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疤痕康复理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8397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疤痕康复理疗仪,包括壳体、纳米微针滚筒、固定支架、支撑顶板、扩散罩、红外线发生器、内支撑板和可拆卸组件,所述支撑顶板设于壳体顶壁上,所述固定支架设于支撑顶板上,所述纳米微针滚筒可转动设于固定支架上,所述可拆卸组件设于固定支架和支撑顶板的连接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皮肤理疗仪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集纳米微针和红外发热于一体,促进血液循环,辅助药物吸收,促进疤痕成熟,便于对纳米微针进行拆卸,便于更换的疤痕康复理疗仪。康复理疗仪。康复理疗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疤痕康复理疗仪


[0001]本技术属于皮肤理疗仪
,具体是指一种疤痕康复理疗仪。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意义上把瘢痕治疗药物涂抹于皮肤的表面,进行按揉,大多的药物成分及只能渗入表皮的角质层,吸收效果非常有限,目前市场上采用微针滚筒结构实施皮肤局部保养的产品功能比较单一,其主要结构为一个单一的微针滚筒,接一个手柄设计,滚筒的微针突出部分大约0.3mm~1.5mm,主要用于面部皮肤微针穿透表皮角质层,实现局部刺激,促进表皮细胞结构自恢复性生殖的目的,但是,这种产品的功能单一,不能同时满足使用者的皮肤滋润或营养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纳米微针和红外发热于一体,促进血液循环,辅助药物吸收,促进疤痕成熟,便于对纳米微针进行拆卸,便于更换的疤痕康复理疗仪。
[0004]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疤痕康复理疗仪,包括壳体、纳米微针滚筒、固定支架、支撑顶板、扩散罩、红外线发生器、内支撑板和可拆卸组件,所述支撑顶板设于壳体顶壁上,所述固定支架设于支撑顶板上,所述纳米微针滚筒可转动设于固定支架上,纳米微针滚筒在滚动时,可短时间内在皮肤上打出超过20万个微细的小孔,每根针的间距保证了能在治疗的皮肤部位保留较大面积的正常皮肤不受损害,这样就在不完全破坏皮肤结构的同时建立了大量的皮肤微细通道,涂抹的活性营养成分就能顺利通过这些微细的皮肤通道到真皮中、下层,使皮肤快速吸收,补充营养及水分,从而达到淡纹、淡斑、美白、紧肤、嫩肤的目的,同时,由于微针所造成皮肤的机械“微损伤”,有类似于点阵激光的效果,启动皮肤的修复机制,刺激真皮胶原蛋白的增生,可以修复凹坑,抑制皮脂腺的分泌,打开角化的毛囊口,取到缩小毛孔,减轻瘢痕,促进皮肤新陈代谢,保持皮肤弹性,达到延缓皮肤的衰老,保持年轻态的目的,所述可拆卸组件设于固定支架和支撑顶板的连接处,能够便于对固定支架进行拆卸,从而对纳米微针滚筒进行拆卸,便于对纳米微针滚筒进行更换,所述内支撑板设于壳体内,所述红外线发生器设于内支撑板上,所述扩散罩贯穿支撑顶板设于红外线发生器上,红外线发生器用于发射红外线,红外线可穿过皮肤,直接使肌肉、皮下组织等产生热效应,加速血液物质循环,增加新陈代谢、减少疼痛、增加肌肉松弛、产生按摩效果等。
[0005]优选地,所述可拆卸组件包括通孔一、移动轮、通孔二、固定套板、卡接板、连接板、滑槽、弹簧、内板和卡接槽,所述通孔一嵌设于支撑顶板上,所述通孔二贯穿通孔一、支撑顶板和壳体侧壁设置,所述滑槽设于通孔二内侧壁上,所述内板设于通孔二内,所述卡接槽设于固定支架内侧壁上,所述卡接板贯穿通孔和内板可滑动设置且与卡接槽卡接,所述固定套板固定套接于卡接板上,所述移动轮连接于固定套板滑动设于滑槽内,所述弹簧贯穿卡
接板一端设于内板外侧壁上,所述弹簧另一端设于固定套板外侧壁上,所述连接板设于卡接板一端上,拉动连接板带动卡接板移出卡接槽,卡接板移动带动固定套板带动移动轮在滑槽上滑动,同时带动弹簧被拉伸,解除对固定支架的卡接,便于对固定支架和纳米微针滚筒整体进行拆卸,便于对纳米微针滚筒进行更换。
[0006]优选地,所述壳体顶部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圈,所述壳体上设有盖体,所述盖体底部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圈,所述内螺纹圈和外螺纹圈可螺纹连接,将盖体固定在壳体上,将纳米微针滚筒密封存放,防止落入灰尘、感染细菌等。
[0007]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手部,便于对壳体进行拿取,对纳米微针滚筒进行使用。
[0008]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电池盒和开关按钮,便于控制红外线发生器的打开和关闭。
[0009]本技术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疤痕康复理疗仪通过红外线发生器和纳米微针滚筒的设置,促进血液循环,辅助药物吸收,促进疤痕成熟,通过可拆卸组件的设置,拉动连接板带动卡接板移出卡接槽,卡接板移动带动固定套板带动移动轮在滑槽上滑动,同时带动弹簧被拉伸,解除对固定支架的卡接,便于对固定支架和纳米微针滚筒整体进行拆卸,便于对纳米微针滚筒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疤痕康复理疗仪的整体结构图;
[0011]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疤痕康复理疗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3]其中,1、壳体,2、纳米微针滚筒,3、固定支架,4、支撑顶板,5、扩散罩,6、红外线发生器,7、内支撑板,8、可拆卸组件,9、通孔一,10、移动轮,11、通孔二,12、固定套板,13、卡接板,14、连接板,15、滑槽,16、弹簧,17、内板,18、卡接槽,19、盖体,20、内螺纹圈,21、外螺纹圈,22、手部,23、电池盒,24、开关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疤痕康复理疗仪,包括壳体1、纳米微针滚筒2、固定支架3、支撑顶板4、扩散罩5、红外线发生器6、内支撑板7和可拆卸组件8,支撑顶板4设于壳体1顶壁上,固定支架3设于支撑顶板4上,纳米微针滚筒2可转动设于固定支架3上,
可拆卸组件8设于固定支架3和支撑顶板4的连接处,内支撑板7设于壳体1内,红外线发生器6设于内支撑板7上,扩散罩5贯穿支撑顶板4设于红外线发生器6上,壳体1顶部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圈21,壳体1上设有盖体19,盖体19底部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圈20,内螺纹圈20和外螺纹圈21可螺纹连接,壳体1上设有手部22,壳体1上设有电池盒23和开关按钮24。
[0017]如图2所示,可拆卸组件8包括通孔一9、移动轮10、通孔二11、固定套板12、卡接板13、连接板14、滑槽15、弹簧16、内板17和卡接槽18,通孔一9嵌设于支撑顶板4上,通孔二11贯穿通孔一9、支撑顶板4和壳体1侧壁设置,滑槽15设于通孔二11内侧壁上,内板17设于通孔二11内,卡接槽18设于固定支架3内侧壁上,卡接板13贯穿通孔和内板17可滑动设置且与卡接槽18卡接,固定套板12固定套接于卡接板13上,移动轮10连接于固定套板12滑动设于滑槽15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疤痕康复理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纳米微针滚筒、固定支架、支撑顶板、扩散罩、红外线发生器、内支撑板和可拆卸组件,所述支撑顶板设于壳体顶壁上,所述固定支架设于支撑顶板上,所述纳米微针滚筒可转动设于固定支架上,所述可拆卸组件设于固定支架和支撑顶板的连接处,所述内支撑板设于壳体内,所述红外线发生器设于内支撑板上,所述扩散罩贯穿支撑顶板设于红外线发生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疤痕康复理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组件包括通孔一、移动轮、通孔二、固定套板、卡接板、连接板、滑槽、弹簧、内板和卡接槽,所述通孔一嵌设于支撑顶板上,所述通孔二贯穿通孔一、支撑顶板和壳体侧壁设置,所述滑槽设于通孔二内侧壁上,所述内板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举临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