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扁平比耐久性轮胎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098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扁平比耐久性轮胎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获取轮胎的胎冠弧度T,根据胎冠弧度确定轮胎的胎肩厚度G;步骤b:根据步骤a获取的胎肩厚度G,确定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步骤c:获取在步骤b中得到的胎冠弧的弧长S;步骤d:根据步骤b获取的胎肩内凹弧的弧长S来确定凹槽的偏移量Q;步骤e:根据步骤d获取的凹槽的偏移量Q确定凹槽的数量N;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胎肩内凹弧和增加凹槽有效的降低了轮胎在周期性交变应力作用下产生大量的热,同时胎肩内凹弧和凹槽也不会与轮胎内部带束层端部发生干涉,保证了制造出来的轮胎可以安全的使用,提高了低扁平比轮胎的耐久性能。提高了低扁平比轮胎的耐久性能。提高了低扁平比轮胎的耐久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扁平比耐久性轮胎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扁平比耐久性轮胎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扁平化是当今子午线轮胎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即扁平比(断面高H与断面宽B之比)减小。子午线轮胎胎体帘线径向排列,胎侧更柔软,轮胎的侧向稳定性差,因此降低扁平比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以提高胎侧刚性,改善操纵稳定性,提高轮胎的高速性能,并降低滚阻。
[0003]通常,为降低扁平比,扁平化轮胎的断面高H比较小,在轮胎断面宽B相等的情况下,低扁平比轮胎的内腔体积减小,轮胎内腔体积与轮胎承载直接相关,为增加低扁平比轮胎的内腔体积,提高承载性能,一般,加大轮胎断面宽B,相应的轮胎胎面宽度有增加。
[0004]轮胎断面高降低,断面宽增大,同时,低扁平比轮胎胎面宽,带束层宽也较大,导致低扁平比轮胎胎肩部分在轮胎充气时膨胀较大,在实际使用中,轮胎承受负荷并高速旋转,导致轮胎胎肩部分承受较大的周期性交变应力,轮胎肩部生热较大,轮胎耐久性能降低。
[0005]可以通过加强带束层的排列密度,或者使用更大刚度的钢丝帘线,减小轮胎充气后的变形膨胀,降低交变应力,提升肩部耐久。但是成本增大,并且效果不明显。因此需要一种低扁平比高胎肩耐久性轮胎的设计,提升轮胎的耐久性能,而不额外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低扁平比轮胎在使用中由于周期性交变应力作用下的生热大、轮胎耐久降低的问题。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扁平比耐久性轮胎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获取轮胎的胎冠弧度T,根据所述胎冠弧度确定所述轮胎的胎肩厚度G;步骤b:根据所述步骤a获取的所述胎肩厚度G,确定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步骤c:获取在所述步骤b中得到的胎冠弧的弧长S;步骤d:根据所述步骤b获取的胎肩内凹弧的弧长S来确定凹槽的偏移量Q;步骤e:根据所述步骤d获取的凹槽的偏移量Q确定凹槽的数量N;其中,所述轮胎包括:轮胎胎体,轮胎胎体具有胎面、胎侧、连接胎面和胎侧的胎肩,所述胎肩的上端与所述胎面的端部连接,所述胎肩的下端与所述胎侧的上端部连接,所述胎肩的外侧面由所述胎肩的上端至下端之间设置有胎肩内凹弧,所述胎肩内凹弧在所述胎肩上有所述胎肩内凹弧偏移量;通过在所述步骤胎c得到的所述肩内凹弧上开设若干个凹槽。
[0008]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低扁平比耐久性轮胎及其制备方法,预先设定第一预设胎冠弧度T1、第二预设胎冠弧度T2、第三预设胎冠弧度T3和第四预设胎冠弧度T4,且T1<T2<T3<T4;设定第一预设胎肩厚度G1、第二预设胎肩厚度G2、第三预设胎肩厚度G3和第四预设胎肩厚度G4,且G1<G2<G3<G4;
在确定所述尼龙胎体帘线直径时,根据所述胎冠弧度Ta与各所述预设胎冠弧度T之间的关系设定所述胎肩厚度:当Ta<T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胎肩厚度G1作为所述胎肩厚度;当T1≤Ta<T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胎肩厚度G2作为所述胎肩厚度;当T2≤Ta<T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胎肩厚度G3作为所述胎肩厚度;当T3≤Ta<T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胎肩厚度G4作为所述胎肩厚度。
[0009]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低扁平比耐久性轮胎及其制备方法,预先设定第一预设胎肩参考厚度D1、第二预设胎肩参考厚度D2、第三预设胎肩参考厚度D3和第四预设胎肩参考厚度D4,且D1<D2<D3<D4;设定第一预设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1、第二预设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2、第三预设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3和第四预设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4,且L1<L2<L3<L4;在选定所述第i预设胎肩厚度Gi作为所述胎肩厚度之后,i=1,2,3,4,根据选定的所述第i预设胎肩厚度Gi与各所述预设胎肩参考厚度之间的关系设定所述胎肩内凹弧偏移量:当Gi<D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1作为所述胎肩内凹弧偏移量;当D1≤Gi<D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2作为所述胎肩内凹弧偏移量;当D2≤Gi<D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3作为所述胎肩内凹弧偏移量;当D3≤Gi<D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4作为所述胎肩内凹弧偏移量。
[0010]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低扁平比耐久性轮胎及其制备方法,根据设定第一预设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1、第二预设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2、第三预设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3和第四预设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4,且L1<L2<L3<L4;还设定第一预设修正系数m1、第二预设修正系数m2、第三预设修正系数m3和第四预设修正系数m4,且0.8<m1<m2<m3<m4<1;根据测量到的所述胎肩内凹弧偏移量

L,根据测量到的所述胎肩内凹弧偏移量

L与各预设胎肩内凹弧偏移量之间的关系选定预设修正系数以对所述第i预设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i的数值进行修正:当

L≤L1时,则不对所述第i预设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i的数值进行修正;当L1<

L≤L2时,则选定所述第一预设修正系数m1对Li进行修正,修正后为Li* m1;当L2<

L≤L3时,则选定所述第二预设修正系数m2对Li进行修正,修正后为Li* m2;当L3<

L≤L4时,则选定所述第三预设修正系数m3对Li进行修正,修正后为Li* m3;当L4<

L时,则选定所述第四预设修正系数m4对Li进行修正,修正后为Li* m4。
[0011]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低扁平比耐久性轮胎及其制备方法,预先设定
第一预设胎肩内凹弧弧长S1、第二预设胎肩内凹弧长S2、第三预设胎肩内凹弧长S3和第四预设胎肩内凹弧长S4,且S1<S2<S3<S4;设定第一预设凹槽偏移量Q1、第二预设凹槽偏移量Q2、第三预设凹槽偏移量Q3和第四预设凹槽偏移量Q4,且Q1<Q2<Q3<Q4;在确定所述凹槽偏移量时,根据所述胎肩内凹弧弧长Sa与各所述预设胎肩内凹弧弧长S之间的关系设定所述凹槽偏移量:当Sa<S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凹槽偏移量Q1作为所述凹槽偏移量;当S1≤Sa<S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凹槽偏移量Q2作为所述凹槽偏移量;当S2≤Sa<S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凹槽偏移量Q3作为所述凹槽偏移量;当S3≤Sa<S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凹槽偏移量Q4作为所述凹槽偏移量。
[0012]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低扁平比耐久性轮胎及其制备方法,预先设定第一预设凹槽参考偏移量M1、第二预设凹槽参考偏移量M2、第三预设凹槽参考偏移量M3和第四预设凹槽参考偏移量M4,且M1<M2<M3<M4;设定第一预设凹槽数量N1、第二预设凹槽数量N2、第三预设凹槽数量N3和第四预设凹槽数量N4,且N1<N2<N3<N4;在选定所述第i预设凹槽参考偏移量Mi作为所述凹槽参考偏移量之后,i=1,2,3,4,根据选定的所述第i预设凹槽参考偏移量Mi与各所述预设凹槽参考偏移量之间的关系设定所述凹槽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扁平比耐久性轮胎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获取轮胎的胎冠弧度T,根据所述胎冠弧度确定所述轮胎的胎肩厚度G;步骤b:根据所述步骤a获取的所述胎肩厚度G,确定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步骤c:获取在所述步骤b中得到的胎冠弧的弧长S;步骤d:根据所述步骤b获取的胎肩内凹弧的弧长S来确定凹槽的偏移量Q;步骤e:根据所述步骤d获取的凹槽的偏移量Q确定凹槽的数量N;其中,所述轮胎包括:轮胎胎体,轮胎胎体具有胎面、胎侧、连接胎面和胎侧的胎肩,所述胎肩的上端与所述胎面的端部连接,所述胎肩的下端与所述胎侧的上端部连接,所述胎肩的外侧面由所述胎肩的上端至下端之间设置有胎肩内凹弧,所述胎肩内凹弧在所述胎肩上有所述胎肩内凹弧偏移量;通过在所述步骤胎c得到的所述肩内凹弧上开设若干个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扁平比耐久性轮胎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设定第一预设胎冠弧度T1、第二预设胎冠弧度T2、第三预设胎冠弧度T3和第四预设胎冠弧度T4,且T1<T2<T3<T4;设定第一预设胎肩厚度G1、第二预设胎肩厚度G2、第三预设胎肩厚度G3和第四预设胎肩厚度G4,且G1<G2<G3<G4;在确定所述尼龙胎体帘线直径时,根据所述胎冠弧度Ta与各所述预设胎冠弧度T之间的关系设定所述胎肩厚度:当Ta<T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胎肩厚度G1作为所述胎肩厚度;当T1≤Ta<T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胎肩厚度G2作为所述胎肩厚度;当T2≤Ta<T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胎肩厚度G3作为所述胎肩厚度;当T3≤Ta<T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胎肩厚度G4作为所述胎肩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扁平比耐久性轮胎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设定第一预设胎肩参考厚度D1、第二预设胎肩参考厚度D2、第三预设胎肩参考厚度D3和第四预设胎肩参考厚度D4,且D1<D2<D3<D4;设定第一预设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1、第二预设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2、第三预设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3和第四预设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4,且L1<L2<L3<L4;在选定所述第i预设胎肩厚度Gi作为所述胎肩厚度之后,i=1,2,3,4,根据选定的所述第i预设胎肩厚度Gi与各所述预设胎肩参考厚度之间的关系设定所述胎肩内凹弧偏移量:当Gi<D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1作为所述胎肩内凹弧偏移量;当D1≤Gi<D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2作为所述胎肩内凹弧偏移量;当D2≤Gi<D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3作为所述胎肩内凹弧偏移量;当D3≤Gi<D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4作为所述胎肩内凹弧偏移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扁平比耐久性轮胎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设定第一预设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1、第二预设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2、第三预设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3和第四预设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4,且L1<L2<L3<L4;还设定第一预设修正系数m1、第二预设修正系数m2、第三预设修正系数m3和第四预设修正系数m4,且0.8<
m1<m2<m3<m4<1;根据测量到的所述胎肩内凹弧偏移量

L,根据测量到的所述胎肩内凹弧偏移量

L与各预设胎肩内凹弧偏移量之间的关系选定预设修正系数以对所述第i预设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i的数值进行修正:当

L≤L1时,则不对所述第i预设胎肩内凹弧偏移量Li的数值进行修正;当L1<

L≤L2时,则选定所述第一预设修正系数m1对Li进行修正,修正后为Li* m1;当L2<

L≤L3时,则选定所述第二预设修正系数m2对Li进行修正,修正后为Li* m2;当L3<

L≤L4时,则选定所述第三预设修正系数m3对Li进行修正,修正后为Li* m3;当L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锋李登超李明宋肖英史立芬徐文艳陈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