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后注浆器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后注浆器。
技术介绍
[000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具有桩身质量可靠、施工速度快、单位承载力造价低、施工场地文明等优点。目前,在软弱土地层中,由于管桩桩周土阻力提供承载力远小于桩身结构设计承载力,导致存在有桩身材料强度不能充分发挥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为:(1)存在土塞效应影响,管桩端阻力较小,且长期稳定性差;(2)管桩外表面非常光滑,高密实度混凝土亲土性较差,侧阻力较小,特别是在饱和软土层中效果更差。
[0003]这些缺陷制约了管桩的应用范围及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结合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提高桩基性价比的思路,扩大应用范围、改善应用效果,提出可采用后注浆技术提高管桩承载力;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管桩后注浆器多为仅能单独实现桩侧后注浆或桩底后注浆的后注浆器,对桩基承载性能的改善效果有限,且管路设置复杂或凸出于后注浆器外侧,较难插入土层中,存在有难以确保施工后管桩承载力效果达标、施工难度大的问题;因此,必须研制一种新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后注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浆器本体(1),注浆器本体(1)内部设有呈竖直设置的主注浆通道(2),主注浆通道(2)的顶部自注浆器本体(1)的顶面向外穿出,主注浆通道(2)的底部呈三叉状结构设置,主注浆通道(2)底部两侧的分叉部内均设有第一逆止阀(3),主注浆通道(2)底部两侧的分叉部上均还接有分别贯穿注浆器本体(1)两侧侧壁的桩底注浆通道(4),注浆器本体(1)内部还设有呈三叉状结构设置的桩侧注浆通道(5),桩侧注浆通道(5)的两侧分叉部分别自注浆器本体(1)顶面贴近其两侧端部的位置处贯穿出,桩侧注浆通道(5)的中部分叉部与主注浆通道(2)底部的中部分叉部连通在一起,桩侧注浆通道(5)的中部分叉部内还接有第二逆止阀(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后注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注浆通道(2)自注浆器本体(1)顶面穿出的管道外壁上设有管箍丝扣(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后注浆器,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桩底注浆通道(4)远离主注浆通道(2)侧的端部内均设有防堵塞(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后注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器本体(1)顶面上对称设有铰接于注浆器本体(1)顶面且覆盖对应侧桩侧注浆通道(5)两侧分叉部端部的挡片(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后注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侧注浆通道(5)的中部分叉部与主注浆通道(2)底部的中部分叉部连接的位置处设有变径结构(10),主注浆通道(2)底部的中部分叉部内还设有钢珠(11),钢珠(11)的直径大于变径结构(10)的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后注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逆止阀(3)包括第一阀体(31),第一阀体(31)可拆卸连接于主注浆通道(2)底部两侧的分叉部内,第一阀体(31)内部设有第一过浆空间(32),第一阀体(31)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过浆空间(32)连通的第一进浆口(33),第一阀体(31)底部开设有与第一过浆空间(32)连通的第一出浆口(34),第一过浆空间(32)内设有第一阀片(35)和第一弹簧(36),第一阀片(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文旭,唐文,伍捷,卢雨雪,陈雪峰,郑素娟,余翠萍,邹青青,徐桂芳,池乾恒,陈安,叶兴,叶阿春,蔡志强,许丹妮,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建中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