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合釜脱盐水加料单元的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7747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13
一种聚合釜脱盐水加料单元的加热系统,包括热脱盐水贮槽,热脱盐水贮槽上连接有脱盐水进管,脱盐水进管上依次安装有补水调节阀、混合器,其中,混合器上连接蒸汽管,蒸汽管上安装有蒸汽调节阀;所述补水调节阀、混合器之间的脱盐水进管上并联有换热器,在换热器的脱盐水进出管路之间的脱盐水进管上安装有盲板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聚合釜脱盐水加料单元的加热系统,可减少或避免蒸汽的使用,降低能耗,节约生产成本。节约生产成本。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合釜脱盐水加料单元的加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加热装置,尤其是一种聚合釜脱盐水加料单元的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聚合釜加料是通过将冷脱盐水和热脱盐水混合后经加料水过滤器从聚合釜底部加入聚合釜内。为保证聚合釜开始反应温度接近设定温度(57.5℃),加料时管线温度一般需要控制在80℃左右,热脱盐水槽温度一般需要控制在83℃左右。热脱盐水槽由化水岗位送来的三级脱盐水和蒸汽混合升温后储存在热脱盐水槽内,该加热过程需要大量蒸汽,蒸汽单耗在0.25吨/吨左右。该方法生产能耗需求大,生产成本高,且在冬季时间段对蒸汽温度要求较高。
[0003]申请号为“201921197588.9”的专利“一种聚合釜脱盐水加料单元的加热系统”,也采用热水加热,该装置是直接去掉了原来的蒸汽管路,串联两组换热器进行加热。但是当换热器需要进行维修时,该处加料设备只能停止工作。另外,现有的换热器如列管式换热器全部都是焊接固定,管子、管子安装板与外壳连接均是刚性的,在这样维修起来也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聚合釜脱盐水加料单元的加热系统,将有机或二合一岗位产生的富余热水与三级脱盐水换热代替原来蒸汽加热。高效利用现有装置的富余热水,减少或避免蒸汽的使用,降低能耗,节约生产成本。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聚合釜脱盐水加料单元的加热系统,包括热脱盐水贮槽,热脱盐水贮槽上连接有脱盐水进管,脱盐水进管上依次安装有补水调节阀、混合器,其中,混合器上连接蒸汽管,蒸汽管上安装有蒸汽调节阀;所述补水调节阀、混合器之间的脱盐水进管上并联有换热器,在换热器的脱盐水进出管路之间的脱盐水进管上安装有盲板阀。
[0007]所述脱盐水进管通过上下两支管与热脱盐水贮槽连接。
[0008]所述换热器包括外壳,外壳左右端面设有限位环槽,安装板置于限位环槽内并通过端盖锁紧固定;左右安装板之间固定有管束,管束与端盖上的第一接口保持连通;所述管束上滑动设有多个挡板,多个挡板之间通过管束上的弹簧保持间隔,相邻的挡板上下交替布置。
[0009]本技术一种聚合釜脱盐水加料单元的加热系统,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0]1)、采用热水加热只需要在原来的流程上串联增加一台不锈钢列管换热器,投入较少,正常生产时可以完全不使用蒸汽,不仅节能降耗还高效利用二合一、有机富余热水,做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且在换热器时只需要关闭换热器进出口管路的阀门,打开蒸汽管上的阀门即可,这样无需停机,提高效率。
[0011]2)、通过采用可拆卸式换热器,相对焊接工艺而言,在后期因热膨胀导致管束扭弯、松脱或其他损坏时方便及时更换零部件。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换热器的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挡板的连接示意图。
[0016]图4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图中:热脱盐水贮槽1,混合器2,蒸汽调节阀3,换热器4,补水调节阀5,热水进管6,热水出管7,脱盐水进管8,脱盐水出管9,盲板阀10,脱盐水进管11,蒸汽管12,支管13,外壳4.1,安装板4.2,端盖4.3,管束4.4,第一接口4.5,挡板4.6,弹簧4.7,第二接口4.8,限位环槽4.9。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所示,一种聚合釜脱盐水加料单元的加热系统,包括热脱盐水贮槽1,热脱盐水贮槽1上下连接有支管13,两支管13上安装有启闭阀,两支管13输入端连接有脱盐水进管11。通过设置上下的支管13,一般下面支管13开度大,上面支管13开度小,保证储罐水温均衡。这里的脱盐水进管11上从左往右沿输入方向依次安装有启闭阀、补水调节阀5、盲板阀10、混合器2。其中,盲板阀10左右的脱盐水进管11上依次连接有脱盐水进管8、脱盐水出管9,脱盐水进管8、脱盐水出管9与换热器4两端的第一接口4.5分别连接。换热器4上下分别安装有热水出管7、热水进管6,热水进管6、热水出管7用于流入流出其他工序的富余热水。另外,在混合器2上连接蒸汽管12,蒸汽管12上安装有蒸汽调节阀3、启闭阀,蒸汽管12用于通入蒸汽,在换热器4检修时可配合使用,其他时间关闭状态。
[0019]三级脱盐水进入到脱盐水进管11中,此时补水调节阀5打开一定开度,补水调节阀5左侧的启闭阀打开,支管13上的启闭阀、换热器4上的启闭阀均打开,蒸汽调节阀3、蒸汽调节阀3上端的启闭阀均关闭,盲板阀10关闭。脱盐水经过脱盐水进管8进入到换热器4中,加热后通过脱盐水出管9流回到脱盐水进管11中,经过混合器2后通过上下两支管13进入到热脱盐水贮槽1中。
[0020]在换热器4维修时,仍然打开补水调节阀5及补水调节阀5左侧的启闭阀,打开盲板阀10,打开蒸汽调节阀3、蒸汽调节阀3上端的启闭阀,打开支管13上的启闭阀,关闭换热器4上的所有启闭阀。三级脱盐水进入到脱盐水进管11中,经过补水调节阀5进入到混合器2中并与蒸汽混合后再从上下两支管13进入到热脱盐水贮槽1中。由此可减少停机。
[0021]如图2

4所示,所述换热器4包括外壳4.1,外壳4.1上下分别开有第二接口4.8,第二接口4.8分别与热水进管6、热水出管7连接。外壳4.1左右端面开有限位环槽,安装板4.2置于限位环槽内,左右的端盖4.3通过法兰盘、密封圈、螺栓等组件与外壳4.1密封连接并使得安装板4.2夹紧。在左右的端盖4.3上开有第一接口4.5,两第一接口4.5分别与脱盐水进管8、脱盐水出管9连接。而两安装板4.2垂直开有多个通孔,管束4.4两端伸入到两安装板4.2的通孔中。管束4.4左右两端靠近端头的侧壁上固定有限位环槽4.9,限位环槽4.9内嵌有橡胶圈,在管束4.4安装好后,限位环槽4.9的橡胶圈与安装板4.2的端面贴合。所述管束4.4上滑动设有多个挡板4.6,每个挡板4.6均为半圆形且与外壳4.1内径匹配。每个挡板4.6上钻有多个通孔,管束4.4自由穿过挡板4.6上的通孔,挡板4.6中心位置设有套筒,套筒自
由穿过外壳4.1内位于中心的管束4.4。且相邻的挡板4.6之间的管束4.4上套有弹簧4.7,弹簧4.7使多个挡板4.6之间保持间隔。相邻的挡板4.6上下交替布置。挡板4.6用于延长热水进入后的通行路径,提高加热效果。
[0022]换热器安装时,首先将一端的端盖4.3、外壳4.1通过螺栓固定并对该侧安装板4.2夹紧。将多个管束4.4插入到该处的安装板4.2内且受限位环槽4.9限位,在管束4.4中插入挡板4.6、弹簧4.7,随后插上另一侧的安装板4.2,最后锁紧另一侧的端盖4.3即可。相对于传统的焊接结构而言,拆卸简单方便。
[0023]工作原理机过程:
[0024]1)、在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合釜脱盐水加料单元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脱盐水贮槽(1),热脱盐水贮槽(1)上连接有脱盐水进管(11),脱盐水进管(11)上依次安装有补水调节阀(5)、混合器(2),其中,混合器(2)上连接蒸汽管(12),蒸汽管(12)上安装有蒸汽调节阀(3);所述补水调节阀(5)、混合器(2)之间的脱盐水进管(11)上并联有换热器(4),在换热器(4)的脱盐水进出管路之间的脱盐水进管(11)上安装有盲板阀(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釜脱盐水加料单元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盐水进管(11)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林何鹏飞刘超郑操林森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楚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