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的生活垃圾焚烧烟气脱硝脱酸除尘一体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60286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优化的生活垃圾焚烧烟气脱硝脱酸除尘一体化系统。它包括超声波雾化NaClO2氧化脱硝系统、SDA半干法及碱液喷射脱酸系统、输灰系统和除尘系统;SDA半干法及碱液喷射脱酸系统包括SDA半干法脱酸系统和碱液喷射脱酸系统;碱液喷射脱酸系统与SDA半干法脱酸系统连接;原烟气管道、SDA半干法脱酸系统、连通烟道、除尘系统依次连接;超声波雾化NaClO2氧化脱硝系统连接在原烟气管道上;SDA半干法脱酸系统、除尘系统均与输灰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无白色烟羽,无废水产生、无催化剂消耗、整体投资成本低、系统耗能小的优点。系统耗能小的优点。系统耗能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优化的生活垃圾焚烧烟气脱硝脱酸除尘一体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烟气处理
,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优化的生活垃圾焚烧烟气脱硝脱酸除尘一体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十三五”期间燃煤电厂经“超低排放”改造,烟气污染物减排效果显著,为其他非电行业尝试“超低排放”烟气治理做出典范。例如在固废领域,对于生活垃圾焚烧烟气排放限值,部分省市(如上海、深圳、浙江、海南等,尤其是浙江,)已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标准,比国家标准或欧盟标准要求更高,要求达到超低排放的标准(即排放限值SO2≤35mg/m3、NOx≤50mg/m3、烟尘≤5mg/m3)。
[0003]脱酸工艺方面,《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

2014)实施后,垃圾焚烧线脱酸工艺一般在半干法脱酸后加配干法脱酸进行提标改造;2019年后,为满足进一步的酸性气体和颗粒物排放要求,部分地方排放标准较严区域新建垃圾焚烧线会加配湿法脱酸设施,脱酸组合工艺为“半干法+干法+湿法”三级脱酸。脱硝工艺方面,前期采用炉内SNCR脱硝即可满足排放要求,随着NOx排放指标提升,近年在SNCR基础上加配SCR脱硝进行提标改造。为满足超低排放要求,当前较为完备的垃圾焚烧烟气治理工艺路线为“SNCR+SDA半干法脱酸+干法脱酸+活性炭喷射吸附二噁英+布袋除尘+湿法脱酸+SCR”。
[0004]然而随着烟气净化系统越来越完备,带来以下问题:1)湿法脱硫,耗水量大,且有大量废水需处理;2)湿法脱酸造成烟气温降大,为避免冒白烟以及后端可能存在SCR脱硝烟温要求,通常需配置换热设备等,系统造价较高,能耗高;3)SCR脱硝催化剂费用通常占整个脱硝系统初期投资比例较高,且后续每隔2~3年需要更换,运行成本较高。
[0005]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垃圾焚烧烟气治理工艺路线中的湿法脱酸、SCR脱硝工艺进行优化改进,以提供一种新型的无废水产生、无催化剂消耗、整体投资成本低、系统耗能小的生活垃圾焚烧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优化的生活垃圾焚烧烟气脱硝脱酸除尘一体化系统,无白色烟羽,无废水产生、无催化剂消耗、整体投资成本低、系统耗能小;克服了现有技术生活垃圾焚烧烟气治理工艺中采用湿法脱硫技术水耗量大、废水处理量大、白色烟羽等问题,采用SCR脱硝技术催化剂投资运行成本高等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优化的生活垃圾焚烧烟气脱硝脱酸除尘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超声波雾化NaClO2氧化脱硝系统、SDA半干法及碱液喷射脱酸系统、输灰系统和除尘系统;
[0008]SDA半干法及碱液喷射脱酸系统包括SDA半干法脱酸系统和碱液喷射脱酸系统;碱液喷射脱酸系统与SDA半干法脱酸系统连接;
[0009]原烟气管道、SDA半干法脱酸系统、连通烟道、除尘系统依次连接;
[0010]超声波雾化NaClO2氧化脱硝系统连接在原烟气管道上;
[0011]SDA半干法脱酸系统、除尘系统均与输灰系统连接。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超声波雾化NaClO2氧化脱硝系统包括NaClO2供液箱、超声波雾化器、NaClO2气雾投加均布区、氧化反应区;NaClO2供液箱与超声波雾化器连接;
[0013]NaClO2气雾投加均布区设置在原烟气管道内,超声波雾化器通过第一连通管路与NaClO2气雾投加均布区连通;氧化反应区位于原烟气管道内、且位于NaClO2气雾投加均布区与SDA半干法脱酸系统的烟气入口之间。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NaClO2气雾投加均布区设置多个第一支管,每个第一支管上别布置多个NaClO2气雾出口;
[0015]NaClO2气雾出口与烟气流向呈同向布置。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原烟气管道内布置圆盘混合器,圆盘混合器位于NaClO2气雾投加均布区下游侧;
[0017]原烟气管道内同一截面布置多个圆盘混合器,和/或原烟气管道内多个截面布置圆盘混合器。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SDA半干法脱酸系统包括消石灰浆液箱、浆液输送泵、SDA塔本体、旋转雾化器、烟气分配器及头部给料槽;
[0019]烟气分配器安装在SDA塔本体上端;原烟气管道与烟气分配器连接;SDA塔本体上设置SDA塔烟气出口;
[0020]头部给料槽安装在SDA塔本体上部;消石灰浆液箱通过浆液输送泵与头部给料槽连接;
[0021]头部给料槽与旋转雾化器连接。
[00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碱液喷射脱酸系统包括NaOH溶液存储箱、碱液输送泵、双流体喷枪、压缩空气缓冲罐;NaOH溶液存储箱、碱液输送泵、双流体喷枪依次连接;压缩空气缓冲罐与双流体喷枪依连接;
[0023]双流体喷枪出口布置在旋转雾化器的下方,且沿SDA塔本体塔壁均匀布置。
[002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除尘系统选用袋式除尘器;连通烟道连接在SDA塔烟气出口与袋式除尘器之间。
[002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输灰系统包括第一皮带输送机、第二皮带输送机和公共皮带输送机;
[0026]第一皮带输送机连接在SDA塔本体下方;
[0027]第二皮带输送机连接在袋式除尘器下方;
[0028]公共皮带输送机连接在第一皮带输送机和第二皮带输送机之间、且通过斗提机与灰库连接。
[0029]本技术采用优化的生活垃圾焚烧烟气脱硝脱酸除尘一体化系统,优势如下:
[0030](1)本技术采用超声波雾化NaClO2氧化脱硝、反应区借助烟道空间无需专门反应器/塔,且雾化器设备占地面积小,整体施工/维护简单,投资成本低;
[0031](2)本技术中的氧化脱硝不使用催化剂,避免了催化剂中毒、更换的问题,且与SCR反应器相比可降低系统的压损,运行费用低;
[0032](3)本技术中的碱液喷射脱酸仅需在SDA塔适当位置开孔布置双流体喷枪,建
造/改造费用低;
[0033](4)本技术中的碱液喷射脱酸采用SDA塔作为脱酸反应器,可省去湿法塔以及为后续SCR反应配置的GGH等设备,有效降低烟气净化系统阻力,有效减少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
[0034](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脱硝脱酸除尘效果在满足达标排放、不增加投资成本的前提下,可以有效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技术的流程示意图。
[0036]图2为本技术中的NaClO2气雾投加均布区结构示意图。
[0037]上述图1中的A表示原烟气的流向;B表示净烟气的流向;C表示外排飞灰;M表示干法脱酸喷射点;N表示活性炭喷射点;D表示电源;G表示旋转卸灰阀;H表示引风机。
[0038]上述图2中的F表示烟气流向。
[0039]图中1

超声波雾化NaClO2氧化脱硝系统,1.1

NaClO2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化的生活垃圾焚烧烟气脱硝脱酸除尘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超声波雾化NaClO2氧化脱硝系统(1)、SDA半干法及碱液喷射脱酸系统、输灰系统(4)和除尘系统(6);SDA半干法及碱液喷射脱酸系统包括SDA半干法脱酸系统(2)和碱液喷射脱酸系统(3);碱液喷射脱酸系统(3)与SDA半干法脱酸系统(2)连接;原烟气管道(5)、SDA半干法脱酸系统(2)、连通烟道(8)、除尘系统(6)依次连接;超声波雾化NaClO2氧化脱硝系统(1)连接在原烟气管道(5)上;SDA半干法脱酸系统(2)、除尘系统(6)均与输灰系统(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的生活垃圾焚烧烟气脱硝脱酸除尘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超声波雾化NaClO2氧化脱硝系统(1)包括NaClO2供液箱(1.1)、超声波雾化器(1.2)、NaClO2气雾投加均布区(1.3)、氧化反应区(1.4);NaClO2供液箱(1.1)与超声波雾化器(1.2)连接;NaClO2气雾投加均布区(1.3)设置在原烟气管道(5)内,超声波雾化器(1.2)通过第一连通管路(L1)与NaClO2气雾投加均布区(1.3)连通;氧化反应区(1.4)位于原烟气管道(5)内、且位于NaClO2气雾投加均布区(1.3)与SDA半干法脱酸系统(2)的烟气入口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优化的生活垃圾焚烧烟气脱硝脱酸除尘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NaClO2气雾投加均布区(1.3)设置多个第一支管(L11),每个第一支管(L11)上别布置多个NaClO2气雾出口(L12);NaClO2气雾出口(L12)与烟气流向呈同向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优化的生活垃圾焚烧烟气脱硝脱酸除尘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原烟气管道(5)内布置圆盘混合器(7),圆盘混合器(7)位于NaClO2气雾投加均布区(1.3)下游侧;原烟气管道(5)内同一截面布置多个圆盘混合器(7),和/或原烟气管道(5)内多个截面布置圆盘混合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荆涵李力黄杨朱翔方攀周胜常关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