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烯丙基聚醚胺精馏装置的冷凝腔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048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冷凝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烯丙基聚醚胺精馏装置的冷凝腔结构。所述的固定基座的上端固定有保温壳体,保温壳体的中间设置有溢流出料仓,溢流出料仓的侧壁密封镶嵌有类W形冷却槽,类W形冷却槽的内部设置有精馏液流通槽;所述的溢流出料仓的中间固定有溢流通道,溢流通道下端与保温壳体底部的排出口连接,所述的溢流出料仓上端口固定有数组排气冷却风机,排气冷却风机的上端连接有净化收集罩。它采用两组冷却系统,针对精馏冷凝过程中不同的形态的产物进行进一步冷却处理,大大提高的冷凝、冷却的效率。冷却的效率。冷却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烯丙基聚醚胺精馏装置的冷凝腔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冷凝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烯丙基聚醚胺精馏装置的冷凝腔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烯丙基聚醚胺是化学有机化合物。本产品无毒、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不会水解变质。并与多种组份有良好的相溶性。作为聚羧酸系水泥减水剂中主要原材料使用,合成的聚羧酸高效系减水剂有较强的水泥颗粒分散性保持能力,使产品具有掺量低、减水率高、增强效果好、耐久性、不锈蚀钢筋及对环境友好等特点。
[0003]在工业化生产烯丙基聚醚的过程中的,需要对反应产生的混合物质进行精馏,需要考虑液体均匀混合、保温和液体流动性等多方面的保障,而现有的精馏设备冷凝效果差,从而导致烯丙基聚醚胺的分离效率降低,间接提升企业生产成本,不能达到满意的精馏效果,故提供一种烯丙基聚醚胺精馏装置的冷凝腔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烯丙基聚醚胺精馏装置的冷凝腔结构,它采用两组冷却系统,针对精馏冷凝过程中不同的形态的产物进行进一步冷却处理,大大提高的冷凝、冷却的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固定基座、保温壳体、溢流出料仓、类W形冷却槽、精馏液流通槽、溢流通道、排气冷却风机、净化收集罩、排出口;所述的固定基座的上端固定有保温壳体,保温壳体的中间设置有溢流出料仓,溢流出料仓的侧壁密封镶嵌有类W形冷却槽,类W形冷却槽的内部设置有精馏液流通槽;所述的溢流出料仓的中间固定有溢流通道,溢流通道下端与保温壳体底部的排出口连接,所述的溢流出料仓上端口固定有数组排气冷却风机,排气冷却风机的上端连接有净化收集罩。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精馏液流通槽呈螺旋结构,且最外层连接有进液口。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类W形冷却槽内部输送通道呈螺旋结构,且类W形冷却槽的表面及最内侧连接有进出液连接座。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精馏液流通槽的出液口分布在最内侧下半部。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溢流通道的高度为溢流出料仓高度的三分之二,且溢流通道的上端口为喇叭状结构。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净化收集罩与外置空气净化系统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精馏液流通槽出液口连接有单向泵。
[0012]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有两部分冷却系统组成,通过冷热交换的方式进行急速冷凝,精馏后的气体能够冷凝成液体;冷凝液通过精馏液流通槽进入到溢流出料仓进行自然冷却,并通过溢流的方式进行出料。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精馏液流通槽5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固定基座1、保温壳体2、溢流出料仓3、类W形冷却槽4、精馏液流通槽5、溢流通道6、排气冷却风机7、净化收集罩8、排出口9、进液口10、进出液连接座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18]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0019]参看如图1

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固定基座1、保温壳体2、溢流出料仓3、类W形冷却槽4、精馏液流通槽5、溢流通道6、排气冷却风机7、净化收集罩8、排出口9;所述的固定基座1的上端固定有保温壳体2,保温壳体2的中间设置有溢流出料仓3,溢流出料仓3的侧壁密封镶嵌有类W形冷却槽4,类W形冷却槽4的内部设置有精馏液流通槽5;所述的溢流出料仓3的中间固定有溢流通道6,溢流通道6下端与保温壳体2底部的排出口9连接,所述的溢流出料仓3上端口固定有数组排气冷却风机7,排气冷却风机7的上端连接有净化收集罩8。
[0020]其中,所述的精馏液流通槽5呈螺旋结构,且最外层连接有进液口10;所述的类W形冷却槽4内部输送通道呈螺旋结构,且类W形冷却槽4的表面及最内侧连接有进出液连接座11。采用螺旋结构的冷凝通道与冷媒通道提高冷凝效果,使精馏气体快速冷凝成液体沉积在精馏液流通槽5的底部;
[0021]另外,所述的精馏液流通槽5的出液口分布在最内侧下半部;所述的溢流通道6的高度为溢流出料仓3高度的三分之二,且溢流通道6的上端口为喇叭状结构;所述的净化收集罩8与外置空气净化系统连接;所述的精馏液流通槽5出液口连接有单向泵。精馏液流通槽5出液口分布在下半部分及出液口连接单向泵,主要是将冷凝后的液体输送到溢流出料仓3的内部,通过溢流出料仓3内部排气冷却风机7的作用进行进一步的额冷却作业。净化收集罩8收集气体进行净化处理减少毒性。
[0022]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冷媒从进出液连接座11充满整个类W形冷却槽4形成循环后,将精馏蒸汽从进液口10导入精馏液流通槽5的内部,高温蒸汽与类W形冷却槽4内壁接触迅速凝结成水珠沉积在精馏液流通槽5的底部,伴随冷凝液的增加通过精馏液流通槽5尽头的输送泵将冷凝液输送到溢流出料仓3的内部,通过溢流出料仓3顶端的排气冷却风机7进行二次冷却,降低冷凝液的温度;随着溢流出料仓3内部冷凝液的增加从溢流通道6顶端渗溢出去完成出料作业。
[0023]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有两部分冷却系统组成,通过冷热交换的方式进行急速冷凝,精馏后的气体能够冷凝成液体;冷凝液通过精馏液流通槽进入到溢流出料仓进行自然冷却,并通过溢流的方式进行出料。
[002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
[002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烯丙基聚醚胺精馏装置的冷凝腔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固定基座(1)、保温壳体(2)、溢流出料仓(3)、类W形冷却槽(4)、精馏液流通槽(5)、溢流通道(6)、排气冷却风机(7)、净化收集罩(8)、排出口(9);所述的固定基座(1)的上端固定有保温壳体(2),保温壳体(2)的中间设置有溢流出料仓(3),溢流出料仓(3)的侧壁密封镶嵌有类W形冷却槽(4),类W形冷却槽(4)的内部设置有精馏液流通槽(5);所述的溢流出料仓(3)的中间固定有溢流通道(6),溢流通道(6)下端与保温壳体(2)底部的排出口(9)连接,所述的溢流出料仓(3)上端口固定有数组排气冷却风机(7),排气冷却风机(7)的上端连接有净化收集罩(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烯丙基聚醚胺精馏装置的冷凝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馏液流通槽(5)呈螺旋结构,且最外层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斌殷冬风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晨化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