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癌症治疗的KRas抑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949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可用作KRas抑制剂的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包含这类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制备这类化合物的方法以及这些化合物在治疗癌症中的用途。癌症中的用途。癌症中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癌症治疗的KRas抑制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化学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可用作KRas抑制剂的具有新结 构的化合物、包含这类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制备这类化合物的方法以及这些化合物在治疗 癌症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Ras,即大鼠肉瘤致癌基因同系物,代表一组密切相关的单体球形蛋白,属于GTP酶蛋 白家族。具体而言,在正常生理条件下,Ras接受生长因子和各种其他细胞外信号而被激活, 负责调节细胞生长、存活、迁移和分化等功能。Ras的这些调节功能是通过GDP结合状态和 GTP结合状态之间的转换即“分子开关”来进行(Alamgeer等人,Current Opin Pharmacol.2013, 13:394

401)。与GDP结合的Ras是非活性形式,处于休眠或关闭状态,此时信号系统关闭, 当其暴露于一些促生刺激时会被活化,例如其可以被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GEF)诱导而释放 GDP并与GTP结合,结果是Ras被由此“开启”,从而转化为Ras活性形式,其募集并活化 各类下游效应子,进行信号传递,能够将细胞表面的信号传送至细胞质中,从而控制众多关 键的细胞过程如分化、存活和增殖(Zhi Tan等人,Mini

Reviews in Medicinal Chemistry,2016, 16,345

357)。
[0003]Ras具有GTP酶活性,其可以裂解GTP的末端磷酸而将其转化为GDP,即将其自身转 化为非活性状态。但是Ras的内源性GTP酶活性非常低,将GTP

Ras转化为GDP

Ras需要 外源性蛋白GAP(GTP酶激活蛋白)。GAP与Ras相互作用并促进GTP向GDP的转化。因此, 任何影响Ras与GAP相互作用或者影响GTP向GDP转化的Ras基因突变,都会导致Ras长 时间处于活化状态,由此向细胞持续传达生长和分裂的信号,刺激细胞不断增殖,最终导致 肿瘤形成和发展。
[0004]在人类肿瘤相关的基因中,存在三种遍在表达的Ras基因H

RAS、K

RAS和N

RAS, 其分别编码高度同源的、约21KDa的HRas、NRas、KRas蛋白。1982年,研究人员首次发现 Ras在癌细胞系中突变活化(Chang,E.H.等人,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982,79(16),4848

4852)。随后在不同癌症类型中进行的大型基 因组测序研究揭示,Ras蛋白在超过30%的癌症类型中发生突变,尤其在胰腺癌(>90%)、结 肠癌(45%)和肺癌(35%)中的突变率最高。转基因和基因工程小鼠模型也已经揭示,突变的Ras 蛋白足以驱动并引发多种类型的癌症,且Ras致癌基因对于多种癌症类型的肿瘤的维持和进 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在Ras突变癌症细胞系和癌症动物模型中,已经显示RNA干预能够 减缓肿瘤的生长。这些研究使得Ras肿瘤蛋白成为药学领域中广为接受的非常有吸引力的抗 癌药物靶点。
[0005]研究表明,Ras突变最常见于KRas,约85%的Ras突变驱动的癌症中可以观察到KRas 突变;绝大部分Ras突变发生在密码子G12、G13和Q61上,其中约80%的KRas突变又发 生于密码子12的甘氨酸处,例如G12C突变、G12D突变、G13D突变等。KRas突变常见于 胰腺癌、肺腺癌、结直肠癌、胆囊癌、甲状腺癌和胆管癌,也可见于25%的非小细胞肺癌患 者中
白来抑制异常的细胞增殖、从而治疗或预防肿瘤或癌症。
[0016]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式(I)的化合物、其异构体或它们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
[0017][0018]其中,
[0019]A选自C

R
a
或N,其中R
a
选自卤素、CN、硝基、C3‑6环烷基或任选被卤素取代的C1‑6烷 基;
[0020]R1、R2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或C1‑6烷基,其中所述烷基任选被独立地选自卤 素、

N(R
c
)2、

OR
c
或3

8元杂环烷基的基团取代;
[0021]Rb在每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H、卤素、CN或任选被卤素或CN取代的C1‑6烷基;
[0022]X选自键、

O



NH


[0023]R4选自H、卤素、C1‑6烷基、

C0‑6烷基

C6‑
10
芳基、

C0‑6烷基

C3‑8环烷基、

C0‑6烷基

C3‑8环烯基、

C0‑6烷基
‑3‑
8元杂环烷基、

C0‑6烷基
‑3‑
8元杂环烯基、

C0‑6烷基
‑5‑
10元杂芳基,其 中所述烷基、芳基、环烷基、环烯基、杂环烷基、杂环烯基和杂芳基任选被独立地选自以下 的一个或多个基团取代:卤素、任选被卤素取代的C1‑6烷基、

(CR
c
R
c
)0‑6‑
SR
c


(CR
c
R
c
)0‑6‑
(CO)0‑ꢀ1‑
OR
c


(CR
c
R
c
)0‑6‑
(CO)0‑1‑
N(R
c
)2,其中连接于芳基、环烷基、环烯基、杂环烷基、杂环烯基 或杂芳基上的

(CR
c
R
c
)0‑6‑
(CO)0‑1‑
N(R
c
)2任选通过其中N上连接的基团、连同与其所连接的环 状基团上的原子及相邻的原子一起形成4

7元含氮环状基团;
[0024]R
c
在每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H或任选被卤素取代的C1‑6烷基,或者其中连接在同一个碳 原子或氮原子上的两个R
c
各自独立地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或氮原子一起形成3

6元环状基 团;
[0025]E选自卤素、

O

R
d


N(R
d
)2‑
,其中R
d
各自独立地为H或任选被卤素取代的C1‑6烷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式(I)的化合物,其中,A选自C

R
a
或N,其中R
a
选自卤素、CN、硝基、C3‑6环烷基或任选被卤素取代的C1‑6烷基;R1、R2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或C1‑6烷基,其中所述烷基任选被独立地选自卤素、

N(R
c
)2、

OR
c
或3

8元杂环烷基的基团取代;R
b
在每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H、卤素、CN或任选被卤素或CN取代的C1‑6烷基;X选自键、

O



NH

;R4选自H、卤素、C1‑6烷基、

C0‑6烷基

C6‑
10
芳基、

C0‑6烷基

C3‑8环烷基、

C0‑6烷基

C3‑8环烯基、

C0‑6烷基
‑3‑
8元杂环烷基、

C0‑6烷基
‑3‑
8元杂环烯基、

C0‑6烷基
‑5‑
10元杂芳基,其中所述烷基、芳基、环烷基、环烯基、杂环烷基、杂环烯基和杂芳基任选被独立地选自以下的一个或多个基团取代:卤素、任选被卤素取代的C1‑6烷基、

(CR
c
R
c
)0‑6‑
SR
c


(CR
c
R
c
)0‑6‑
(CO)0‑1‑
OR
c


(CR
c
R
c
)0‑6‑
(CO)0‑1‑
N(R
c
)2,其中连接于芳基、环烷基、环烯基、杂环烷基、杂环烯基或杂芳基上的

(CR
c
R
c
)0‑6‑
(CO)0‑1‑
N(R
c
)2任选通过其中N上连接的基团、连同与其所连接的环状基团上的原子及相邻的原子一起形成4

7元含氮杂环;R
c
在每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H或任选被卤素取代的C1‑6烷基,或者其中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或氮原子上的两个R
c
各自独立地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或氮原子一起形成3

6元环状基团;E选自卤素、

O

R
d


N(R
d
)2‑
,其中R
d
各自独立地为H或任选被卤素取代的C1‑6烷基;R5为m为0或1;表示芳族环;B和D各自独立地选自N或C;Z、G和Y各自独立地选自C、N、O或S;R6、R7和R8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和任选被卤素取代的C1‑6烷基;条件是,B和D不同时为N;且Z、G、Y、D、B中至多三个不为C;或其异构体、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
为10.式(II)化合物或其异构体、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其中:A选自C

R
a
或N,其中R
a
选自卤素;R1、R2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或C1‑6烷基;R
b
在每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H、卤素、CN或任选被卤素或CN取代的C1‑6烷基;X选自键、

O



NH

;R4选自H、卤素、C1‑6烷基、

C0‑3烷基

C6‑
10
芳基、

C0‑3烷基

C3‑8环烷基、

C0‑3烷基

C3‑8环烯基、

C0‑3烷基

包含1、2或3个独立的选自N、O或S的杂原子的3

8元杂环烷基、

C0‑3烷基

包含1、2或3个独立的选自N、O或S的杂原子的3

8元杂环烯基、

C0‑3烷基

包含1、2或3个独立的选自N、O或S的杂原子的5

10元杂芳基,其中所述烷基、芳基、环烷基、环烯基、杂环烷基、杂环烯基和杂芳基任选被独立地选自以下的1、2或3个基团取代:卤素、任选被卤素取代的C1‑6烷基、

(CR
c
R
c
)0‑6‑
OR
c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尔昌仲伯禹张彦涛宋光琳汪瑞祥唐冰清胡旭波
申请(专利权)人:泰励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