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鲜茯苓菌核采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1435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采摘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鲜茯苓菌核采挖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柱的底部中心处,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安装板的底部右端,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顶部中心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第二电机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带动螺纹套向下运动,螺纹套通过连接杆带动采挖刀对采挖的茯苓和泥土进行夹紧,通过液压缸带动采挖刀向上运动,便于将茯苓和泥土取出,提高了茯苓采挖的机械性,以及采挖的效率。以及采挖的效率。以及采挖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鲜茯苓菌核采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采摘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鲜茯苓菌核采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茯苓,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0003]中国专利文献CN209359014U涉及一种药材采挖装置,该药材采挖装置包括:导向筒、推进杆及刀具组件,导向筒为呈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导向筒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推进杆穿设于导向筒,推进杆包括握持端及固定端,且握持端及固定端分别伸出于导向筒两端的开口,该专利的由于在导向筒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推进杆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在外螺纹与内螺纹的配合下,采挖人员只需要手握持端,可以将采挖刀具送入土层中,减少了采挖刀具深入土层的难度,但是需要人工进行采挖,造成了采挖效率缓慢的问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同时不能将采挖后的茯苓放置在收集箱内,并且不能对其进行筛选,故需对采挖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鲜茯苓菌核采挖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鲜茯苓菌核采挖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柱的底部中心处,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安装板的底部右端,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顶部中心位置,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在螺纹杆的顶端,所述螺纹杆的外径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左右两侧底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均设置有采挖刀,所述采挖刀的靠近螺纹杆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支撑框架的内壁上,所述底座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振动器。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振动器均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部。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框架的顶部中心处。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转动连接在固定座的顶部。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过滤网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收集箱的左右两侧内壁上。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收集箱的右端下侧设置有排料口。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收集箱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板。
[0020]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本技术中,首先通过液压缸带动连接板、第二电机和采挖刀等机构向下运动,采挖刀向下进行采挖,当采挖后通过控制器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带动螺纹套向下运动,螺纹套通过连接杆带动采挖刀对采挖的茯苓和泥土进行夹紧,通过液压缸带动采挖刀向上运动,便于将茯苓和泥土取出,从而实现了茯苓采挖的机械性,提高了采挖的效率,省时省力。
[0022]2、本技术中,通过控制器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支撑柱、安装板、采挖刀以及采挖的茯苓等进行旋转,使得采挖刀处于收集箱正上方,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反转使得采挖刀松开茯苓,茯苓掉落在过滤网,代替了人工采取茯苓,提高了采挖的效率,同时通过振动器带动过滤网进行震动,便于将茯苓和泥土分离,便于后续茯苓的清理。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鲜茯苓菌核采挖装置的立体图;
[0024]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鲜茯苓菌核采挖装置的正视剖面图;
[0025]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鲜茯苓菌核采挖装置的后视图。
[0026]图例说明:
[0027]1、底座;2、控制器;3、固定座;4、安装槽;5、第一电机;6、支撑柱;7、安装板;8、液压缸;9、连接板;10、第二电机;11、螺纹杆;12、螺纹套;13、连接杆;14、支撑框架;15、采挖刀;16、收集箱;17、过滤网;18、振动器;19、导向板;20、排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
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参照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鲜茯苓菌核采挖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3,固定座3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安装槽4,安装槽4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柱6的底部中心处,支撑柱6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安装板7的底部右端,安装板7的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8,液压缸8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9的顶部中心位置,连接板9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0,第二电机10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在螺纹杆11的顶端,螺纹杆11的外径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2,螺纹套12的左右两侧底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底部均设置有采挖刀15,采挖刀15的靠近螺纹杆11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支撑框架14的内壁上,底座1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箱16,收集箱16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过滤网17,过滤网17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振动器18,通过液压缸8带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鲜茯苓菌核采挖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安装槽(4),所述安装槽(4)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柱(6)的底部中心处,所述支撑柱(6)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安装板(7)的底部右端,所述安装板(7)的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8),所述液压缸(8)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9)的顶部中心位置,所述连接板(9)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在螺纹杆(11)的顶端,所述螺纹杆(11)的外径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2),所述螺纹套(12)的左右两侧底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的底部均设置有采挖刀(15),所述采挖刀(15)的靠近螺纹杆(11)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支撑框架(14)的内壁上,所述底座(1)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箱(16),所述收集箱(16)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过滤网(17),所述过滤网(17)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利谢纯岳红城徐国书李建宾段德富赵秀蒋快乐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