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加湿器的触点电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919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加湿器的触点电连接结构,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第一组件包括第一旋扣件和安装于第一旋扣件上的弹簧针/触点,第二组件包括与第一旋扣件相扣合的第二旋扣件和安装于第二旋扣件上的触点/弹簧针;第一组件正转将第一旋扣件扣合至第二旋扣件,弹簧针和触点形成电连接,弹簧针的活动端通过弹簧的弹力对触点保持抵触,通过设置弹簧针和触点,使第一组件盖上第二组件后可方便且快速地形成电连接,同时设置旋扣结构以实现组件之间的固定,使两者不轻易移位,避免弹簧针被反复磕碰,保证弹簧针和触点之间电连接的稳定性,而且用户无需特意对准以连接弹簧针和触点,第一组件正转旋扣到位即可。可。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加湿器的触点电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加湿器
,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加湿器的触点电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居家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低湿度地区和长期使用空调的场所,加湿器已成为家居中的必备小家电。
[0003]分体式的加湿器若分体组件内均设置有元器件,则需要组件分别连接电源,或者在分体组件之间设置电连接件,如申请号CN201520499501.9所公开的“一种分体式加湿器”,该专利通过设置外导线以实现外壳和底座之间的电连接,导线暴露在外部容易受到磕碰而产生松动,进而导致电连接不稳定或断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分体加湿器的触点电连接结构,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分体加湿器的触点电连接结构,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一旋扣件和安装于第一旋扣件上的弹簧针/触点,所述第二组件包括与第一旋扣件相扣合的第二旋扣件和安装于第二旋扣件上的触点/弹簧针;
[0007]所述第一组件正转将所述第一旋扣件扣合至所述第二旋扣件,所述弹簧针和触点形成电连接,所述弹簧针的活动端通过弹簧的弹力对所述触点保持抵触。
[0008]优选地,设有所述弹簧针的第一旋扣件或第二旋扣件设有保护孔,伸展状态的所述弹簧针穿过所述保护孔且端部外凸于表面,端部通过弹力可完全回缩至所述保护孔内。
[0009]优选地,设有所述触点的第二旋扣件或第一旋扣件设有通孔,所述触点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旋扣件或第一旋扣件的外表面齐平或基本齐平。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旋扣件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卡口,所述第二旋扣件设有适配所述定位卡口的定位卡块,所述第一旋扣件正转至所述定位卡块卡入所述定位卡口时,所述弹簧针与触点形成电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旋扣件的顶部设有圆缺开口,所述定位卡块设置于所述圆缺开口的弧侧壁,所述第一旋扣件的底部设有圆缺凸部,所述定位卡口设置于所述圆缺凸部的弧侧壁,所述第一旋扣件的圆缺凸部插入所述圆缺开口后正转将所述定位卡口扣合至所述定位卡块。
[0012]优选地,所述定位卡口沿着所述第一旋扣件的正转方向依次设有封闭端和开口端,所述第一旋扣件的旋转受所述封闭端限制。
[0013]优选地,所述开口端设有第一引导斜面,所述第一引导斜面倾斜向下。
[0014]优选地,所述定位卡块的顶端沿所述第二旋扣件的内表面水平延伸形成凸条,所述凸条先接触所述开口端的一侧底部设有第二引导斜面,所述第二引导斜面向所述凸条的
顶部倾斜。
[0015]优选地,所述触点设于所述圆缺开口的竖直侧壁和第二旋扣件的圆周侧壁之间的顶面。
[0016]优选地,所述弹簧针固定于一基板上,所述基板安装于第二旋扣件或第一旋扣的内部。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所述弹簧针和触点,使所述第一组件盖上所述第二组件后可方便且快速地形成电连接,同时设置旋扣结构以实现组件之间的固定,使两者不轻易移位,避免所述弹簧针被反复磕碰,保证所述弹簧针和触点之间电连接的稳定性,而且用户无需特意对准以连接所述弹簧针和触点,所述第一组件正转旋扣到位即可。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9]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0]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0021]图4为第一组件应用于加湿器盖体;
[0022]图5为图4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6为第二组件应用于加湿器的筒体;
[0024]图7为图6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第一旋扣件1,保护孔101,圆缺凸部102,定位卡口103,封闭端104,开口端105,第一引导斜面106,第二旋扣件2,顶面201,圆缺开口202,凸条203,定位卡块205,弹簧针3,触点4。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如图1

图7所示,一种分体加湿器的触点电连接结构,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一旋扣件1和安装于第一旋扣件1上的弹簧针3,所述第二组件包括与第一旋扣件1相扣合的第二旋扣件2和安装于第二旋扣件2上的触点4。本实施例和附图均以该结构为例进行说明,所述弹簧针3固定于一基板上,所述基板安装于第一旋扣件1的内部。
[0030]所述弹簧针3和触点4也可互换安装,即所述第一旋扣件1安装所述触点4,而所述
第二旋扣件2安装所述弹簧针3,通过设置所述弹簧针3和触点4,使所述第一组件盖上所述第二组件后可方便且快速地形成电连接。
[0031]若仅依靠所述弹簧针3和触点4的接触以实现将所述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之间的固定,容易导致组件易分离,进而导致电连接不稳定或断电,影响加湿器的正常使用,而且所述弹簧针3受力过多,容易变形弯折,影响使用寿命和电连接的稳定性,因此设置相互适配的旋扣件。
[0032]所述第一组件正转将所述第一旋扣件1扣合至所述第二旋扣件2,所述弹簧针3和触点4形成电连接,所述弹簧针3的活动端通过弹簧的弹力对所述触点4保持抵触,通过设置旋扣结构以实现组件之间的固定,使两者不轻易移位,避免所述弹簧针3被反复磕碰,保证所述弹簧针3和触点4之间电连接的稳定性,而且用户无需特意对准以连接所述弹簧针3和触点4,所述第一组件正转旋扣到位即可。
[0033]在本实施例中,设有所述弹簧针3的第一旋扣件1设有保护孔101,伸展状态的所述弹簧针3穿过所述保护孔101且端部外凸于表面,最大化地保护所述弹簧针3免受撞击,外露的端部受到撞击时也可通过弹簧的弹力完全回缩至所述保护孔101内。
[0034]在本实施例中,设有所述触点4的第二旋扣件2设有通孔以使所述触点4外露,所述触点4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旋扣件2的外表面齐平或基本齐平,所述弹簧针3无需内插至所述第二组件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加湿器的触点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一旋扣件和安装于第一旋扣件上的弹簧针/触点,所述第二组件包括与第一旋扣件相扣合的第二旋扣件和安装于第二旋扣件上的触点/弹簧针;所述第一组件正转将所述第一旋扣件扣合至所述第二旋扣件,所述弹簧针和触点形成电连接,所述弹簧针的活动端通过弹簧的弹力对所述触点保持抵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设有所述弹簧针的第一旋扣件或第二旋扣件设有保护孔,伸展状态的所述弹簧针穿过所述保护孔且端部外凸于表面,端部通过弹力可完全回缩至所述保护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点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设有所述触点的第二旋扣件或第一旋扣件设有通孔,所述触点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旋扣件或第一旋扣件的外表面齐平或基本齐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扣件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卡口,所述第二旋扣件设有适配所述定位卡口的定位卡块,所述第一旋扣件正转至所述定位卡块卡入所述定位卡口时,所述弹簧针与触点形成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天轮何杰凌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方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