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轴的热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1271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轴的热处理方法,前轴具有销孔,销孔具有作为其纵长两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销孔的内壁包括由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邻接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其特征在于,前轴的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位于销孔的内壁的第一区域进行淬火硬化;对位于销孔的内壁的第三区域进行淬火硬化。上述前轴加工方法,可以在不改变销孔原有结构尺寸和所用材料的前提下,通过对销孔内孔的两端进行孔内局部淬火,从而提高销孔内孔两端的强度、耐磨性和抗挤压能力,解决主销孔异常磨损的问题。解决主销孔异常磨损的问题。解决主销孔异常磨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轴的热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前轴的热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商用车的前轴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前轴与主销的密封效果不好、前轴与主销的材料和硬度不同等原因,常常出现主销孔异常磨损问题。主销孔在磨损之后,会导致主销孔的两端尺寸明显变大,下端尤为突出,而接近中部尺寸变化相对较小,形成“两个喇叭口”。如此随着主销孔的变形和磨损,主销孔的两端与主销之间的间隙便会不断加大,冲击力也加大,进入的泥浆、杂物和锈蚀产物也随之增多,进一步地导致前轴与主销的磨损加剧,从而导致零件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商用车前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主销孔异常磨损的问题,提供一种前轴的热处理方法。
[0004]一种前轴的热处理方法,所述前轴具有销孔,所述销孔具有作为其纵长两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销孔的内壁包括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依次邻接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前轴的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对位于所述销孔的内壁的第一区域进行淬火硬化;
[0006]对位于所述销孔的内壁的第三区域进行淬火硬化。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位于所述销孔的内壁的第一区域进行淬火硬化的步骤具体包括:
[0008]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加热;
[0009]向所述第一区域喷洒冷却液以冷却。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沿所述销孔的径向设置的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所述销孔在所述第一子区域处的壁厚大于所述销孔在所述第二子区域处的壁厚;
[0011]所述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加热的步骤中:
[0012]利用淬火感应器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加热,且所述淬火感应器的加热部的汇流导线位于所述第一子区域处。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位于所述销孔的内壁的第三区域进行淬火硬化的步骤具体包括:
[0014]对所述第三区域进行加热;
[0015]向所述第三区域喷洒冷却液以冷却。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区域沿所述销孔的径向设置的第三子区域和第四子区域,所述销孔在所述第三子区域处的壁厚大于所述销孔在所述第四子区域处的壁厚;
[0017]对所述第三区域进行加热的步骤中:
[0018]利用淬火感应器对所述第三区域进行加热,且所述淬火感应器的加热部的汇流导线位于所述第三子区域处。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轴的材质为调质钢,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在淬火硬化后的表面硬度为56HRC

62HRC,有效硬化深度在2.0mm

5.0mm。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轴的材质为非调质钢,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在淬火硬化后的表面硬度为46HRC

52HRC,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有效硬化深度在2.0mm

5.0mm。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位于所述销孔的内壁的第一区域进行淬火硬化的步骤具体包括:
[0022]淬火感应器沿所述销孔轴向移动至第一位置,以使所述淬火感应器的加热部与所述第一区域相对,并利用所述淬火感应器的加热部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加热;
[0023]所述淬火感应器沿所述销孔轴向移动至第二位置,以使所述淬火感应器的喷洒部与所述第一区域相对,并利用所述淬火感应器的喷洒部对所述第一区域喷洒冷却液。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淬火感应器沿所述销孔轴向移动至第二位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0025]控制所述淬火感应器的喷洒部喷洒冷却液。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位于所述销孔的内壁的第三区域进行淬火硬化的步骤具体包括:
[0027]淬火感应器沿所述销孔轴向移动至第三位置,以使所述淬火感应器的加热部与所述第三区域相对,并利用所述淬火感应器的加热部对所述第三区域进行加热;
[0028]所述淬火感应器沿所述销孔轴向移动至第四位置,以使所述淬火感应器的喷洒部与所述第三区域相对,并利用所述淬火感应器的喷洒部对第三区域喷洒冷却液;
[0029]所述淬火感应器沿所述销孔轴向移动至第五位置,以使所述淬火感应器的加热部和喷洒部均离开所述销孔。
[0030]上述前轴加工方法,可以在不改变销孔原有结构尺寸和所用材料的前提下,通过对销孔内孔的两端进行孔内局部淬火,从而提高销孔内孔两端的强度、耐磨性和抗挤压能力,从而减少销孔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挤压变形和摩擦磨损,消除或减缓销孔与主销之间的间隙增加,解决主销孔异常磨损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前轴的热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2]图2为图1中步骤S3的流程示意图;
[0033]图3为图2中步骤S31的流程示意图;
[0034]图4为图2中步骤S32的流程示意图;
[0035]图5为图1中步骤S1的流程示意图;
[0036]图6为图2中淬火感应器与销孔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37]图7为图6中销孔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8为图6中淬火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9为图8中淬火感应器的左视图;
[0040]图10为图9中淬火感应器的俯视图。
[0041]淬火感应器10;加热部11;喷洒部12;感应线圈13;汇流导线14;喷洒冷却液圈15;冷却水管接头16;接触板17;尼龙紧固螺栓181、尼龙螺母182;感应线圈过渡导线191;加强板192;
[0042]销孔20;第一区域21;第一子区域211;第二子区域212;第二区域22;第三区域23,第三子区域231;第四子区域232;第一端25;第二端26;
[0043]第一位置30;第二位置31;第三位置32;第四位置33;第五位置34;第六位置35;第七位置36。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4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46]此外,术语“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轴的热处理方法,所述前轴具有销孔(20),所述销孔(20)具有作为其纵长两端的第一端(25)和第二端(26),所述销孔(20)的内壁包括由所述第一端(25)至所述第二端(26)依次邻接的第一区域(21)、第二区域(22)和第三区域(2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的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位于所述销孔(20)的内壁的第一区域(21)进行淬火硬化;对位于所述销孔(20)的内壁的第三区域(23)进行淬火硬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轴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于所述销孔(20)的内壁的第一区域(21)进行淬火硬化的步骤具体包括:对所述第一区域(21)进行加热;向所述第一区域(21)喷洒冷却液以冷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轴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21)包括沿所述销孔(20)的径向设置的第一子区域(211)和第二子区域(212),所述销孔(20)在所述第一子区域(211)处的壁厚大于所述销孔(20)在所述第二子区域(212)处的壁厚;所述对所述第一区域(21)进行加热的步骤中:利用淬火感应器(10)对所述第一区域(21)进行加热,且所述淬火感应器(10)的加热部(11)的汇流导线(14)位于所述第一子区域(211)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轴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于所述销孔(20)的内壁的第三区域(23)进行淬火硬化的步骤具体包括:对所述第三区域(23)进行加热;向所述第三区域(23)喷洒冷却液以冷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轴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区域(23)沿所述销孔(20)的径向设置的第三子区域(231)和第四子区域(232),所述销孔(20)在所述第三子区域(231)处的壁厚大于所述销孔(20)在所述第四子区域(232)处的壁厚;对所述第三区域(23)进行加热的步骤中:利用淬火感应器(10)对所述第三区域(23)进行加热,且所述淬火感应器(10)的加热部(11)的汇流导线(14)位于所述第三子区域(231)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轴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的材质为调质钢,所述第一区域(21)和所述第三区域(23)在淬火硬化后的表面硬度为56HR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宁邹德志孙树奎王清国王洋李骏齐飞王学双何铭雪姜波宋宝阳李航宇韩长亮王保男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