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骨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984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身骨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车身骨架结构包括:轮罩内板、纵梁以及加强结构,纵梁设于轮罩内板的下侧且与轮罩内板连接,加强结构包括: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第一加强板设于轮罩内板的内壁,第一加强板的下端延伸至轮罩内板的底部,第二加强板设于纵梁,第二加强板的邻近轮罩内板的一端与第一加强板的下端连接,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分别为独立成型件。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身骨架结构,结构强度高,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分别为独立成型件,使得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可以根据安装位置对加强结构的造型需求进行灵活调整,从而实现加强结构复杂造型的可行性。行性。行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骨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身骨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车辆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车辆已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其中,轮罩内板与纵梁之间通常使用加强板进行固定连接,以提升轮罩内板与纵梁的连接强度,但相关技术中的加强板通常为一体结构,并受安装位置空间狭小以及车身骨架结构复杂的影响,导致加强板的成型以及安装难度大且加强效果不佳,从而影响车身骨架整体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身骨架结构,所述车身骨架结构具有结构强度高的优点。
[0004]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车身骨架结构的车辆。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骨架结构,包括:轮罩内板;纵梁,所述纵梁设于所述轮罩内板的下侧且与所述轮罩内板连接;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设于所述轮罩内板的内壁,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下端延伸至所述轮罩内板的底部,所述第二加强板设于所述纵梁,所述第二加强板的邻近所述轮罩内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分别为独立成型件。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骨架结构,加强结构包括设于轮罩内板的内壁的第一加强板和设于纵梁的第二加强板,第一加强板的下端与第二加强板临近轮罩内板的一端连接,可以较好地提升轮罩内板的结构强度,并使得纵梁上的应力可以向上传递分散,利于提升车身骨架结构的结构强度。此外,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分别为独立成型件,使得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可以根据安装位置对加强结构的造型需求进行灵活调整,从而实现加强结构复杂造型的可行性。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加强板的邻近所述轮罩内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下端焊接连接。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加强板包括:第一子加强板和第二子加强板,所述第一子加强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子加强板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子加强板的下端延伸至所述轮罩内板的底部且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邻近所述轮罩内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子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子加强板分别为独立成型件。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子加强板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三加强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子加强板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三加强板的下端与所述纵梁连接,在由上向下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加强板朝向后侧倾斜延伸,所述第二子
加强板朝向前侧倾斜延伸。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身骨架结构还包括:地板面板和横梁,所述纵梁设于所述地板面板与所述轮罩内板之间,所述横梁沿左右方向延伸且设于所述地板面板上,所述第二加强板远离所述轮罩内板的一端与所述横梁连接。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上端面高于所述轮罩内板,所述车身骨架结构还包括侧围总成,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上端与侧围总成的内壁连接。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结构还包括: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三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加强板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加强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加强板连接,所述第三加强板的下端与所述纵梁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加强板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型腔,在由下向上的方向上,所述型腔的宽度增大。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加强板的部分朝向远离所述轮罩内板的方向凸起,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轮罩内板之间限定出第一空腔;和/或,所述第二加强板的部分向上凸起,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纵梁之间限定出第二空腔。
[00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车身骨架结构。
[00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加强结构包括设于轮罩内板的内壁的第一加强板和设于纵梁的第二加强板,第一加强板的下端与第二加强板临近轮罩内板的一端连接,可以较好地提升轮罩内板的结构强度,并使得纵梁上的应力可以向上传递分散,利于提升车身骨架结构的结构强度。此外,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分别为独立成型件,使得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可以根据安装位置对加强结构的造型需求进行灵活调整,从而实现加强结构复杂造型的可行性。
[00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骨架结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骨架结构的轮罩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骨架结构的第一子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骨架结构的第二子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骨架结构的第二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骨架结构的第三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骨架结构的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车身骨架结构100;
[0027]轮罩内板1;纵梁2;
[0028]加强结构3;
[0029]第一加强板31;第一子加强板311;第二子加强板312;第一空腔313;
[0030]第二加强板32;第二空腔321;第三加强板33;型腔331;
[0031]地板面板4;横梁5;压边10;安装孔20。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0034]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骨架结构100。
[0035]如图1

5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骨架结构100,包括:轮罩内板1、纵梁2以及加强结构3。其中,纵梁2设于轮罩内板1的下侧且与轮罩内板1连接。其中,纵梁2大致沿前后方向延伸,轮罩内板1的下端可以与纵梁2的外侧贴合并通过螺栓结构等紧固件连接,由此,使得纵梁2可以较好地在前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骨架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轮罩内板(1);纵梁(2),所述纵梁(2)设于所述轮罩内板(1)的下侧且与所述轮罩内板(1)连接;加强结构(3),所述加强结构(3)包括:第一加强板(31)和第二加强板(32),所述第一加强板(31)设于所述轮罩内板(1)的内壁,所述第一加强板(31)的下端延伸至所述轮罩内板(1)的底部,所述第二加强板(32)设于所述纵梁(2),所述第二加强板(32)的邻近所述轮罩内板(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强板(31)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31)和所述第二加强板(32)分别为独立成型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骨架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板(32)的邻近所述轮罩内板(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强板(31)的下端焊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骨架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31)包括:第一子加强板(311)和第二子加强板(312),所述第一子加强板(311)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子加强板(312)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子加强板(312)的下端延伸至所述轮罩内板(1)的底部且与所述第二加强板(32)的邻近所述轮罩内板(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子加强板(311)和所述第二子加强板(312)分别为独立成型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骨架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3)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子加强板(312)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三加强板(33),所述第三加强板(3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子加强板(311)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三加强板(33)的下端与所述纵梁(2)连接,在由上向下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加强板(33)朝向后侧倾斜延伸,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超越黄毅钢王常清杨世印蓝庆生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