方向设置在所述隔热外壳(1)内的固定柱(6),所有的所述导热筒(2)与所述固定柱(6)同轴且位于所述固定柱(6)外侧,所述固定柱(6)上沿其径向设有固定块(7),所述导热筒(2)上设有用于对所述固定块(7)进行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四宝易力力康玲高方锐吴凯尧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