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歧管、发动机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929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进气歧管、发动机和车辆,进气歧管包括:歧管总管、混合管部和稳压管部,歧管总管的一端形成为空气入口;混合管部内形成有混合腔,混合管部形成有与混合腔连通的多个油气进口,混合管部与歧管总管相连,混合管部形成有连通混合腔和歧管总管的混合气出口;稳压管部连接且连通歧管总管的另一端,稳压管部内形成有稳压腔,稳压管部形成有多个与稳压腔连通的支出气口。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进气歧管,通过设置与歧管总管相连的混合管部来实现对多种气体的初步混合,这样,使得歧管总管中的新鲜空气与多种循环气体的混合更均匀,进入每个气缸后可以保证稳定的燃烧,避免排放超标、性能下降和NVH不合格的现象的发生。生。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气歧管、发动机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进气歧管、发动机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指出,汽车发动机运转时,进气系统负责为发动机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并且与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排气再循环)气体、燃油蒸气、曲通油气混合,将混合气均匀稳定地送入气缸内进行燃烧。但是,如果EGR气体、燃油蒸气、曲通油气不能与新鲜空气均匀混合,那么进入到每个气缸的油气有较大差异,会造成发动机各缸燃烧状态不同,从而导致性能下降、排放超标、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不合格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进气歧管,所述进气歧管可以使得歧管总管中的新鲜空气与混合气混合更均匀,进入每个气缸的量均衡稳定,保证稳定燃烧,避免排放超标、性能下降和NVH不合格的现象的发生。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进气歧管的发动机。
[0005]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发动机的车辆。
[0006]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进气歧管,包括:歧管总管,所述歧管总管的一端形成为空气入口;混合管部,所述混合管部内形成有混合腔,所述混合管部形成有与所述混合腔连通的多个油气进口,所述混合管部与所述歧管总管相连,所述混合管部形成有连通所述混合腔和所述歧管总管的混合气出口;稳压管部,所述稳压管部连接且连通所述歧管总管的另一端,所述稳压管部内形成有稳压腔,所述稳压管部形成有多个与所述稳压腔连通的支出气口。
[0007]根据本技术的进气歧管,通过设置与歧管总管相连的混合管部来实现对多种气体的初步混合,这样,使得歧管总管中的新鲜空气与多种循环气体的混合更均匀,进入每个气缸后可以保证稳定的燃烧,避免排放超标、性能下降和NVH不合格的现象的发生。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油气进口包括用于连通碳罐管路的燃油蒸汽接口、用于连通油气分离器的曲通油气接口和用于连通EGR系统的EGR混合通道接口。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合管部沿所述歧管总管的周向延伸,多个所述油气进口沿所述混合管部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混合气出口形成于所述混合管部的径向内侧。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合管部形成为环形管状,所述混合气出口沿所述混合管部的周向延伸。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气出口的出气方向垂直于所述歧管总管的轴线方向,和/或,所述混合气出口在所述歧管总管的轴向方向的宽度为3mm

8mm。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歧管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在所述混合气出口位置
且连接在所述混合管部和所述歧管总管之间,所述挡板沿所述混合管部的周向延伸且封挡所述混合气出口的一部分。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板设在所述混合气出口与多个所述支出气口相邻的一侧。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气进口的进气方向相对于所述混合管部的径向方向倾斜,或,所述油气进口的进气方向沿所述混合管部的切线方向。
[0015]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发动机,包括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进气歧管。
[0016]根据本技术的发动机,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进气歧管,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整体性能。
[0017]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的车辆,包括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发动机。
[0018]根据本技术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第二方面的发动机,从而提高了车辆的整体性能。
[001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进气歧管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中所示的进气歧管的沿歧管总管径向的剖视图,混合气出口沿混合管部的周向延伸成圆环形;
[0022]图3是图1中所示的进气歧管的沿歧管总管径向的剖视图,混合气出口沿混合管部的周向延伸的角度为270
°

[0023]图4是图1中所示的进气歧管的沿歧管总管轴向的剖视图,混合气出口沿混合管部的周向延伸成圆环形;
[0024]图5是图1中所示的进气歧管的沿歧管总管轴向的剖视图,混合气出口沿混合管部的周向延伸的角度为270
°

[0025]图6是现有技术中进气歧管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进气歧管100;
[0028]歧管总管110;
[0029]混合管部120;
[0030]混合腔121;
[0031]油气进口122,燃油蒸汽接口1221,曲通油气接口1222,EGR混合通道接口 1223;
[0032]混合气出口123;
[0033]挡板124;
[0034]稳压管部130;
[0035]支出气口131。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7]下面参考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进气歧管100。
[0038]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进气歧管100,包括:歧管总管110、混合管部120和稳压管部130。
[0039]具体地,如图1所示,歧管总管110的一端形成为空气入口,混合管部120内形成有混合腔121,混合管部120形成有与混合腔121连通的多个油气进口122,多种循环气体可以通过油气进口122进入到混合腔121,进行初步的混合,混合管部120与歧管总管110 相连,混合管部120形成有连通混合腔121和歧管总管110的混合气出口123,经过混合腔121初步混合的多种循环气体可以进入到歧管总管110中与新鲜空气进行混合,稳压管部130连接且连通歧管总管110的另一端,稳压管部130内形成有稳压腔,稳压管部130 形成有多个与稳压腔连通的支出气口131,支出气口131用于与气缸相连,这样,可使进入每个气缸的混合气混合的更加均匀,可以稳定的燃烧,在本实施例中,支出气口131的数量为四个。
[0040]在现有技术中,如图6所示,通常的做法是在进气歧管稳压腔或者进气总管处分别设置进气管接头,从而将EGR气体、燃油蒸气、曲通油气引导入进气歧管与新鲜空气混合,使其混合,这样,混合气的混合时间过短,混合气混合的不够均匀,使得进入到每个气缸的油气有较大差异,会造成发动机各缸燃烧状态不同,从而导致性能下降、排放超标、NVH 不合格等问题。
[00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歧管总管,所述歧管总管的一端形成为空气入口;混合管部,所述混合管部内形成有混合腔,所述混合管部形成有与所述混合腔连通的多个油气进口,所述混合管部与所述歧管总管相连,所述混合管部形成有连通所述混合腔和所述歧管总管的混合气出口;稳压管部,所述稳压管部连接且连通所述歧管总管的另一端,所述稳压管部内形成有稳压腔,所述稳压管部形成有多个与所述稳压腔连通的支出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油气进口包括用于连通碳罐管路的燃油蒸汽接口、用于连通油气分离器的曲通油气接口和用于连通EGR系统的EGR混合通道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管部沿所述歧管总管的周向延伸,多个所述油气进口沿所述混合管部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混合气出口形成于所述混合管部的径向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管部形成为环形管状,所述混合气出口沿所述混合管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鹏飞侯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动力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