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缸发动机凸轮驱动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两缸发动机凸轮驱动模块。
技术介绍
[0002]相较三缸机,两缸发动机传热损失及摩擦损失小,其更加节能减排,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安装布置等特点,常用于小型发电机组或小型增程器等应用场景,凸轮轴作为发动机核心零部件,对发动机换气过程起到决定性作用。
[0003]目前的技术方案中,两缸机凸轮轴上凸轮相对于曲轴转角是固定,凸轮轴上进排气凸轮型线也是单一的、固定不变的,因此气门正时或气门升程是固定不变的,上述设计中的缺陷,难以满足发电机组或增程器等场景工况切换时对发动机换气过程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两缸发动机凸轮驱动模块。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两缸发动机凸轮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凸轮轴轴段、第二凸轮轴轴段和活塞座,所述第一凸轮轴轴段的一侧为大柱段另一侧为小柱段,所述第一凸轮轴轴段的外部远离小柱段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轴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缸发动机凸轮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凸轮轴轴段(4)、第二凸轮轴轴段(5)和活塞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轴轴段(4)的一侧为大柱段另一侧为小柱段,所述第一凸轮轴轴段(4)的外部远离小柱段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轴颈(43),所述第二凸轮轴轴段(5)的一侧为大柱段另一侧为小柱段,所述第二凸轮轴轴段(5)的外部远离小柱段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轴颈(52);所述第一凸轮轴轴段(4)和所述第二凸轮轴轴段(5)的大柱段外部均套有进气复合凸轮(7),所述第一凸轮轴轴段(4)和所述第二凸轮轴轴段(5)的大柱段外部均套有第一弹簧(6),其中,套在所述第一凸轮轴轴段(4)上的所述第一弹簧(6)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轴颈(43)与对应的所述进气复合凸轮(7)之间,套在所述第二凸轮轴轴段(5)上的所述第一弹簧(6)位于所述第二支撑轴颈(52)与对应的所述进气复合凸轮(7)之间,所述第一凸轮轴轴段(4)和所述第二凸轮轴轴段(5)的小柱段外部均套有排气复合凸轮(11),所述第一凸轮轴轴段(4)和所述第二凸轮轴轴段(5)的小柱段外部均套有第三弹簧(12),其中,套在所述第一凸轮轴轴段(4)上的所述第三弹簧(12)位于所述第一凸轮轴轴段(4)大柱段台阶面与对应的所述排气复合凸轮(11)之间,套在所述第二凸轮轴轴段(5)上的所述第三弹簧(12)位于所述第二凸轮轴轴段(5)大柱段台阶面与对应的所述排气复合凸轮(11)之间,所述进气复合凸轮(7)远离所述第一弹簧(6)以及所述排气复合凸轮(11)远离所述第三弹簧(12)的一侧均设置有活塞座(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缸发动机凸轮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座(10)的外部均固定连接在发动机缸盖或罩盖上,所述活塞座(10)的内腔中均设置有活塞杆(8),所述活塞杆(8)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进气复合凸轮(7)或所述排气复合凸轮(11)的端面相接触,所述活塞杆(8)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活塞座(10)的内腔之间形成密闭的空腔,该空腔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弹簧(9),所述第二弹簧(9)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活塞座(10)的内壁相固定,所述第二弹簧(9)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活塞杆(8)的活塞环相固定,所述活塞座(10)的外部均连接有气体管路(3)且所述气体管路(3)与对应的所述活塞座(10)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气体管路(3)的另一端连接有电磁阀(2),所述电磁阀(2)连接有气源(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缸发动机凸轮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复合凸轮(7)的中部均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佳鑫,李昆明,王浩东,李高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福瑞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