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珠磨循环自动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028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珠磨循环自动切换装置,包括第一珠磨循环容器和第二珠磨循环容器、珠磨机、第一电动控制阀、第二电动控制阀、第三电动控制阀、第四电动控制阀、第一监控单元和第二监控单元;珠磨机的输入口通过管路分别与第一珠磨循环容器和第二珠磨循环容器的出料口连接,分别构成第一出料流路和第二出料流路;第一监控单元和第二监控单元分别设于第一珠磨循环容器和第二珠磨循环容器上方实现第一珠磨循环容器和第二珠磨循环容器中物料数量的监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引入成像识别系统,监测流量,使珠磨机与料缸间物料自动循环,减少了珠磨机空运转时间,避免了不必要的能耗,并降低了人工成本。并降低了人工成本。并降低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珠磨循环自动切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性色浆生产领域、有色涂料,尤其是涉及一种珠磨分散工艺中双缸循环自动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日用品、艺术、交通等领域都对颜色着色提出新的需求,而作为涂料、印刷、日用品等着色需要重要的领域,水性色浆、有色涂料被广泛使用。市场的发展需要,使得水性色浆、有色涂料工业快速崛起,走向整体化、节能化的发展趋势,色浆、有色涂料制造需要快速发展,产业趋向也必须向高效、低碳、智能控制发展。
[0003]一般对于同一颜料色浆或有色涂料来说,粒径越小,细度越小,着色力也越高,颜色光泽就越高,颜色展现性越好,颜色就漂亮。当然,色浆的细度,因为当粒子变小,分散难度提高,效果和其比表面积增大时,储存稳定性也收到影响。色浆制造企业,通常是通过珠磨制备得到粒径均匀,细度符合行业应用的水性色浆。
[0004]研磨不同的细度水性色浆或有色涂料产品,需要将水性色浆或有色涂料由存储设备中多次循环用泵抽进入珠磨机中,以此实现颜料颗粒磨细到细度符合要求。色浆工厂由于颜色生产需要,通常配有数十台珠磨机,加工色浆量不同,珠磨机器容积也差别很大。由于常规流量计在水性色浆场景中,因色浆或有色涂料配方中表面活性剂产生大量气泡,无法使用。传统液面控制用重量控制,在水性色浆通过重量称量过程中,由于成本和固定工位的限制,也难以大量使用,备多导致成本高等问题,所以目前水性色浆生产中,双缸循环的珠磨工艺大多依赖人力操作,耗时耗力,且会造成珠磨机较多的空运转时间,导致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常规流量计和重量称在技术和成本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珠磨循环自动切换装置,通过引入成像识别系统,监测流量,使珠磨机与料缸间物料自动循环,减少了珠磨机空运转时间,避免了不必要的能耗,并降低了人工成本。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保护一种珠磨循环自动切换装置,包括第一珠磨循环容器和第二珠磨循环容器、珠磨机、第一电动控制阀、第二电动控制阀、第三电动控制阀、第四电动控制阀、第一监控单元和第二监控单元,其中具体地:
[0008]珠磨机的输入口通过管路分别与第一珠磨循环容器和第二珠磨循环容器的出料口连接,分别构成第一出料流路和第二出料流路,所述珠磨机的输出口通过管路分别与第一珠磨循环容器和第二珠磨循环容器对接,分别构成第一进料流路和第二进料流路;
[0009]第一电动控制阀、第二电动控制阀、第三电动控制阀、第四电动控制阀分别设于第一进料流路、第二进料流路、第一出料流路、第二出料流路上;
[0010]第一监控单元和第二监控单元分别设于第一珠磨循环容器和第二珠磨循环容器上方实现第一珠磨循环容器和第二珠磨循环容器中物料数量的监控。
[0011]珠磨循环自动切换装置还包括进料泵,所述进料泵能够将第一珠磨循环容器和第二珠磨循环容器中的物料泵入珠磨机。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泵的进料口分别与第一出料流路、第二出料流路的末端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料流路、第二出料流路的始端分别与第一珠磨循环容器和第二珠磨循环容器的底部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珠磨循环容器和第二珠磨循环容器均为敞口容器。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料流路、第二进料流路的始端分别与所述珠磨机的输出口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料流路、第二进料流路的末端分别置于第一珠磨循环容器和第二珠磨循环容器的顶部上方,或与第一珠磨循环容器和第二珠磨循环容器的顶部侧壁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珠磨机的输出口上设有流量传感器。
[0018]进一步地,所述珠磨循环自动切换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动控制阀、第二电动控制阀、第三电动控制阀、第四电动控制阀、进料泵、珠磨机、第一监控单元、第二监控单元、流量传感器电连接。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0020]1、本技术方案中珠磨循环自动切换装置采用全自动循环,引入成像识别系统,一键智能控制,省时省力;
[0021]2、本技术方案中珠磨循环自动切换装置自动监测色浆生产珠磨阶段流量,本技术方案中的第一监控单元和第二监控单元在本场景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与一般传统的流量计(或液位计)有本质上的区别,传统的流量计检测时当管道内的液体很少时会出现严重测量偏差,甚至无法判别管道内的流体情况,会出现错误讯号输出,而本技术方案采用监控单元进行的图像识别技术能弥补这一缺点,同时采用监控单元采用的视觉识别方法均可下载使用目前成熟的算法程序,极其方便,容易实现工业化的普及;
[0022]3、本技术方案中珠磨循环自动切换装置能够通过实时的物料出料监控防止珠磨机空转,提升设备运转效率,进一步降低生产能耗。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方案中珠磨循环自动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第一珠磨循环容器,2、第二珠磨循环容器,3、珠磨机,4、进料泵,5、第一电动控制阀,6、第二电动控制阀,7、第三电动控制阀,8、第四电动控制阀,9、第一监控单元,10、第二监控单元,11、流量传感器,12、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方案中如未明确说明的部件型号、材料名称、连接结构、控制方法、算法等特征,均视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常见技术特征。
[0026]本技术方案在研发构思开始时,构思的基础方案及分析过程为:水性色浆或有色涂料生产中普遍采用双缸珠磨分散工艺分散颜料,物料在珠磨机与双料缸间循环运转,通过一台珠磨机配套2个料缸,将A缸中的物料用泵泵入珠磨机,通过珠磨后进入B缸,然后反其道由B

A,这样要来回反复多次,此过程中缸内物料是否全部泵完,全靠人眼来不断的观察,这样会难免发生差错,稍不留神就会发生 A缸中的料已抽完却没及时转换至B料缸,使珠磨机打空车,无效工作,浪费能源,并且还会造成珠磨机损坏,因此本技术方案结合实施的物料监控,引入成像识别系统以及监测流量,使珠磨机与料缸间物料自动循环,减少了珠磨机空运转时间,避免了不必要的能耗,并降低了人工成本。
[0027]实施例1
[0028]本技术中的珠磨循环自动切换装置,包括第一珠磨循环容器1和第二珠磨循环容器2、珠磨机3、第一电动控制阀5、第二电动控制阀6、第三电动控制阀7、第四电动控制阀8、第一监控单元9和第二监控单元10,其中具体地参见图1。本技术方案中的物料指的是水性色浆流体。
[0029]珠磨循环自动切换装置还包括控制器12,控制器12分别与第一电动控制阀5、第二电动控制阀6、第三电动控制阀7、第四电动控制阀8、进料泵4、珠磨机3、第一监控单元9、第二监控单元10、流量传感器11电连接。本技术方案中的珠磨机3和进料泵4中均通过伺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珠磨循环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珠磨循环容器(1)和第二珠磨循环容器(2);珠磨机(3),所述珠磨机(3)的输入口通过管路分别与第一珠磨循环容器(1)和第二珠磨循环容器(2)的出料口连接,分别构成第一出料流路和第二出料流路,所述珠磨机(3)的输出口通过管路分别与第一珠磨循环容器(1)和第二珠磨循环容器(2)对接,分别构成第一进料流路和第二进料流路;第一电动控制阀(5)、第二电动控制阀(6)、第三电动控制阀(7)、第四电动控制阀(8),分别设于第一进料流路、第二进料流路、第一出料流路、第二出料流路上;第一监控单元(9)和第二监控单元(10),分别设于第一珠磨循环容器(1)和第二珠磨循环容器(2)上方实现第一珠磨循环容器(1)和第二珠磨循环容器(2)中物料数量的监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珠磨循环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珠磨循环自动切换装置还包括进料泵(4),所述进料泵(4)能够将第一珠磨循环容器(1)和第二珠磨循环容器(2)中的物料泵入珠磨机(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珠磨循环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泵(4)的进料口分别与第一出料流路、第二出料流路的末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珠磨循环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流路、第二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银根虞幸芝张磊彭阳光俞秋华徐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彩生色料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