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测位移变位的摩擦摆支座、安装方法及判断复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4117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支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测位移变位的摩擦摆支座、安装方法和变位后的复位方法。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上座板、芯板和下座板,在上座板侧面设置有与该上座板通过第一螺栓连接的第一架体,在靠近第一架体上方设置有第一吊环座,在第一吊环座上设置有第一吊环,在第一吊环上设置有下端带有第一吊锤的第一吊索,在下座板侧面设置有与该下座板通过第四螺栓连接的第一刻度盘;在上座板边缘下方设置有上座板转角测量机构,在下座板边缘上方设置有下座板转角测量机构。巡视人员很容易观察到上座板倾斜角度、下座板倾斜角度和上座板相对于下座板的位移等数值,劳动强度小,数据更加精准。加精准。加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测位移变位的摩擦摆支座、安装方法及判断复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支座和复位修复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自测位移变位的摩擦摆支座、安装方法和变位后的复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企业厂房、体育场馆等大跨度的钢结构建筑,底部采用支座与地基连接。在受到地震等外力的情况下,支座的上座板、芯板和下座板会发生相对移动。由于每个支座受力大小和受力点不同,每个支座变位位移大小和方向都不相同。如果支座的变位位移不能得到及时复位,再次发生地震等外力作用时,支座的上座板从芯板上脱离,造成建筑物损毁或倒塌,因此实时检测各个支座的变位状况对于分析钢结构建筑物的整体受力情况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东南沿海软土地基偏多,桥梁偏位病害较多,使用过程中,桥墩因地基沉降造成倾斜,从而下座板也会发生倾斜,造成梁体从桥墩上落下。
[0003]目前的钢结构支座包括上座板、芯板和下座板,下座板与地基固定,上座板与上方的钢结构固定,为了及时发现支座发生移位并及时修复,安全员需要定期对各个支座进行巡视。现有支座和巡视方法存在以下缺陷:其一,为了更加准确地发现支座移位情况,安全员需要将支座的尘土清理干净,然后将趴在地上观察,劳动强度大,存在一定误差;其二,为了更加精准,需要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效率低,误差大;其三,在地基沉降不均匀,造成桥墩倾斜时,整个支座也会发生倾斜,当倾斜的角度超过一定限度后,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会造成梁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支座移位方向和距离、很方便地及时观察到上座板和下座板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的自测位移变位的摩擦摆支座。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自测位移变位的摩擦摆支座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上座板、芯板和下座板,在所述上座板侧面设置有与该上座板通过第一螺栓连接的第一架体,在靠近所述第一架体上方设置有第一吊环座,在所述第一吊环座上设置有第一吊环,在所述第一吊环上设置有下端带有第一吊锤的第一吊索,在所述下座板侧面设置有与该下座板通过第四螺栓连接的第一刻度盘,在所述第一刻度盘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刻度线,所述第一吊锤的尖部对准所述第一刻度盘的第一中心点;在所述上座板边缘下方设置有上座板转角测量机构,该上座板转角测量机构包括第二架体,该第二架体的上端通过第二螺栓与上座板连接,在靠近所述第二架体上方设置有第二吊环座,在所述第二吊环座上设置有第二吊环,在所述第二吊环上设置有下端带有第二吊锤的第二吊索,在靠近所述第二架体下方设置有第二刻度盘,在所述第二刻度盘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刻度线,所述第二吊锤的尖部对准所述第二刻度盘的第二中心点;在所述下座板边缘上方设置有下座板转角测量机构,该下座板转角测量机构包括第三架体,该第三架体的下端通过第三螺栓与下座板连接,在靠近
所述第三架体上方设置有第三吊环座,在所述第三吊环座上设置有第三吊环,在所述第三吊环上设置有下端带有第三吊锤的第三吊索,在靠近所述第三架体下方设置有第三刻度盘,在所述第三刻度盘上表面设置有第三刻度线,所述第三吊锤的尖部对准所述第三刻度盘的第三中心点。
[0006]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下座板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下座板、位于该第一下座板下方的第二下座板和位于该第二下座板下方的底座板,在所述第一下座板底面设置有第一导向条,在所述第二下座板的顶面与所述第一导向条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一导向槽,在所述第二下座板底面设置有第二导向条,在所述底座板的顶面与所述第二导向条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条与所述第二导向条垂直;在所述第一下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条方向相同的第一条形固定孔,在所述第一条形固定孔中设置有第一连接螺栓,该第一连接螺栓将所述第一下座板和第二下座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下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条方向相同的第二条形固定孔,在所述第二条形固定孔中设置有第二连接螺栓,该第二连接螺栓将所述第二下座板和底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螺栓将所述第一刻度盘固定在所述底座板侧面;在所述第一刻度盘上设置有第一距离传感器,在所述第二刻度盘上设置有第二距离传感器,在所述第三刻度盘上设置有第三距离传感器,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和所述第三距离传感器与控制机构连接,该控制机构连接有报警机构和显示机构。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上述自测位移变位的摩擦摆支座的安装方法。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自测位移变位的摩擦摆支座的安装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安装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安装下座板、芯板和上座板将下座板、芯板和上座板放置在底座上,并将下座板固定在底座上;第二步、固定第一刻度盘将第一刻度盘通过第四螺栓固定在下座板的侧面;第三步,固定第一架体将第一架体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上座板的侧面,使得第一吊锤竖直方向指向第一刻度盘的第一中心点;第四步,固定第二架体将第二架体上端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上座板的侧面,使得第二吊锤竖直方向指向第二刻度盘的第二中心点;第五步,固定第三架体将第三架体的下端通过第三螺栓固定在下座板的侧面,使得第三吊锤竖直方向指向第三刻度盘的第三中心点。
[0009]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上述自测位移变位的摩擦摆支座的判断复位方法。
[0010]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自测位移变位的摩擦摆支座的判断复位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判断复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观察下座板倾斜情况并判断是否超出设定范围根据第三刻度盘第三中心点为坐标原点,根据第三吊锤偏离第三刻度盘第三中心点的位置得出下座板倾斜角度,根据下座板的倾斜角度,判断是否超出设定范围;第二步,观察上座板座板倾斜情况并判断是否超出设定范围根据第二刻度盘的第二中心点为坐标原点,根据第二吊锤偏离第二刻度盘第二中心点的位置得出上座板倾斜角度,根据上座板的倾斜角度,判断是否超出设定范围;第三步,观察摩擦摆支座的位移量以第一刻度盘的第一中心点为坐标原点,记录第一吊锤对应的刻度盘的刻度线所在位置的坐标,根据上座板相对于下座板的位移,判断是否超出设定范围;第四步,判断是否复位根据下座板倾斜角度、上座板倾斜角度和上座板相对于下座板的位移大小,判断是否需要复位,如果不需要复位,记录各个支座的下座板倾斜角度、上座板倾斜角度和上座板相对于下座板的位移等数值,做进一步观察;如果超出设定范围,需要复位,则进行下列步骤;第五步,顶起与上座板连接的钢结构和上座板用千斤顶等顶压装置将上座板上方与该上座板固定连接的钢结构连同下方的上座板一同顶起;第六步,判断下座板是否因倾斜而需要复位,如果下座板发生倾斜,需要复位,则先调整下座板的底座板,下座板不倾斜,则直接进行第七步将下座板从垫层上取下,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向底座板下方填充垫块或将消减底座板下方的垫层等方法,将底座板下方的垫层平整好,将底座板放置在垫板上;第七步,将第一下座板上的第一连接螺栓和第二下座板上的第二连接螺栓松开将第二下座板上的第二连接螺栓松开,将第二下座板沿第二导向条方向推动,推动的方向与第一吊锤对应的坐标的反方向,推动的距离与第一吊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测位移变位的摩擦摆支座,包括上座板、芯板和下座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座板侧面设置有与该上座板通过第一螺栓连接的第一架体,在靠近所述第一架体上方设置有第一吊环座,在所述第一吊环座上设置有第一吊环,在所述第一吊环上设置有下端带有第一吊锤的第一吊索,在所述下座板侧面设置有与该下座板通过第四螺栓连接的第一刻度盘,在所述第一刻度盘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刻度线,所述第一吊锤的尖部对准所述第一刻度盘的第一中心点;在所述上座板边缘下方设置有上座板转角测量机构,该上座板转角测量机构包括第二架体,该第二架体的上端通过第二螺栓与上座板连接,在靠近所述第二架体上方设置有第二吊环座,在所述第二吊环座上设置有第二吊环,在所述第二吊环上设置有下端带有第二吊锤的第二吊索,在靠近所述第二架体下方设置有第二刻度盘,在所述第二刻度盘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刻度线,所述第二吊锤的尖部对准所述第二刻度盘的第二中心点;在所述下座板边缘上方设置有下座板转角测量机构,该下座板转角测量机构包括第三架体,该第三架体的下端通过第三螺栓与下座板连接,在靠近所述第三架体上方设置有第三吊环座,在所述第三吊环座上设置有第三吊环,在所述第三吊环上设置有下端带有第三吊锤的第三吊索,在靠近所述第三架体下方设置有第三刻度盘,在所述第三刻度盘上表面设置有第三刻度线,所述第三吊锤的尖部对准所述第三刻度盘的第三中心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测位移变位的摩擦摆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座板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下座板、位于该第一下座板下方的第二下座板和位于该第二下座板下方的底座板,在所述第一下座板底面设置有第一导向条,在所述第二下座板的顶面与所述第一导向条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一导向槽,在所述第二下座板底面设置有第二导向条,在所述底座板的顶面与所述第二导向条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条与所述第二导向条垂直;在所述第一下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条方向相同的第一条形固定孔,在所述第一条形固定孔中设置有第一连接螺栓,该第一连接螺栓将所述第一下座板和第二下座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下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条方向相同的第二条形固定孔,在所述第二条形固定孔中设置有第二连接螺栓,该第二连接螺栓将所述第二下座板和底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螺栓将所述第一刻度盘固定在所述底座板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测位移变位的摩擦摆支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刻度盘上设置有第一距离传感器,在所述第二刻度盘上设置有第二距离传感器,在所述第三刻度盘上设置有第三距离传感器,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和所述第三距离传感器与控制机构连接,该控制机构连接有报警机构和显示机构。4.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自测位移变位的摩擦摆支座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安装下座板、芯板和上座板将下座板、芯板和上座板放置在底座上,并将下座板固定在底座上;第二步、固定第一刻度盘将第一刻度盘通过第四螺栓固定在下座板的侧面;第三步,固定第一架体将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冠华肖泽荣蔡鹏程林志滔白铁广张培基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晨锐工程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