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对一个目标进行操作的牵开器,所述牵开器包括: 一个带有远端和近端的主体; 一个牵开装置,所述牵开装置具有: 一个与所述主体的所述远端相连的头部; 一个放置在所述主体内的可移动连接器;和 若干根由形状记忆材料制成、具有记忆形状的针,所述针与所述连接器相连,所述针的所述记忆形状包括一个弧形部分;以及 一个与所述主体的所述远端相连接且穿过所述主体与所述连接器之间可操作连接的触动装置,所述触动装置受到触动后,会移动所述连接器,有选择地将所述针伸出所述头部或收回到所述头部中。(*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织牵开器,特别是一种可用作内窥镜装置的可伸缩组织牵开器,它可以穿过可伸缩内窥镜的工作腔。组织牵开器应用于内窥镜和开腔手术中,包括可伸缩的内窥镜检查、腹腔镜检查和普通外科手术。为了适应外科手术中的具体要求,这种组织牵开器的长度和直径可以是固定不变的或可以改变的。可伸缩内窥镜组织牵开器可用来固定住胃肠组织,从而以某种方式将其牵开和进行操作。组织牵开器能够通过调整针的形状和/或长度以及其位于牵开装置顶端的位置来抓住肠胃壁上的具体结构层。例如,通过调整组织牵开器,可以使其穿过粘膜层,并进入肌肉层进行抓取,从而与组织形成更可靠的连接,并能够对整个组织厚度进行操作。另一方面,通过调整这种仪器能够抓住粘膜层,从而可以仅对粘膜层进行操作。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有很多用来操作器官组织的常规仪器,用在内窥镜手术治疗胃食道反流病(GERD)的过程中,。例如,Laufer等人的第6,494,888B1号美国专利(下文统称为“Laufer”)的仪器,这是一种用来重新调整胃部组织结构的仪器。一个组织操纵器700包括一根细长的电缆组件716和一个由电缆组件716操纵的远端执行器718,以完成组织重构手术的各个步骤。参见Laufer的图9A到9F。末端执行器718有2个钳口元件720和722,它们是用来接合组织的,尤其是接合胃食管连接部(GEJ)的组织。在植入双元件固定器732和734的过程中(参见Laufer的图8),将一个螺旋器740旋进胃食管连接部组织中,并在所述组织处旋进足够长度,然后在如图9D和9E所示的开启位置处,在由钳口元件720和722形成的开口内,用螺旋器牵拉胃食管连接部组织。图3D中详细列出了这种螺旋形组织牵拉器740、741和742。然而,这些牵拉器都存在某种缺陷。例如,螺旋器740可能会穿透太深,如果胃部整个破裂(即穿过了粘膜层、肌肉层和浆膜层),可能会导致负面结果。因为主动脉、肝脏、膈膜和一些其它重要器官都很紧密的分布在胃的底部。如果螺旋器740穿过浆膜层,就很可能会损伤这些重要器官。同样,在撤出螺旋器740的时候,它本身的螺旋形状会使它不易从器官中拔出,因此医生必须用力将整个组件718拔出,这时很容易损伤到组织。取决于仪器进入角度的不同,螺旋器740可能仅仅进入到粘膜层。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由于粘膜是一层相对薄且松散的附着层,极有可能使固定器732、734仅仅植入粘膜中,从而使整个植入手术失败。同时,由于固定器是螺旋进入组织的,当螺旋器拧入组织中时其旋转可能会扭曲组织,因此会对组织造成不利的压迫,这种扭曲会损伤组织并导致它的功能衰减。与此同时,为了使螺旋器进入组织,必须旋转螺旋器。实际上,通过一个柔软细长的装置传送扭矩要比传输轴向负荷困难的多。因此,把针推入组织的方法要比把螺旋器拧入组织的方法更可靠。同时,因为仪器的啮合点施加到组织上的力不会伴随其另一个啮合点的反作用力,因此,所有的反作用力都必须通过仪器的轴提供。目前,在胃肠组织手术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通用的内视镜手术用的可伸缩组织抓钳(例如,奥林巴斯公司生产的名为奥林巴斯抓钳的仪器(目录编号为FG49L-1))。这种奥林巴斯抓钳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它不能穿过粘膜层牢固地抓住肌肉层。另一个缺点是它在抓住组织时要求对手柄保持压力,这样会占用使用者的手,而且还可能出现由于疏忽而放开组织。现有技术的这些装置在外科手术中都不能简单、安全、准确且有选择性地抓紧组织。
技术实现思路
众所周知,消化道组织主要有3层,从里到外依次是粘膜层、肌肉层和浆膜层。粘膜层是相对很薄的一层组织,很松散的附着在肌肉层上。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过程中插入固定器时,仅牵开粘膜层不能提供足够的褶皱。希望能够牵开胃壁的整个厚度,因为这种牵开能够提供有益的褶皱,从而能嵌入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用的褶皱固定器。通常并不希望在浆膜层上打孔。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浆膜层上的一个未封闭的穿孔,如果足够大的话,可能会使胃的内容物进入腹膜腔或者胸腔,从而导致潜在的致命感染。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使之能够克服上面所提到仪器缺点以及普通仪器类型使用方法中的弊端,并且能在手术中有效的抓住消化道组织,避免伤到浆膜,并能够在不压迫和/或撕裂组织的同时更好的抓住组织。各种内窥镜检查过程中都需要处理胃壁的具体结构层。例如,粘膜切除手术中,要将粘膜层从肌肉层上剥离并切除。目前这种手术操作方法是在粘膜层的下部注射液体,从而使粘膜层从肌肉层上鼓起来,使用电灸方法将粘膜组织切除。本专利技术中的组织牵开器可用来有选择地抓住粘膜层并把它从肌肉层上提起,因此使得粘膜切除术变得非常简单。当胃中形成一个很厚的褶皱时,必须更有力地抓住胃壁的肌肉层,以便在形成褶皱时确保胃壁将收缩到足够的厚度。通过调整针以及针在牵开器端头的伸出方式,可以使牵开器有选择地抓住胃壁的不同组织层。根据所施行的特定手术,能够抓住胃肠壁上的具体结构层是这种牵开器的优势所在。本专利技术中的组织牵开器还可以应用于腹腔镜和普通外科手术中。它可以用来牵开挡在外科手术区域中的器官或者在缝合时将组织拉到一起并保持在适当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制成的器官牵开器或组织并置器的一个优点是它既能够保持住组织,又不必夹在组织上。这种组织牵开器通过细针穿过组织,可以无损伤地保持住组织。为了进一步减少对组织的损伤,这些针的针头都是圆锥形的,而不是多面形状。尤其是在对敏感器官,例如胰脏,进行牵开时,这一点非常重要。目前使用的组织抓钳更多地使用具有损害性的齿状结合末端执行器,为了将组织保持住,要求施加夹持力,因此,在手术过程中会产生潜在的损伤。普通可伸缩内窥镜检查过程的一个通用程序是交换内窥镜。如果第一个镜的检查部位是在消化道内不易探到的一个位置,这时最好第二个镜(互换镜)也要在同一个位置,此时就可以用组织牵开器来引导第二个镜进入第一个镜所在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牵开器的可伸缩内窥镜能够提供一个可卸手柄。因此,当需要交换镜时,组织牵开器能够经过第一个镜,并布置在组织内的理想位置上。然后可以取下组织牵开器的手柄。之后,当第一个镜滑过组织牵开器轴并取下时,组织牵开器的轴留在原位。然后,第二个镜就可以通过组织牵开器的轴进入第一个镜原来所在的位置上,轴管如同一根导线一样。之后可以根据需要将组织牵开器的轴取下拿开。同时,还可以将这种牵开器制成使牵开器的远端放置在组织中,并和主轴分离开。在这种实施例中,仪器的远端以可卸方式与主轴相连,操纵线以可卸方式与针连接。针布置在目标组织内,仪器的轴向近端拉回,因此允许操纵线滑动时不受针的影响,仪器远端的滑动不受轴的影响。释放的端头牢牢地附着在组织上,可以作为一个标志器来应用,作为如荷包缝合闭合线、组织并置缝合的缝合附着点,以及多种装置例如PH值试样、微型胶囊相机和送料管的固定点。在本专利技术中的仪器和使用方法中,允许将针配置到深入穿过粘膜层并进入肌肉层,使其能更安全地附着在组织上,从而显著减少了使浆膜穿孔的可能性,也减少了因为插入过浅而仅仅抓在粘膜层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两个相对的点处接合组织,因而每个点的组织接合力都与另一个点上的力相对,结果就使得有很小的作用力传递到仪器的可伸缩轴上。使用这种装置并不要求轴提供很大的扭矩和轴向负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凯文·史密斯,马修·帕尔默,于尔根·科滕巴赫,乔斯·L·弗兰切塞,
申请(专利权)人:ID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