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隐形车衣的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60297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隐形车衣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丙烯酸树脂的组分进行调控,并对其制备步骤进行限制,在不使用外源增粘树脂、软化剂、防老剂等助剂的情况下,使树脂具备了无色透明、低毒、耐候性好的优点,剥离力大,不同极端环境对剥离力影响较小;高温老化时,外观无黄变,树脂性能稳定;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对隐形车衣的TPU基材引入了硼酸酯基团,通过制备过程中引入的活性H,在TPU分子内部形成分子内氢键,降低表面能,提升耐脏污能力,并借助硼酸酯键的可逆性,使隐形车衣具备了自修复性能,进一步增强了隐形车衣的使用寿命与美观性。用寿命与美观性。用寿命与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隐形车衣的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树脂
,具体为一种用于隐形车衣的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以融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据专家预测,未来几年,我国的汽车拥有量将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随之而来的隐形车衣市场在中国发展成为将成为一个庞大的黄金产业。目前,汽车使用隐形车衣有7大好处:
[0003]1、优良的延展性:尽管车身各个地方弧度不一样,隐形车衣能完美的贴合在车身上,优良的隐形车衣材质都是TPU材质。
[0004]2、超强耐黄变特性:使用时间的延长会让车漆看上去老旧,这就是黄变,黄变是不可逆也不可延缓的,尤其是白车,隐形车衣具有超强耐黄变特性,可以让车持久的保持新车般的光鲜,质保期长。
[0005]3、水晶般的透明性:隐形车衣大都是透明膜,其出色透明性让他可以完美的与车融为一体,既不影响车漆颜色,还能进一步提升汽车亮度,有的可以给汽车提亮20%

30%。
[0006]4、超强防腐蚀特性:酸雨、虫尸、鸟粪等对车漆的化学性腐蚀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旦被腐蚀就会照成永久性伤害。而隐形车衣的超强防腐蚀特性可以无缝的帮助车身抵挡各种腐蚀因素。
[0007]5、超强防刮伤特性:防刮伤是很多人选择隐形车衣的最重要因素,爱车贴了隐形车衣后基本可以无视寻常的小磕小碰。
[0008]6、增加美观。根据个人喜好,粘贴隐形车衣能个性化美观爱车。
[0009]一般地,为提高隐形车衣的以上好处,隐形车衣外层都涂有软质涂料或硬质涂料,但车衣贴合年久会老化退色,且需要无残胶剥离并更换。目前市场上的车贴胶粘剂大都是双组份的丙烯酸树脂,大都初粘性和耐黄变较差,因此急需一种单组分、高初粘、高硬度、耐黄变树脂来粘合隐形车衣。
[0010]中国专利申请号:CN 110527464A提到高粘耐黄变防爆膜胶水的制备方法,它只是先通过有机单体和引发剂合成胶水原液,后续胶水原液还要添加增粘树脂提高其高粘性,添加固化剂以确保后续固化凝固,这就是典型的双组分体系的胶水,双组分体系胶水后续施工工序多,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0011]目前,国内单组分丙烯酸胶水产品种类较少且质量欠佳,本专利合成的单组分胶水可以直接或稀释到一定固含后施工,溶剂完全挥发后树脂初粘性大,硬度高且耐黄变性能优异,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隐形车衣的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以
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1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隐形车衣的丙烯酸树脂,具有以下特征:所述丙烯酸树脂由有机单体、溶剂、引发剂和络合剂组成;
[0014]所述有机单体由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以及软单体组成,其中所述软单体为丙烯酸异辛酯或丙烯酸丁酯中的任一种;
[0015]所述有机单体各组分包括:软单体30~60份、丙烯酸甲酯20~4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

10份、醋酸乙烯酯1

10份、丙烯酸1~10份;
[0016]进一步的,所述有机单体各组分包括:丙烯酸异辛酯34~52.3份,丙烯酸甲酯27~36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3~7份,醋酸乙烯酯2.3~7份,丙烯酸1~5份。
[0017]进一步的,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正己烷、丙酮、甲苯或异丙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8]进一步的,所述溶剂各组分包括:乙酸乙酯100~150份、正己烷10~50份、丙酮10~20份、甲苯1~10份、异丙醇10~50份;
[0019]进一步的,所述溶剂各组分包括:乙酸乙酯120~140份,异丙醇20~40份,甲苯1~5份,正己烷20~40份。
[0020]进一步的,所述引发剂添加量为0.1

0.8份,所述引发剂组分为过氧化二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或偶氮二异庚腈中的任意一种。
[0021]进一步的,所述络合剂添加量为0.01

0.5份,所述络合剂组分为乙酰丙酮铝、异丙氧基钛中的任意一种。
[0022]在丙烯酸树脂的制备过程中,制备出的成品需要考虑其初粘性与其自身的内聚力,使其在具备足够粘性的同时,可以起到将二者不同部分的物体黏结一起不分散的目的。在丙烯酸树脂的组分内,加大软单体的添加量可以提高丙烯酸树脂的初粘性,但降低了其内聚力;加大硬单体的添加量可以提高丙烯酸树脂的内聚力,但降低了树脂的初粘性;加大络合剂的添加量也可以提高丙烯酸树脂的内聚力,但添加量太多会引起存储不稳定或导致树脂凝胶,因此本专利技术针对丙烯酸树的特点与隐形车衣的使用条件,对丙烯酸树脂的组成进行调整,并对其制备步骤进行进一步的限定,以制备出可以满足隐形车衣使用条件的丙烯酸树脂。
[0023]一种用于隐形车衣的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S1.将溶剂加入三口烧瓶内,水浴加热;
[0025]S2.向三口烧瓶内缓慢滴加引发剂与有机单体的混合物,保温反应;
[0026]S3.反应结束后加入溶剂稀释,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溶解有络合剂的溶剂溶液,搅拌均匀,即可得丙烯酸树脂。
[0027]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S1.将甲苯与部分乙酸乙酯加入三口烧瓶内,水浴加热;
[0029]S2.向三口烧瓶内缓慢滴加引发剂与有机单体的混合物,保温反应;
[0030]S3.反应结束后加入异丙醇与正己烷稀释,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溶解有乙酰丙酮铝的剩余乙酸乙酯溶液或溶解有异丙氧基钛的异丙醇溶液,搅拌均匀,即可得丙烯酸树脂。
[003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乙酸乙酯添加量为乙酸乙酯添加总量的40

80%。
[003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水浴加热温度为60

75℃。
[003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保温反应的反应时间为5

20h。
[0034]在制备规程中,可将全部甲苯和40%~80%的乙酸乙酯加入三口烧瓶,以保证反应体系中添加的单体的初始浓度在45%~60%之间,体系浓度太高时,反应途中容易出现放热过快,而过多的热量又导致引发剂的快速分解,这又加速反应放热,类似爆聚现象,这种反应出来的分子量偏大且分子链排列混乱,树脂质量偏差;体系浓度偏低时,生产效率偏低。当反应温度过高,聚合反应进行得非常迅速,也容易产生爆聚现象,使树脂体系不稳定,出现分层现象或絮状物,优选地,反应温度为60~70℃。
[0035]溶剂挥发乙酸乙酯为低沸点溶剂,需要加一些相对高沸点的甲苯来降低体系的挥发性,通过滴加引发剂和有机单体可以保证反应的均衡性和稳定性,也可以及时稀释反应放出的热量,避免出现危险。最后,在转速500~800rad/min下加入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隐形车衣的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树脂由有机单体、溶剂、引发剂和络合剂组成;所述有机单体由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以及软单体组成,其中所述软单体为丙烯酸异辛酯或丙烯酸丁酯中的任一种;所述有机单体各组分包括:软单体30~60份、丙烯酸甲酯20~4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

10份、醋酸乙烯酯1

10份、丙烯酸1~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隐形车衣的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单体各组分包括:丙烯酸异辛酯34~52.3份,丙烯酸甲酯27~36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3~7份,醋酸乙烯酯2.3~7份,丙烯酸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隐形车衣的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正己烷、丙酮、甲苯或异丙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隐形车衣的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各组分包括:乙酸乙酯100~150份、正己烷10~50份、丙酮10~20份、甲苯1~10份、异丙醇10~50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隐形车衣的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各组分包括:乙酸乙酯120~140份,异丙醇20~40份,甲苯1~5份,正己烷20~40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隐形车衣的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添加量为0.1

0.8份,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或偶氮二异庚腈中的任意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隐形车衣的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络合剂添加量为0.01

0.5份,所述络合剂为乙酰丙酮铝、异丙氧基钛中的任意一种。8.一种用于隐形车衣的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溶剂加入三口烧瓶内,水浴加热;S2.向三口烧瓶内缓慢滴加引发剂与有机单体的混合物,保温反应;S3.反应结束后加入溶剂稀释,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溶解有络合剂的溶剂溶液,搅拌均匀,即可得丙烯酸树脂。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隐形车衣的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甲苯与部分乙酸乙酯加入三口烧瓶内,水浴加热;S2.向三口烧瓶内缓慢滴加引发剂与有机单体的混合物,保温反应;S3.反应结束后加入异丙醇与正己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奕杰沙宝祥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纳科达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