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多级结构的微针载药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037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具有多级结构的微针载药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具有多级结构的微针载药贴片包括:微针基底;至少一个微针针体,所述微针针体形成于所述微针基底上;其中,所述微针针体包括针尖层和分离层;所述针尖层位于所述微针针体的尖端,所述分离层位于所述微针基底和所述针尖层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微针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刺穿皮肤角质层,并且能够保持药物的稳定性。所选的材料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环境友好,不会对人体皮肤组织带来毒副作用。该多级结构的微针载药贴片具有双层结构,分别装载不同的药物,可实现双相药物释放,所述分离层快速释放药物,针尖层则缓慢释放药物,可用于多种难以根除、易复发的顽固性疾病。易复发的顽固性疾病。易复发的顽固性疾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多级结构的微针载药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级结构的微针载药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透皮给药是替代口服给药的一种重要给药方式,但是由于皮肤屏障的限制,只有一部分具有合适物理化学性质的分子才能够被透皮吸收。微针作为一种透皮给药技术,以其无痛穿透皮肤、克服角质层屏障、创建微尺度通道从而增强给药能力而闻名,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0003]目前研究最多的为快速释放药物型微针载药贴片,其针尖一般是由易溶于水的聚合物基质组成,支撑体可以选择可溶性聚合物基质、可降解聚合物基质甚至金属基质等,药物分布在针尖当中。当微针插入皮肤之后,载药针尖优先接触皮肤组织液,快速溶解并释放出药物。
[0004]但是,对于一些难以根除、易复发的顽固性疾病,短期给药无法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缓慢释药,除了可以减少给药次数,提高顺应性,实现长期治疗的目的,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血药浓度稳定,避免峰谷现象,降低毒副作用。但是缓慢释药方式由于初期给药不足使药物的血药浓度过低,达不到应有的疗效。
[0005]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级结构的微针载药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微针载药贴片初期释药速度缓慢,导致初期给药不足使药物的血药浓度过低,达不到高效治疗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具有多级结构的微针载药贴片,包括:
[0009]微针基底;
[0010]至少一个微针针体,所述微针针体形成于所述微针基底上;
[0011]其中,所述微针针体包括针尖层和分离层;所述针尖层位于所述微针针体的尖端,所述分离层位于所述微针基底和所述针尖层之间。
[0012]所述的具有多级结构的微针载药贴片,其中,所述微针针体的针尖尺寸为100

1000μm;所述微针针体的针尖底座尺寸为5

20mm,且所述针尖底座之间的间距为100

1000μm。
[0013]所述的具有多级结构的微针载药贴片,其中,所述微针针体的形状选自圆锥、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六棱锥、七棱锥、八棱锥中的一种。
[0014]一种如上所述的具有多级结构的微针载药贴片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0015]将疏水性聚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搅拌均匀后得到疏水性聚合物溶液;
[0016]将高分子聚合物和葡聚糖醛酸透明质酸钠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后得到水凝胶;
[0017]将所述疏水性聚合物溶液与缓释药物混合均匀后倒入微针模具中,对所述微针模具进行负压抽真空干燥处理,经干燥固化后制得所述针尖层;
[0018]然后将所述水凝胶与快释药物混合均匀后继续倒入所述微针模具中,对所述微针模具进行负压抽真空干燥处理,制得所述分离层;
[0019]最后继续向所述微针模具倒入所述水凝胶,经干燥固化后,制得具有多级结构的微针载药贴片;
[0020]其中,所述疏水性聚合物选自粘均分子量大于5000的羟基酸聚合物、粘均分子量大于5000的聚内酯类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1]所述高分子聚合物选自透明质酸和/或其衍生物、麦芽糖、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2]所述的具有多级结构的微针载药贴片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羟基酸聚合物包括聚乳酸和/或其共聚物,所述共聚物包括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和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中一种或多种;所述聚内酯类聚合物为聚己内脂/聚乙二醇/聚丙交酯共聚物。
[0023]所述的具有多级结构的微针载药贴片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中的

OCH(CH3)COO

结构单元数与

OCH2COO

结构单元数的比例为1:1~9:1;
[0024]所述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中的

OCH2CH2O

结构单元数与

OCH(CH3)COO

结构单元数的比例为1:1~1:4;
[0025]所述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中的

OCH2CH2O

结构单元数与

OCH(CH3)COO

结构单元数的比例为1:1~3:1;
[0026]所述聚己内脂/聚乙二醇/聚丙交酯共聚物中的

O(CH2)5COO

结构单元数、

OCH2CH2O

结构单元数与

OCH(CH3)COO

结构单元数的比例为1:1:1。
[0027]所述的具有多级结构的微针载药贴片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二氧六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醚、丙酮、氯乙烯和乙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8]所述的具有多级结构的微针载药贴片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疏水性聚合物溶液的浓度为0.1~10%w/v;所述水凝胶的浓度为1~50%w/v。
[0029]所述的具有多级结构的微针载药贴片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透明质酸的相对分子量为0.1万至1万;所述葡聚糖醛酸透明质酸钠的相对分子量为1万至10万。
[0030]所述的具有多级结构的微针载药贴片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和葡聚糖醛酸透明质酸钠的摩尔比为5:1或5:2。
[0031]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多级结构的微针载药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具有多级结构的微针载药贴片包括:微针基底;至少一个微针针体,所述微针针体形成于所述微针基底上;其中,所述微针针体包括针尖层和分离层;所述针尖层位于所述微针针体的尖端,所述分离层位于所述微针基底和所述针尖层之间。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微针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刺穿皮肤角质层,并且能够保持药物的稳定性。所选的材料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环境友好,不会对人体皮肤组织带来毒副作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复杂昂贵的设备,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该多级结构的微针载药贴片具有双层结构,分别装载不同的药物,可实现双相药物释放,所述分离层快速释放药物,针尖层则缓慢
释放药物,可用于多种难以根除、易复发的顽固性疾病。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多级结构的微针载药贴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得的微针载药贴片的光学显微镜图和荧光显微镜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2制得的微针载药贴片的光学显微镜图;
[003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制得的微针载药贴片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003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制得的微针载药贴片在体外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级结构的微针载药贴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微针基底;至少一个微针针体,所述微针针体形成于所述微针基底上;其中,所述微针针体包括针尖层和分离层;所述针尖层位于所述微针针体的尖端,所述分离层位于所述微针基底和所述针尖层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级结构的微针载药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针体的针尖尺寸为100

1000μm;所述微针针体的针尖底座尺寸为5

20mm,且所述针尖底座之间的间距为100

100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级结构的微针载药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针体的形状选自圆锥、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六棱锥、七棱锥、八棱锥中的一种。4.一种如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具有多级结构的微针载药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将疏水性聚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搅拌均匀后得到疏水性聚合物溶液;将高分子聚合物和葡聚糖醛酸透明质酸钠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后得到水凝胶;将所述疏水性聚合物溶液与缓释药物混合均匀后倒入微针模具中,对所述微针模具进行负压抽真空干燥处理,经干燥固化后制得所述针尖层;然后将所述水凝胶与快释药物混合均匀后继续倒入所述微针模具中,对所述微针模具进行负压抽真空干燥处理,制得所述分离层;最后继续向所述微针模具倒入所述水凝胶,经干燥固化后,制得具有多级结构的微针载药贴片;其中,所述疏水性聚合物选自粘均分子量大于5000的羟基酸聚合物、粘均分子量大于5000的聚内酯类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高分子聚合物选自透明质酸和/或其衍生物、麦芽糖、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多级结构的微针载药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基酸聚合物包括聚乳酸和/或其共聚物,所述共聚物包括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和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中一种或多种;所述聚内酯类聚合物为聚己内脂/聚乙二醇/聚丙交酯共聚物。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鹏李星星邵俊东林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