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吉龙专利>正文

电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1024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阻器,包括安装框头,所述安装框头内腔中部设置有电阻体,所述电阻体两侧与安装框头内腔两侧均设置有阻值改变故障无死角判断机构,所述阻值改变故障无死角判断机构底端均设置有能量稳定保护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历史故障处理机构告诉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通过进行排查检测出多次引发接触不良的问题,并针对不的问题进行处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故障,不能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并在使用的后期集中爆发,造成电阻体能量过高引发事故和爆炸的情况。发事故和爆炸的情况。发事故和爆炸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阻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阻器领域,具体为电阻器。

技术介绍

[0002]电阻器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直接称为电阻,是一个限流元件将电阻接在电路中后,电阻器的固定一般是采用两个引脚,它可限制通过它所连支路的电流大小,在电阻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遇到阻值的改变故障,并使电阻器的温度和电压超出限值时,就需要对电阻器进行处理,且处理的过程中,不能在第一时间对故障的问题进行判断和处理,且电阻器在使用时间过久,容易使连接安装用的引脚发生松动,造成接触不良的情况,且如果发生接触不良时,就容易发生微小跳火的现象,缺少及时的进行加固,并在使用时有的工作环境比较潮湿,如果电阻器长时间的受潮时,不仅降低电阻器的使用寿命,还会引发电阻器的故障不能继续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阻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阻器,包括安装框头,所述安装框头内腔中部设置有电阻体,所述电阻体两侧与安装框头内腔两侧均设置有阻值改变故障无死角判断机构,所述阻值改变故障无死角判断机构底端均设置有能量稳定保护机构,所述能量稳定保护机构一侧底端与阻值改变故障无死角判断机构底端设置有稳定触发机构,所述阻值改变故障无死角判断机构两端均设置有自动判断处理跳火机构,所述自动判断处理跳火机构一侧均设置有历史故障处理机构,所述自动判断处理跳火机构一侧均设置有启动固定机构,所述安装框头内腔上端中部设置有外部能量系数失衡处理机构,所述外部能量系数失衡处理机构两侧均设置有环境能量失衡调节处理机构,所述环境能量失衡调节处理机构一侧均设置有工作环境稳定保护机构,所述阻值改变故障无死角判断机构包括报警器、固定板、红外温度控制器、电线引脚、电压控制器、活动导电块和电动伸缩杆,所述安装框头内腔两侧上端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电阻体两侧中部与安装框头内腔两侧均设置有电线引脚,所述固定板底端在远离电阻体的一侧均设置有红外温度控制器,所述固定板底端在位于红外温度控制器一侧均设置有电压控制器,所述红外温度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电压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固定板底端在靠近电阻体的一端均设置有活动导电块,所述安装框头外部左侧中部上端设置有报警器。
[0005]进一步的,所述电线引脚在靠近电阻体的一端均开设有缺口,所述活动导电块均与缺口内部,所述电压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电动伸缩杆电性连接,所述红外温度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电线引脚电性连接,所述能量稳定保护机构包括稳定推动弹簧、稳定推动块、稳定气囊、稳定活动筒和多孔排气管,所述电线引脚正下方均设置有多孔排气管,所述安装框头内腔两侧在位于多孔排气管的下方均设置有稳定活动筒,所述稳定活动筒内腔底端均设置有稳定推动块,所述稳定推动块底端和稳定活动筒底端均设置有稳定推动弹簧,所述稳定推
动弹簧均呈压缩状态,所述稳定推动块上端与稳定活动筒上端均设置有稳定气囊,所述稳定气囊上端与多孔排气管底端一侧均开设有固定通孔。
[0006]进一步的,所述稳定触发机构包括活动导块、活动顶块、限位弹簧块、限位安装口和活动杆,所述稳定推动块在远离电阻体的一侧中部均开设有限位安装口,所述限位安装口内部均设置有限位弹簧块,所述稳定活动筒在位于限位弹簧块的相对位置均开设有限位通口,所述活动导电块底端均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底端在靠近限位弹簧块的一侧均设置有活动顶块,所述活动顶块内腔在靠近稳定活动筒的一侧与稳定活动筒内腔一侧均设置有活动导块,所述活动导块均通过导线与报警器电性连接,所述限位弹簧块在远离限位安装口的一端均穿过限位通口伸在稳定活动筒外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环境能量失衡调节处理机构包括固定筒、挤压弹簧、移动顶块、挤压气囊、活动筒槽、多孔排放管、活动滑槽,所述安装框头内腔上端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腔底端均开设有活动筒槽,两侧所述活动筒槽内腔相对一端均设置有挤压气囊,所述活动筒槽内腔在远离挤压气囊的一端均设置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在靠近挤压气囊的一端均设置有移动顶块,所述移动顶块在远离挤压弹簧的一侧均与挤压气囊相连接,所述挤压弹簧均呈压缩状态,所述固定筒内腔上端均开设有活动滑槽,所述固定筒底端均设置有多孔排放管,所述多孔排放管上端与挤压气囊底端一侧均开设有连接气孔,所述安装框头两侧上端均开设有散发通口且散发通口内部一侧均通过铰链设置有挡板,所述固定筒内腔上端均开设有活动滑槽。
[0008]进一步的,所述外部能量系数失衡处理机构包括吸收海绵触块、触发连接绳、触发滑筒、活动连接块、定位滑块和定位拉绳,两侧所述活动滑槽相对一端均设置有定位滑块,两侧所述固定筒相对一侧均设置有触发滑筒,所述触发滑筒内腔上端均设置有活动连接块,两侧所述活动连接块相对一端中部均设置有触发连接绳,所述触发连接绳底端均穿过触发滑筒设置有吸收海绵触块,所述定位滑块和活动连接块内腔均设置有定位磁块,所述定位滑块在远离活动连接块的一端均设置有定位拉绳,所述定位拉绳在远离定位滑块的一端均穿过固定筒与移动顶块一侧相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滑块外腔四周和活动滑槽内嵌四周均通过抛光处理,所述活动滑槽和活动筒槽内嵌一侧在位于触发连接绳的相对位置均开设有活动通口,所述定位滑块上端均穿过固定筒和活动滑槽内部上端均设置有推动块,所述活动滑槽内部上端均开设有移动长槽。
[0010]进一步的,所述工作环境稳定保护机构包括压缩气囊、安装通口和活动针杆,所述固定筒在远离触发框头的一侧均设置压缩气囊,所述压缩气囊内部均填充有海绵,所述压缩气囊内腔均呈真空结构,所述活动滑槽内腔在远离定位滑块的一侧上端中部均开设有触发通口且触发通口内部均设置有活动针杆,所述活动针杆均呈T型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判断处理跳火机构包括触发框头、固定弹簧、固定环板、触发绳、触发滑槽和连接导块,所述电线引脚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导块,所述电线引脚两端在位于连接导块的外部均设置有触发框头,所述触发框头内腔在远离连接导块的一侧四周均设置有若干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在靠近连接导块的一端均设置有固定环板,所述固定弹簧均呈压缩状态,所述触发框头内腔上端和下端中部均开设有触发滑槽,所述固定环板在靠近固定弹簧的一侧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触发绳,所述固定环板呈同心圆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启动固定机构包括活动顶杆、启动弹簧块和启动滑块,所述触发滑槽内腔在靠近连接导块的一端均设置有启动滑块,所述触发绳在远离固定环板的一端均穿过触发框头伸到触发滑槽内部与启动滑块一端相连接,所述触发滑槽内腔在靠近连接导块的相对位置均开设有启动通口,所述启动滑块在位于启动通口的相对位置均设置有启动弹簧块,所述连接导块上端、下端在位于启动弹簧块的相对位置均设置有活动顶杆。
[0013]进一步的,所述历史故障处理机构包括信号发射器、电子计数器和活动触杆,所述固定环板在远离连接导块的一侧前端均设置有活动触杆,所述活动触杆在远离固定环板的一端均伸在触发框头外部,所述活动触杆均呈L型结构,所述触发框头外部一侧在位于活动触杆的相对位置均设置有电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阻器,包括安装框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头(1)内腔中部设置有电阻体(2),所述电阻体(2)两侧与安装框头(1)内腔两侧均设置有阻值改变故障无死角判断机构(48),所述阻值改变故障无死角判断机构(48)底端均设置有能量稳定保护机构(8),所述能量稳定保护机构(8)一侧底端与阻值改变故障无死角判断机构(48)底端设置有稳定触发机构(14),所述阻值改变故障无死角判断机构(48)两端均设置有自动判断处理跳火机构(40),所述自动判断处理跳火机构(40)一侧均设置有历史故障处理机构(33),所述自动判断处理跳火机构(40)一侧均设置有启动固定机构(56),所述安装框头(1)内腔上端中部设置有外部能量系数失衡处理机构(29),所述外部能量系数失衡处理机构(29)两侧均设置有环境能量失衡调节处理机构(22),所述环境能量失衡调节处理机构(22)一侧均设置有工作环境稳定保护机构(52),所述阻值改变故障无死角判断机构(48)包括报警器(41)、固定板(42)、红外温度控制器(43)、电线引脚(44)、电压控制器(45)、活动导电块(46)和电动伸缩杆(47),所述安装框头(1)内腔两侧上端均设置有固定板(42),所述电阻体(2)两侧中部与安装框头(1)内腔两侧均设置有电线引脚(44),所述固定板(42)底端在远离电阻体(2)的一侧均设置有红外温度控制器(43),所述固定板(42)底端在位于红外温度控制器(43)一侧均设置有电压控制器(45),所述红外温度控制器(43)通过导线与电压控制器(45)电性连接,所述固定板(42)底端在靠近电阻体(2)的一端均设置有活动导电块(46),所述安装框头(1)外部左侧中部上端设置有报警器(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引脚(44)在靠近电阻体(2)的一端均开设有缺口,所述活动导电块(46)均与缺口内部,所述电压控制器(45)通过导线与电动伸缩杆(47)电性连接,所述红外温度控制器(43)通过导线与电线引脚(44)电性连接,所述能量稳定保护机构(8)包括稳定推动弹簧(3)、稳定推动块(4)、稳定气囊(5)、稳定活动筒(6)和多孔排气管(7),所述电线引脚(44)正下方均设置有多孔排气管(7),所述安装框头(1)内腔两侧在位于多孔排气管(7)的下方均设置有稳定活动筒(6),所述稳定活动筒(6)内腔底端均设置有稳定推动块(4),所述稳定推动块(4)底端和稳定活动筒(6)底端均设置有稳定推动弹簧(3),所述稳定推动弹簧(3)均呈压缩状态,所述稳定推动块(4)上端与稳定活动筒(6)上端均设置有稳定气囊(5),所述稳定气囊(5)上端与多孔排气管(7)底端一侧均开设有固定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触发机构(14)包括活动导块(9)、活动顶块(10)、限位弹簧块(11)、限位安装口(12)和活动杆(13),所述稳定推动块(4)在远离电阻体(2)的一侧中部均开设有限位安装口(12),所述限位安装口(12)内部均设置有限位弹簧块(11),所述稳定活动筒(6)在位于限位弹簧块(11)的相对位置均开设有限位通口,所述活动导电块(46)底端均设置有活动杆(13),所述活动杆(13)底端在靠近限位弹簧块(11)的一侧均设置有活动顶块(10),所述活动顶块(10)内腔在靠近稳定活动筒(6)的一侧与稳定活动筒(6)内腔一侧均设置有活动导块(9),所述活动导块(9)均通过导线与报警器(41)电性连接,所述限位弹簧块(11)在远离限位安装口(12)的一端均穿过限位通口伸在稳定活动筒(6)外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能量失衡调节处理机构(22)包括固定筒(15)、挤压弹簧(16)、移动顶块(17)、挤压气囊(18)、活动筒槽(19)、多孔排放管(20)、活动滑槽(21),所述安装框头(1)内腔上端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筒(15),所述固定筒
(15)内腔底端均开设有活动筒槽(19),两侧所述活动筒槽(19)内腔相对一端均设置有挤压气囊(18),所述活动筒槽(19)内腔在远离挤压气囊(18)的一端均设置有挤压弹簧(16),所述挤压弹簧(16)在靠近挤压气囊(18)的一端均设置有移动顶块(17),所述移动顶块(17)在远离挤压弹簧(16)的一侧均与挤压气囊(18)相连接,所述挤压弹簧(16)均呈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吉龙
申请(专利权)人:郑吉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