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加热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818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余热利用效率低、结构复杂和安装检修不便、余热损失大、制造成本高和运营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加热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顶端具有上管板,上管板固定在壳体顶端;壳体下部内腔内设下管板,上管板与下管板之间设管束,管束一端贴合于上管板,管束另一端贴合于下管板,上管板和下管板与管束相互贯通;下管板另一侧设触媒框,触媒框可拆卸的连接于下管板并与管束贯通;触媒框底部设加热管束,管束和触媒框的外壁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壳程;壳体上部设于出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余热利用效率高、结构简单和安装检修方便、余热损失小、设备制造成本低和运营成本低。设备制造成本低和运营成本低。设备制造成本低和运营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加热式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加热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石油化工装置中,换热器的应用非常广泛。换热器可以将工艺介质加热或冷却到需要的温度,换热器在化工工艺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换热器的设计也影响着整个装置的能耗,合理的换热器设计,会大大降低蒸汽或冷却水的消耗,从而有效的降低工厂运行成本。
[0003]常见的管壳换热器分为固定管板换热器、U形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等等,传统的换热器可以解决化工工艺的换热器要求。为提高换热效率,降低能耗,有时候采用高效换热管的做法,这样可以提高传热系数,降低能耗。但目前的高效换热器管对化工工艺的适用性有局限性,且设备制造成本相对较高,设备供货商的选择也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自加热式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余热利用效率低、结构复杂和安装检修不方便、余热损失大、设备制造成本高和运营成本高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加热式换热器,其包括壳体;
[0007]上述壳体为筒状结构,上述壳体的顶端具有上管板,上述上管板密封的固定在上述壳体的顶端;
[0008]上述壳体的下部内腔内设有下管板,上述上管板与上述下管板之间设有管束,上述管束的一端密封的贴合于上述上管板的一侧,上述管束的另一端密封的贴合于上述下管板的一侧,上述上管板和上述下管板与上述管束相互贯通连接;
[0009]上述下管板的另一侧设有触媒框,上述触媒框可拆卸的密封连接于上述下管板并与上述管束相互贯通;
[0010]上述触媒框的底部设有加热管束,上述管束和上述触媒框的外壁与上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壳程;
[0011]上述壳体的上部设有出气口,上述出气口固定在上述壳体的外壁并与上述壳程相互贯通。
[0012]使用时,先开启加热管束,通过加热管束对触媒框加热,当触媒框达到一定温度后,关闭加热管束,此时,工艺气体从上管板进入管束,又通过管束进入下管板底部的触媒框,工艺气体在触媒框内反应后,工艺气体的温度升高,其次,反应过后的工艺气体从壳体的内壁四周向上流动并进入换热器的壳程,通过反应过后的工艺气体加热上述管束内未反应的工艺气体,当反应过后的工艺气体和未反应的工艺气体相互热量交换后,反应后的工艺气体从壳程上部的出气口流出。
[0013]本实施方案公开的一种自加热式换热器由于充分利用了反应后的工艺气体的余
热,以最短的距离进入壳程加热未反应的工艺气体,减少了热量损失和外部管线的设置,进而使得自加热式换热器具有余热利用效率高、结构简单和安装检修方便、余热损失小、设备制造成本低和运营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0014]可选地:上述下管板与上述触媒框之间设有下管箱,上述下管箱的一端密封的连接于上述下管板的另一侧,上述下管箱的另一端可拆卸的密封连接于上述触媒框。
[0015]如此设置,使得工艺气体通过管束进入触媒框时,扩大了工艺气体与上述触媒框反应的接触面积,同时,使得工艺气体均匀的与上述触媒框发生反应,这样反应后的工艺气体效果更好,也充分的利用了触媒框。
[0016]可选地:上述下管箱与上述管束和上述触媒框相互之间连通。
[0017]如此设置,以便于工艺气体的流通,使得工艺气体能够顺畅的进入上述触媒框,有利于提高工艺气体在反应后的升温效果。
[0018]可选地:上述上管板的另一侧设有上管箱,上述上管箱的顶端具有进气口,上述上管箱的底端可拆卸的密封连接于上述上管板的另一侧。
[0019]如此设置,使得换热器便于连接为反应的工艺气体的进入接口,同时,通过设置的进气口,能够使换热器适用于不同环境,只要连接进气口的接口与进气口相适配,那么换热器便能够用在不同的环境中。
[0020]可选地:上述上管板的外周面具有外部环形凸起,上述上管箱的底部外侧具有下部环形凸起,上述外部环形凸起与上述下部环形凸起相对称,上述外部环形凸起和上述下部环形凸起上具有若干同轴的螺栓孔,上述上管箱通过螺栓贯穿上述螺栓孔并可拆卸的连接在上述上管板上。
[0021]如此设置,便于对上述上管板和上述管束进行安装和维修。
[0022]可选地:上述上管箱与上述上管板的贴合处设有密封环,上述密封环的一侧贴合于上述上管箱的底端,上述密封环的另一侧贴合于上述上管板的另一侧。
[0023]如此设置,使得上述上管箱与上述上管板相互连接的更加密封,有效的避免了未反应的工艺气体进入上述上管箱后而发生泄漏,进而保证了换热器的密封性。
[0024]可选地:上述壳体的底端设有密封盖,上述密封盖可拆卸的连接于上述壳体。
[0025]如此设置,以便于上述壳体内部的上述触媒框、下管箱和下管板的安装与维修。
[0026]可选地:上述管束的外壁与上述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若干支撑件,若干上述支撑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上述壳体的内壁,若干上述支撑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上述管束的外壁。
[0027]如此设置,便于固定上述管束,通过若干上述支撑件限制了上述管束的位置,有效提高了上述管束的结构稳定。
[0028]可选地:上述下管板、下管箱和触媒框相互依次可拆卸的密封连接,并且,上述下管板的一侧与上述支撑件相互连接。
[0029]如此设置,便于上述下管板、下管箱和触媒框的安装与维修,同时也便于更换损坏的单元,有效的延长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0030]可选地:上述下管箱与上述下管板的贴合处设有第一密封件,上述下管箱与上述触媒框的贴合处设有第二密封件。
[0031]如此设置,有效的保证了工艺气体发生反应之前的密封性,确保了未反应的工艺
气体必须通过上述触媒框流出,同时避免了未反应的工艺气体流入上述壳程。
[0032]综合以上描述,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加热式换热器具有余热利用效率高、结构简单和安装检修方便、余热损失小、设备制造成本低和运营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自加热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中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图1局部扩大图A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3中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图1局部扩大图B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4中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图1局部扩大图C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标:1

壳体,2

上管板,3

下管板,4

管束,5

触媒框,6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加热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筒状结构,所述壳体的顶端具有上管板,所述上管板密封的固定在所述壳体的顶端;所述壳体的下部内腔内设有下管板,所述上管板与所述下管板之间设有管束,所述管束的一端密封的贴合于所述上管板的一侧,所述管束的另一端密封的贴合于所述下管板的一侧,所述上管板和所述下管板与所述管束相互贯通连接;所述下管板的另一侧设有触媒框,所述触媒框可拆卸的密封连接于所述下管板并与所述管束相互贯通;所述触媒框的底部设有加热管束,所述管束和所述触媒框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壳程;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外壁并与所述壳程相互贯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加热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板与所述触媒框之间设有下管箱,所述下管箱的一端密封的连接于所述下管板的另一侧,所述下管箱的另一端可拆卸的密封连接于所述触媒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加热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箱与所述管束和所述触媒框相互之间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加热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板的另一侧设有上管箱,所述上管箱的顶端具有进气口,所述上管箱的底端可拆卸的密封连接于所述上管板的另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加热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亓建伟宋尧袁耀广沈结游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