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撑层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131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19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撑层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该支撑层组包括软质层和硬质层,软质层与硬质层沿支撑层组的厚度方向层叠连接;软质层的模量为10~800Kpa,硬质层的模量为10~300Gpa。支撑层组采用两层结构,且各层的材质在规定的模量范围内,使两层结构层叠后的缓冲能力达到最优,以实现提升支撑层组缓冲能力的同时减薄叠层厚度。同时减薄叠层厚度。同时减薄叠层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撑层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撑层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子设备大多采用柔性屏幕,相比于液晶显示屏或硬性屏幕,柔性屏幕的显示触控层的抗冲击强度大幅下降,跌落或挤压下的断裂失效风险大幅增高。其根本原因是,屏幕背面支撑层缓冲能力不足,跌落时整机中框台阶、开孔、背胶、泡棉边缘等对屏幕背面产生冲击,导致屏幕触控层破碎,产生碎亮点、黑斑等失效现象。现有技术屏幕背面支撑层采用多层材料复合,厚度较厚,缓冲能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撑层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旨在提升支撑层组的缓冲能力。
[0004]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撑层组,所述支撑层组包括软质层和硬质层,所述软质层与所述硬质层沿所述支撑层组的厚度方向层叠连接;
[0005]所述软质层的模量为10~800Kpa,所述硬质层的模量为10~300Gpa。支撑层组设置为两层,减薄了支撑层组的厚度,降低了支撑层组的重量。同时,软质层采用的材料模量为10~800Kpa,硬质层采用的材料模量为10~300Gpa,使软质层与硬质层满足上述规定的模量范围相匹配,以提高支撑层组的缓冲效果。
[0006]所述软质层的厚度为50~250μm,例如50μm、100μm、150μm、200μm、250μm等,所述硬质层的厚度为15~100μm,例如30μm、45μm、60μm、75μm、90μm等。
[0007]若软质层的厚度过小(例如小于50μm),则软质层吸收内部冲击的能力降低,从而导致支撑层组的缓冲能力较低;若软质层的厚度过大(例如大于250μm),则使支撑层组的厚度较厚,不利于电子设备减薄。
[0008]若硬质层的厚度过小(例如小于15μm),则硬质层的硬度不足支撑内部的冲击和挤压,从而导致支撑层组的抗冲压能力交底;若硬质层的厚度过大(例如大于100μm),则使支撑层组的厚度较厚,不利于电子设备减重。
[0009]所述软质层具有粘性,所述软质层与所述硬质层粘接。软质层通过本身自带的粘性与显示触控层和硬质层连接,无需采用其他胶层,使其具有缓冲效果的同时减薄厚度。
[0010]所述软质层的粘接力为500~2000gf/inch,以实现软质层与硬质层和显示触控层紧密连接。
[0011]所述软质层为单层,所述软质层的材质包括亚克力胶、硅胶、凝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所述软质层为复合层,软质层的总体模量范围满足10~800Kpa,软质层的总体粘接力满足500~2000gf/inch,所述软质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胶带、缓冲带和第二胶带。缓
冲带提供主体的缓冲作用,第一胶带提供与显示触控屏的附着力,第二胶带提供与硬质层的附着力。
[0013]所述第一胶带和所述第二胶带的材质为涤纶树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硅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所述缓冲带的材质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或聚氨酯泡棉。
[0015]所述第一胶带、所述缓冲带和所述第二胶带之间通过涂布或热压方式复合。
[0016]所述硬质层的断裂延伸率为0.2%~10%。硬质层受外力影响时能够满足其原尺寸的0.2%~10%的断裂延伸。
[0017]所述硬质层为单层,所述硬质层的材质包括电解铜、压延铜、铜箔、不锈钢、铝、钢、铝钢复合、碳纤维、玻璃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所述硬质层为复合层,硬质层的中体模量范围满足10~300Gpa,所述硬质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和第二金属。
[0019]所述第一金属的材质为铝,所述第二金属的材质为铜。铝厚度可以设置为30~50μm,通过铝提供主体的强度并起到减重的作用。铜厚度可以设置为5~10μm,通过铜提供散热作用。
[0020]所述第一金属与所述第二金属通过轧制或电镀工艺复合。
[0021]所述支撑层组用于柔性屏;
[0022]所述柔性屏还包括依次层叠的盖板、光学胶、偏光片和发光面板,所述支撑层组与所述发光面板连接。
[0023]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0024]显示触控层;
[0025]支撑层组,所述支撑层组为上述所述的支撑层组;
[0026]其中,所述支撑层组包括层叠设置的软质层和硬质层,所述软质层贴合所述显示触控层。软质层设置于显示触控层与硬质层之间,尽量避免硬质层与显示触控层直接接触,减小硬质层受外力影响对显示触控层产生冲击的风险。
[0027]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0028]壳体;
[0029]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显示模组为上述所述的显示模组。支撑层组连接于显示触控层内侧,支撑层组用于保护显示触控层,在电子设备摔落或受挤压时,支撑层组用于抵抗电子设备的内部部件对显示触控层的冲击,尽量避免显示触控层受内部冲击出现碎亮点、黑斑等现象,提高显示触控层抵抗冲击的能力,从而提高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0030]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常规支撑层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支撑层组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支撑层组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
[0035]11
′‑
聚酰亚胺、12
′‑
压敏胶/网格胶、13
′‑
泡棉、14
′‑
金属;
[0036]1‑
支撑层组、11

软质层、111

第一胶带、112

缓冲带、113

第二胶带、12

硬质层、121

第一金属、122

第二金属;
[0037]2‑
显示触控层、21

盖板、22

光学胶、23

偏光片、24

发光面板;
[0038]Z

厚度方向。
[0039]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41]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42]显示模组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为了保护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中的显示触控层,提高显示触控层抵抗内部冲击的能力,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撑层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组(1)包括软质层(11)和硬质层(12),所述软质层(11)与所述硬质层(12)沿所述支撑层组(1)的厚度方向层叠连接;所述软质层(11)的模量为10~800Kpa,所述硬质层(12)的模量为10~300Gp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撑层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层(11)的厚度为50~250μm,所述硬质层(12)的厚度为15~10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撑层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层(11)具有粘性,所述软质层(11)与所述硬质层(12)粘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撑层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层(11)的粘接力为500~2000gf/inch。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撑层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层(11)为单层,所述软质层(11)的材质包括亚克力胶、硅胶、凝胶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撑层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层(11)为复合层,所述软质层(11)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胶带(111)、缓冲带(112)和第二胶带(11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撑层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带(111)和所述第二胶带(113)的材质为涤纶树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硅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缓冲带(112)的材质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或聚氨酯泡棉。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撑层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带(111)、所述缓冲带(112)和所述第二胶带(1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晓涛罗中元严鸿康濮春朗王佳仁梁艳峰林虹帆吕仁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