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磁力释放防火保护装置的减震支座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8175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磁力释放防火保护装置的减震支座,包括上支墩、下支墩、设在上、下支墩之间的缓震结构、设在缓震结构外侧的耐火层、设在耐火层外侧的磁力释放防火保护装置。磁力释放防火保护装置围绕上、下支墩外设置一周,包括上防火板、下防火板和磁力释放装置。上防火板设在上支墩下端,下防火板包括固定板、活动板和连接部,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下支墩的上端,活动板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活动板通过磁力释放装置与上防火板可释放固定连接。连接部包括合页机构和限位结构。在建筑防火部位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阻挡火势向上蔓延,阻拦因火灾造成的建筑剥落物下坠造成二次伤害。拦因火灾造成的建筑剥落物下坠造成二次伤害。拦因火灾造成的建筑剥落物下坠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磁力释放防火保护装置的减震支座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防火支座
,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磁力释放防火保护装置的减震支座。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减震隔震技术,通过在建筑中引入减震支座,达到延长地震周期,减少地震能量的传递的目的,以柔克刚,保护主体结构安全。
[0003]减震支座无论采用叠层橡胶支座还是钢支座,其内部均含有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本身耐热性差,在高温下极易变形、流淌甚至燃烧。一旦遇到火灾,减震支座直接暴露于明火中,将导致材料失效,进而导致支座受力不均,结构功能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严重时甚至引起建筑主体结构的损坏。
[0004]减震支座防火主要从隔绝明火、降低导热率、降低热辐射面积等方面考虑。目前,国内减震支座防火结构普遍采用内部填充隔热纤维等柔性材料适应变形,外部采用加气砖隔离热源。加气砖通过打孔或胶粘方式固定,加气砖本身强度不够,不耐冲击,尤其在火灾或地震条件下,加气砖极易粉碎掉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磁力释放防火保护装置的减震支座,能够解决火灾发生时明火直接冲击减震支座的防火层导致防火层易受损伤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具有磁力释放防火保护装置的减震支座,包括上支墩、下支墩、设在上支墩和下支墩之间的缓震结构、设在缓震结构外侧的耐火层、设在耐火层外侧的磁力释放防火保护装置。
[0008]所述磁力释放防火保护装置围绕上支墩和下支墩外设置一周,磁力释放防火保护装置包括上防火板、下防火板和设在上防火板和下防火板之间的磁力释放装置。
[0009]所述上防火板设在上支墩下端,下防火板设在下支墩上端。
[0010]所述下防火板包括固定板、活动板和连接部,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下支墩的上端,活动板位于上防火板和固定板之间且通过连接部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活动板上防火板之间留有间隙,活动板通过磁力释放装置与上防火板可释放固定连接。
[0011]所述连接部包括合页机构和限位结构,合页机构具有弹力,用于在磁力释放装置解除对活动板的约束时,带动活动板向背离缓震结构的方向转动打开,限位结构用于限定活动板转动打开的角度。
[0012]进一步地,所述磁力释放装置包括设在上防火板上的电磁开关和设在活动板上的销孔,电磁开关包括销轴,销孔与活动板弹性连接,销轴与销孔配合将活动板相对固定。
[0013]进一步地,所述磁力释放装置包括设在上防火板上的磁力部和设在活动板上的释放部,磁力部设有永磁铁,释放部设有热敏磁体,热敏磁体与活动板弹性连接,热敏磁体与
永磁铁相互吸合固定活动板。
[0014]进一步地,所述磁力释放装置设在上防火板和活动板靠近缓震结构的一侧。
[0015]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在活动板上与固定板连接一端背离缓震结构一侧的倒角,倒角用于在活动板转动打开至倒角与固定板上端接触时使活动板停止并保持。
[0016]进一步地,所述上防火板和下防火板均在靠近缓震结构的一侧贴合有柔性的复合隔热层,复合隔热层在相邻的活动板之间还设有延展部,延展部用于在活动板打开时连接相邻的活动板。
[0017]所述上防火板和下防火板均为钢制防护板,且上防火板和下防火板外表面均涂覆有防火涂料。
[0018]进一步地,所述耐火层包括加气砖和贴合在加气砖两侧的复合隔热层,所述加气砖分为上砖部和下砖部,上砖部与上支墩下表面固定连接,下砖部和上支墩上表面固定连接,上砖部和下砖部之间留有间隙。
[0019]进一步地,所述上防火板和固定板通过设在上支墩和下支墩上的预埋钢板、预埋螺栓与上支墩和下支墩固定连接。
[0020]进一步地,所述电磁开关与火警系统连接,由火警系统统一控制。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1、在减震支座的最外层增设磁力释放防火保护装置,在无火警时呈闭合状态,不占据过大空间、不影响建筑整体外观,当发生火灾时,活动板向缓震结构四周打开并且展开延展部,防止向上的火势直接冲击耐火层,并且将向上的火势向远离缓震结构的方向引导;
[0023]2、上防火板和下防火板之间留有间隙,能够避免在主体结构产生震动、减震支座上下两端发生微量位移时,破环磁力释放防火保护装置的整体结构;
[0024]3、耐火层的加气砖分为上砖部和下砖部,之间留有间隙,能够避免在主体结构产生震动、减震支座上下两端发生微量位移时,破环加气砖的结构并且在加气砖两侧贴合有柔性的复合隔热层,加强加气砖的结构强度;
[0025]4、火灾发生时,活动板向减震支座四周打开并且展开延展部,能够阻止减震支座上方产生的坠落物继续下坠造成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实施例一中本技术在无火警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8]图3是实施例一中本技术在火灾发生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实施例二中本技术在无火警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1]图6是实施例二中本技术在火灾发生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说明:11、上支墩,12、下支墩,13、缓震结构,21、上砖部,22、下砖部,31、上防火板,32、下防火板,321、固定板,322、活动板,323、合页机构,324、倒角,33、磁力释放装置,331、电磁开关,332、销孔,333、弹簧、334、电磁铁,335、销轴,336、永磁铁,337、热敏磁体,34、复合隔热层,341、延展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一种具有磁力释放防火保护装置的减震支座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实施例一
[0035]请参阅图1~3,一种具有磁力释放防火保护装置的减震支座,包括上支墩11、下支墩12、缓震结构13、耐火层和磁力释放防火保护装置。
[0036]如图1所示,上支墩11和下支墩12上下相对设置,缓震结构13设在上支墩11和下支墩12之间,缓震结构13与上支墩13和下支墩12均固定连接。
[0037]耐火层设在上支墩11和下支墩12之间,且围绕缓震结构13设置一周将缓震结构13包围起来。耐火层包括加气砖和复合隔热层34,其中加气砖包括与上支墩11底面固定连接的上砖部21和与下支墩12顶面固定连接的下砖部22,上砖部21和下砖部22之间留有间隙,间隙用于在建筑主体发生震动,导致上支墩11和下支墩12产生相对位移时,保护加气砖不受破坏。
[0038]进一步地,复合隔热层34为柔性材质,由陶瓷纤维防火层、纤维隔热层和防热辐射层制成,复合隔热层34设在加气砖的内、外两侧且与加气砖贴合,用于增加耐火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磁力释放防火保护装置的减震支座,包括上支墩(11)、下支墩(12)和设在上支墩(11)和下支墩(12)之间的缓震结构(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缓震结构(13)外侧的耐火层和设在耐火层外侧的磁力释放防火保护装置;所述磁力释放防火保护装置围绕上支墩(11)和下支墩(12)外设置一周,磁力释放防火保护装置包括上防火板(31)、下防火板(32)和设在上防火板(31)和下防火板(32)之间的磁力释放装置(33);所述上防火板(31)设在上支墩(11)下端,下防火板(32)设在下支墩(12)上端;所述下防火板(32)包括固定板(321)、活动板(322)和连接部,固定板(321)固定连接在下支墩(12)的上端,活动板(322)位于上防火板(31)和固定板(321)之间且通过连接部与固定板(321)转动连接,活动板(322)上防火板(31)之间留有间隙,活动板(322)通过磁力释放装置(33)与上防火板(31)可释放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包括合页机构(323)和限位结构,合页机构(323)具有弹力,用于在磁力释放装置(33)解除对活动板(322)的约束时,带动活动板(322)向背离缓震结构(13)的方向转动打开,限位结构用于限定活动板(322)转动打开的角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磁力释放防火保护装置的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释放装置(33)包括设在上防火板(31)上的电磁开关(331)和设在活动板(322)上的销孔(332),电磁开关(331)包括销轴(335),销孔(332)与活动板(322)弹性连接,销轴(335)与销孔(332)配合将活动板(322)相对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磁力释放防火保护装置的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释放装置(33)包括设在上防火板(31)上的磁力部和设在活动板(322)上的释放部,磁力部设有永磁铁(336),释放部设有热敏磁体(337),热敏磁体(337)与活动板(322)弹性连接,热敏磁体(337)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健仝延锋姜文英南英杰梁文伟顾海龙何平根杨卫锋宋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双瑞洛阳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