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972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第一辊装置(1),第一辊装置具有至少两个轴向平行地布置的辊(2、3),其中,在相邻的辊之间分别形成辊间隙(5),其中,所述辊(2、3)中的每个辊在其两个轴向端部(6)中的每个轴向端部上都具有辊轴颈(7、8)并且每个辊(2、3)都通过其两个辊轴颈(7、8)支承,其中,至少在所述辊中的第一辊(2)的第一辊轴颈(7)上和所述辊中的第二辊(3)的相邻第一辊轴颈(7)上分别轴向并排地布置有至少两个轴承(9、10),其中,在所述第一辊(2)的第一辊轴颈(7)上的内部轴承(9)与所述第二辊(3)的第一辊轴颈(7)上的外部轴承(10)之间产生压应力并且在所述第一辊(2)的第一辊轴颈(7)上的外部轴承(10)与所述第二辊(3)的第一辊轴颈(7)上的内部轴承(9)之间产生拉应力,或者反之亦然。或者反之亦然。或者反之亦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辊装置,该辊装置具有至少两个轴向平行地布置的辊,其中,在相邻的辊之间分别形成辊间隙,其中,所述辊中的每个辊在其两个轴向端部中的每个轴向端部上都具有辊轴颈并且每个辊都通过其两个辊轴颈支承,其中,至少在所述辊中的第一辊的第一辊轴颈上和所述辊中的第二辊的相邻第一辊轴颈上分别轴向并排地布置有至少两个轴承。

技术介绍

[0002]在辊磨机中,辊通过嵌装件中的支承部彼此定位。通过至少一个辊的进给可以设定辊之间的距离。在加工具有均匀的材料特性的传统材料时,辊通过或多或少恒定的、穿过辊压件的力流方向彼此挤压到支承部的对置的拱腹中并且保持在那里。只要力方向或多或少是恒定的并且辊间隙中的压力或随之而来的进给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不变,这对于加工质量就不是问题。对于大部分辊压过程来说,该进给足够精确,因为不存在较大的载荷变化。
[0003]相反,如果涉及到材料的加工,这种传统类型的辊磨机不适用于在连续制造的过程中由于辊压过程和在其进程中构造不同的材料特性并且由此在辊间隙中引起不同的工艺力。通过在要制造的材料幅中的不同的密度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具有至少两个轴向平行布置的辊(2、3)的辊装置(1),其中,在相邻的辊之间分别形成辊间隙(5),其中,所述辊(2、3)中的每个辊在所述辊的两个轴向端部(6)中的每个轴向端部上都具有辊轴颈(7、8)并且每个辊(2、3)都通过所述辊的两个辊轴颈(7、8)支承,其中,至少在所述辊中的第一辊(2)的第一辊轴颈(7)上和所述辊中的第二辊(3)的相邻第一辊轴颈(7)上分别轴向并排地布置有至少两个轴承(9、10),其中,在所述第一辊(2)的第一辊轴颈(7)上的内部轴承(9)与所述第二辊(3)的第一辊轴颈(7)上的外部轴承(10)之间产生压应力并且在所述第一辊(2)的第一辊轴颈(7)上的外部轴承(10)与所述第二辊(3)的第一辊轴颈(7)上的内部轴承(9)之间产生拉应力,或者反之亦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装置(1),具有至少三个轴向平行布置的辊(2、3、4),其中,至少在所述辊中的第三辊(4)的第一辊轴颈(7)上轴向并排地布置有两个轴承(9、10),其中,在所述第二辊(3)的第一辊轴颈(7)上的内部轴承(9)与所述第三辊(4)的第一辊轴颈(7)上的外部轴承(10)之间产生压应力并且在所述第二辊(3)的第一辊轴颈(7)上的外部轴承(10)与所述第三辊(4)的第一辊轴颈(7)上的内部轴承(9)之间产生拉应力,或者反之亦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辊装置(1),其中,至少在所述第一辊的第二辊轴颈上和在所述第二辊的相邻的第二辊轴颈上分别布置至少两个轴承,其中,与对置的第一辊轴颈侧面镜像对称地,在所述第一辊的第二辊轴颈上的内部轴承与所述第二辊的第二辊轴颈上的外部轴承之间产生压应力并且在所述第一辊的第二辊轴颈上的外部轴承与所述第二辊的第二辊轴颈上的内部轴承之间产生拉应力,或者反之亦然。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辊装置(1),其中,至少在所述第三辊(4)的第二辊轴颈(8)上布置有至少两个轴承(9、10),其中,与对置的第一辊轴颈侧面(7)镜像对称地,在所述第二辊(3)的第二辊轴颈(8)上的内部轴承(9)与所述第三辊(4)的第二辊轴颈(8)上的外部轴承(10)之间产生压应力并且在所述第二辊(3)的第二辊轴颈(8)上的外部轴承(10)与所述第三辊(4)的第二辊轴颈(8)上的内部轴承(9)之间产生拉应力,或者反之亦然。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辊装置(1),其中,至少在所述第一辊(2)的第一辊轴颈(7)和所述第二辊(3)的相邻的第一辊轴颈(8)上分别轴向并排地布置有至少三个轴承(9、10、11),其中,在一方面所述第一辊(2)的第一辊轴颈(7)上的内部轴承(9)和外部轴承(10)与另一方面所述第二辊(3)的第一辊轴颈(7)上的中间轴承单元(11)之间产生压应力,并且在一方面所述第一辊(2)的第一辊轴颈(7)上的中间轴承单元(11)与另一方面所述第二辊(3)的第一辊轴颈(7)上的内部轴承(9)和外部轴承(10)之间产生拉应力,或者反之亦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托马斯
申请(专利权)人:马修斯国际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