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装置及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0632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10
提供能够一边向体内埋入型的医疗器具供给电力一边容易地进行穿刺操作的供电装置以及具备该供电装置的医疗装置。供电装置20具备:送电线圈24,其经由被从体外注入药液的体内埋入型的医疗器具10的受电线圈151而从体外通过非接触方式供给电力;支承体23,其对送电线圈24进行支承;和粘合部233,其形成于支承体23的对象生物体100的体表101侧。23的对象生物体100的体表101侧。23的对象生物体100的体表101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供电装置及医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向从体外注入药液的体内埋入型的医疗器具供电的供电装置以及具备该供电装置的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器具中,为了向体内投入药液,使用主体部被埋入体内的体内埋入型的医疗装置。该医疗器具减轻了为了药液投入而不得不频繁地进行静脉注射的患者的负担。作为记载有这种技术的文献,例如有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医疗器具在主体部具有供注射针插通的软质部。该软质部例如由硅橡胶(silicone rubber)等形成。并且,医疗器具通过软质部向药液容器注入药液。药液通过导管被输送到血管内。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958922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然而,在想要从体外使用供电装置通过非接触方式向被埋入到体内的医疗器具供给电力的情况下,为了通过非接触方式供给电力,需要使供电装置接近医疗器具的供电部分直至可供电的距离。例如,可以考虑使用者用手将供电装置保持在可向医疗器具供电的位置,但难以同时进行供电和穿刺作业。
[0008]本申请公开内容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以提供能够一边向体内埋入型的医疗器具供给电力一边容易地进行穿刺操作的供电装置以及具备该供电装置的医疗装置为目的。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本申请公开内容的供电装置具备:送电线圈,其经由被从体外注入药液的体内埋入型的医疗器具的线圈而从体外通过非接触方式供给电力;支承体,其对所述送电线圈进行支承;和粘合部,其形成于所述支承体中的对象生物体的体表侧。
[0011]另外,本申请公开内容的供电装置,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进一步具备配置于所述支承体与所述粘合部之间、可变形的弹性变形部。
[0012]另外,本申请公开内容的供电装置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所述支承体及所述粘合部被进行了灭菌处理。
[0013]另外,本申请公开内容的供电装置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所述支承体具有可供用于注入药液的注射针插通的孔,所述送电线圈以包围所述孔的方式配置。
[0014]另外,本申请公开内容的供电装置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所述送电线圈在构成其线圈的导体间具备连接器。
[0015]另外,本申请公开内容的供电装置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所述支承体具有以可供
用于注入药液的注射针插通的方式切去而成的缺口部,所述送电线圈与所述缺口部的形状相匹配地形成。
[0016]另外,本申请公开内容的供电装置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所述送电线圈形成为螺旋状。
[0017]另外,本申请公开内容的医疗装置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具备所述供电装置和体内埋入型的医疗器具,所述医疗器具具备:软质部,其供用于注入药液的注射针插通;药液容器,其具有由所述软质部封堵的开口,承接从所述注射针注入的药液;和受电部,其能够使用线圈通过非接触方式接受从所述供电装置的所述送电线圈供给的电力。
[0018]另外,本申请公开内容的医疗装置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所述医疗器具进一步具备射出光的发光部。
[0019]另外,本申请公开内容的医疗装置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具备所述供电装置和体内埋入型的医疗器具,所述医疗器具具备:软质部,其供用于注入药液的注射针插通;药液容器,其具有由所述软质部封堵的开口,承接从所述注射针注入的药液;受电部,其能够使用线圈通过非接触方式接受从所述供电装置的所述送电线圈供给的电力;和发光部,其射出光,所述供电装置的所述孔的直径比所述软质部的外径长,而且所述孔的半径比俯视下的的所述软质部的中心与所述发光部之间的距离长。
[0020]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能够一边向体内埋入型的医疗器具供给电力、一边容易地进行穿刺操作的供电装置以及具备该供电装置的医疗装置。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示出本申请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1的医疗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0023]图2是示出本申请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1的医疗装置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0024]图3是示出本申请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1的医疗装置的俯视图。
[0025]图4是示出本申请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1的医疗器具的第1变形例的示意图。
[0026]图5是示出本申请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1的医疗器具的第1变形例的俯视图。
[0027]图6是示出本申请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1的医疗器具的第2变形例的俯视图。
[0028]图7是示出本申请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1的供电装置的俯视图。
[0029]图8是示出本申请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1的送电部的俯视图。
[0030]图9是示出本申请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1的送电部的剖视图。
[0031]图10A是示出本申请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连结状态下的支承体的图8所示的第1连接端部及第2连接端部附近的放大图。
[0032]图10B是示出本申请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的连结解除状态下的支承体的图8所示的第1连接端部及第2连接端部附近的放大图。
[0033]图11A是示出通过使用本申请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1的医疗装置的穿刺向生物体内投入药液的前阶段的情形的第1示意图。
[0034]图11B是示出使用本申请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1的医疗装置向生物体内投入药液的情形的第2示意图。
[0035]图11C是示出使用本申请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1的医疗装置向生物体内投入药液
的情形的第3示意图。
[0036]图12是示出本申请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2的送电部的俯视图。
[0037]图13是示出本申请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3的送电部的俯视图。
[0038]图14是示出将本申请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3的送电部粘贴于对象生物体的状态的示意图。
[0039]图15是示出本申请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4的送电部的立体图。
[0040]图16是示出本申请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4的送电部的剖视图。
[0041]图17是示出将本申请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4的送电部粘贴于对象生物体的状态的示意图。
[0042]图18是示出本申请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5的送电部的立体图。
[0043]图19是示出本申请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5的送电部的剖视图。
[0044]图20示出将本申请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5的送电部粘贴于对象生物体的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申请公开内容的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公开内容并不受以下的实施方式限定。另外,以下的说明中所参照的各图只不过以能够理解本申请公开内容的内容程度概略地示出形状、大小、以及位置关系。即,本申请公开内容并不仅仅限定于各图中所例示的形状、大小、以及位置关系。进而,在以下的说明中,就对埋入包括人及动物的对象生物体的体内使用的医疗器具中的规定部位进行检测的医疗装置、以及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供电装置,其具备:送电线圈,其经由被从体外注入药液的体内埋入型的医疗器具的线圈而从体外通过非接触方式供给电力;支承体,其对所述送电线圈进行支承;和粘合部,其形成于所述支承体的对象生物体的体表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进一步具备配置于所述支承体与所述粘合部之间的、可变形的弹性变形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所述支承体及所述粘合部被进行了灭菌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所述支承体具有可供用于注入药液的注射针插通的孔,所述送电线圈以包围所述孔的方式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所述送电线圈在构成其线圈的导体间具备连接器。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所述支承体具有以可供用于注入药液的注射针插通的方式切去而成的缺口部,所述送电线圈与所述缺口部的形状相匹配地形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所述送电线圈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末松克辉樋村敦司八木健奈良一孝贺屋秀介荒井恒宪
申请(专利权)人: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